宋明期儒学における静坐の役割及び三教合一思想の興起にっい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575
颗粒名称: 宋明期儒学における静坐の役割及び三教合一思想の興起にっい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26
摘要: 本文以"静坐"为主题,研究范围从南宋至清初,探讨了宋明儒学中静坐的作用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兴起。文中讨论了朱子学和阳明学对静坐持有的矛盾态度,以及明末"三教合一"思潮对于静坐的放松态度。通过对高攀龙和其他学者的实践进行考察,指出高攀龙的"复七规"可能是儒学中首部完全不含佛教、道教色彩的静坐指导书。
关键词: 静坐 朱子学 阳明学

内容

(日)马渊昌也《言语·文化·社会》2012年第10号
  该文以“静坐”为题,研究范围则从南宋时期开始直到清初,但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之谈和资料汇编,而是围绕宋明儒者承认对静坐之收摄身心为有效之手段的同时、对静坐之“静”所可能指向的空虚寂灭之佛老路数又戒备很强,由此形成的朱子学与阳明学对静坐所采取的“不即不离”的暖昧态度作为讨论主轴。例如明末东林党的高攀龙通过静坐而获得的工夫体验很有名,但是清初朱子学者陆陇其对此提出严厉批评,认为高攀龙和顾宪成等学者都陷入了佛老之道而背叛了朱子学。同时在论文后半段则重点以明末“三教合一”思潮之背景下、对静坐之戒备相对放松,学者们对之前一直语焉不详的适合儒学之静坐如何可能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将王龙溪、颜均、袁黄和高攀龙的事例整合起来进行考察,指出高攀龙的“复七规”可能是儒学历史上首部完全不含佛教、道教色彩的儒学静坐之指导书。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渊昌也
责任者
陈晓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