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科技宣传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2
页码: 996-99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1988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科技宣传工作情况发展,包括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 科技宣传 科技普及 浦城县

内容

一、宣传内容
  民国28年(1939),县政府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解放后,于1951年开展卫生防疫,防止传染病和推广新法接生、妇女卫生等科学宣传。1952年,教育农民精选良种和科学育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955年前后,宣传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引种紫云英,医药卫生方面宣传天花、麻疹、白喉、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治方法。1958年,广泛宣传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举办和平利用原子能科技展览。1960年起,普及推广间作稻改连作稻,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等新的栽培技术以及种植绿肥、改良土壤、薄膜育秧、棉花上山等;在工业方面宣传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降低劳动强度生产成本,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在医药卫生方面,大力宣传副霍乱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方法,动员群众开展“三管”(水、饮食、粪便)、“两灭”(灭蝇、灭蛆),普及妇幼保健知识。1970年起,农业推广蒸汽育秧和卷秧技术,宣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工业宣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高产、优质、低消耗。1980年起,宣传科学种田,对工业加强质量管理,产品创新创优、计量升级和标准化管理。1983年起,宣传山区资源开发利用和中低产田科学改良及水土保持等。
  二、宣传形式
  民国28年4月10~16日,县政府举办第一届科学运动周。进行科学演讲竞赛,算术、自然测验赛,科学游艺会及街头宣传。
  1956年6月,开始用壁报形式,张贴和转抄省科普协会发下的图片和宣传资料。1957年,举办专题讲座、灯报、展览和放映科技影片,进行科普宣传。是年,县科普协会与浦城一中联合举办地球物理、苏联建国四十年成就、历法、日蚀与月蚀等专题讲座4场,县文化馆举办灯报2期,县科普协会和文化馆联合举办避孕知识展览,省科普协会的一部大型宣传车在城关和公路沿线区乡进行科普宣传。1962年,县科普机构撤销,科普宣传主要由各部门以各种形式进行。1979~1988年,共举办科普讲座808场,听众3.8万人次;放映科教片电影、录像3100场,观众近150多万人次;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和报告会164场,听众达1.5万多人次;县广播电台广播科普知识4000余次,科普宣传车下乡宣传200多次,编印各种科普资料近20万份,举办科普宣传墙报和宣传栏240期。
  1982~1988年,先后创办《浦城科普》、《浦城科技》、《浦城技术》、《科技资料与科技参考消息》、《科技简报》、《信息快报》、《浦城农业科技通讯》、《水利电力知识》、《医药卫生》等刊物共412期,印发16万多份。此外,科技部门还编印《浦城科学种田手册》、《秋玉米栽培经验》、《竹荪栽培技术》、《袋料香菇栽培新技术》等册子。医药卫生部门搜集“四种”常见病(水肿病、妇女闭经、小儿疳病、子宫脱垂)单方、验方1100种,编成《浦城县单、验方选集》。县地理学会于1980年创办的《中学地理报》,1988年成为国内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至1988年,共出刊90期,在省内外共发行5万余份。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