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革命文献 遗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4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革命文献 遗物
分类号: D693 ;K871.6
页数: 2
页码: 1066-10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境内革命文物、遗物的情况。
关键词: 革命文物 革命遗物 浦城县

内容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币
  圆形,银合金,直径2.4厘米,币值贰角。正面从右至左上方边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字样,两边各有一颗五角星,正中书“贰角”,下方缘边从右至左有“公历一九三三年”字样,背面地球上有镰刀加斧头徽,地球两边各一束“稻穗”,上边自右至左有“每五枚当一元”字样。此币系古楼乡里山村徐甘狗收藏。
  二、真树华遗物
  致友人的信,3封,共7页,信纸长26厘米,宽16厘米。毛笔书写,分别写于1938年3月24日、4月4日、4月8日。信中鼓励友人要为被压迫的农民呼喊,为抗日救亡服务。
  作文簿共24页,每页长28厘米,宽16厘米,每页格数30×9计270格。共有作文3篇,是烈士于民国27年(1938)下半年在福建省立福州中学高一丁组就读时所作,毛笔书写。
  三、文献
  《苏维埃土地法》此文献每页长15厘米,宽10厘米,每页12行,每行24个字,共4页,1983个字,行书。用钢板刻写,油印,纸质为大广纸。
  《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法》共5页,2161个字,行款,纸质同上。
  《苏维埃经济政策》共3页,1309个字,行款,纸质同上。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长10厘米,宽15厘米,计3行,每行16~22个字,竖排。标题字为5号仿宋黑体,正文为7号仿宋体,纸质为新闻纸。铅印全文如下:
  命令
  (1949年)四月一日于本部
  兹颁发“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作为全军指战员、工作人员入城市生活行动的准绳。各级军政机关须据此深入教育所属部队,务使人人了解个个熟记,各级军政干部须以身作则,督率全体切实遵行。并须奖励自觉遵守的模范行为,批评与制止违反的现象,对有意违反或屡教不改者,应予以必要的纪律制裁,以期贯彻执行党的城市政策的目的。
  此令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陈毅
  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 粟裕
  副政治委员 谭震林
  主任 唐亮
  副主任 钟期光
  入城三大公约
  一、遵守军管会及人民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各种规定。
  二、遵守城市政策,爱护市政建设。
  三、保持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
  入城十项守则
  一、无故不准打枪。
  二、不住民房店铺,不准打扰戏院及一切娱乐场所。
  三、无事不上街,外出要请假。
  四、车马不得在街上乱跑。
  五、不准在街上吃东西,不得扶肩搭背,不准拥挤街头。
  六、买卖要公平。
  七、驻地打扫清洁,大小便上厕所。
  八、不准卜卦算命、赌博、宿娼。
  九、不准封建结合徇私舞弊。
  十、不准在墙壁上乱写乱画。
  (上述文献均存中共浦城县委党史委员会)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