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污染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污染治理
分类号: X508.2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4年至1988年污染治理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
关键词: 污染源 调查 浦城县

内容

1984年1月,县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设立环境保护股。同年6月县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1986年5月,县人民政府颁发《浦城县征收排污费实施细则(试行)》,自6月起对超标准排污的单位征收排污费。1987年5月,县调整充实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对“三废”治理采取相应措施。
  废水治理 采取过滤与疏导办法。县造纸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纸浆)用过滤池进行回收,经过滤的废水悬浮物排放浓度有所降低。县磷肥厂生产中废水通过中和池后,水中的酸性物质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1984~1988年,投资20.5万元,修建城区排水沟12条,长3448米,以排污水。
  废气治理 主要是对锅炉与烟道进行改造。1986年6月,县林业化工厂采取塔式喷淋处理废气,处理率占40%左右;磷肥厂1983年扩建硫酸车间工程,新生产系统采取新工艺,在生产硫酸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转化完全,吸收充分,排放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含量仅0.01%/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制革厂对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沉淀大颗粒悬浮物,处理效果达20%。全县有部分锅炉通过改造安装除尘设备,废气排放已有减少。
  废渣处理 1984年以来采取综合利用的办法,废物回收。县造纸厂1983年办一个日产万块煤渣砖厂,处理大部分煤渣;县林业化工厂,4年堆积废渣近千吨,1987年与制砖业建立供渣合约,由制砖单位派人自运;县磷肥厂,块矿炉生产硫酸,每年有废渣三四千吨,经化验测定,采用沸腾炉生产的废渣含铁较高,提供冶金行业利用。环境卫生,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辟有专门垃圾场。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