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7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小学体育
分类号: G812.4
页数: 3
页码: 576-578
摘要: 本篇记述了莒口镇学校体育、小学体育的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学校体育 小学体育

内容

明洪武三年(1370年),“诏天下儒学辟射圃,率诸生习射’’。
  清光绪年间,高等小学堂,开始设体操课。民国时期改体操课为体育课。那时小学升留级规定:国语、算术、公民、体育4科中,不及格者可通过一次补考,补考后尚有1科不及格的,定留级。
  民国十八年(1929年),莒口国民小学派20余名学生赴建宁府(建瓯市)参加闽北六县运动会,获得棍棒团体第一名。
  民国三十年春(1941年),莒口、茶㘵、后山小学均派代表参加在麻沙小学举办的运动会。
  建国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更加重视体育,各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周有2节体育课,2节课外活动,每天上午有早操和课间操。1998年后,每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
  小学体育的课程:体操、队列训练、拍皮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跑步、跳高、跳远、爬竿、单双杠、天梯、扔沙包、壘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山羊、前滚翻、游戏等。
  1951年推广第一套广播体操。1954年推广第二套广播体操和少年广播体操,现在是推行第七套韵律广播体操。
  1958年,在小学中普遍开展“双红”运动,即13~15岁少年儿童全部通过劳卫制少年级和少年等级运动员标准,要求学校每天规划1~2小时组织学生运动。
  从1980年起全乡小学配有专职体育教师。
  1982年,贯彻教育部和国家体委颁布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乡各小学加强体育锻炼,每年进行体育达标检查验收。1997~2000年莒口中心小学体育达标率均达百分之百。
  1974~2000年由莒口学区组织举行全镇小学生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共七届。每届参加人数170多人。田径运动会的项目有: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赛跑和接力赛跑、跳高、跳远、铅球等。莒口中心小学自九十年代经常举办第七套韵律操和拔河比赛。
  1981年莒口中心小学参加建阳县小学田径选拔赛。张美英获60米和400米赛跑第一名,跳远第二名,跳高第三名;李建红获跳远、跳高第一名,60米第三名,400米第四名;叶文兴获60米第二名。同年,莒口中心小学参加建阳县小篮球赛,男队获得第一名,代表建阳县参加地区比赛。
  1982年5月14日,莒口中心小学参加建阳县小篮球赛,男、女队均获西片第一名。同年5月23日男、女队又获得建阳县小篮球赛第一名。
  1986年,华东六省一市检查农村小学体育活动情况,莒口中心小学获得农村组成绩良好。
  1994年10月,莒口中心小学参加建阳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魏桂春获女甲60米第一名,刘莺旺获甲乙400米第三名,廖锋雯获女乙跳远第二名。
  小学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和输送了体育人才。1982年2月莒口中心小学选送郑剑山、李建红、叶文兴三人到地区少体校训练田径。2000年11月输送丁建军到地区少体校学习举重,获得全区45公斤级举重第三名。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