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中医学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医学人物
分类号:
R192
页数:
2
页码:
556-5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莒口镇中医学人物莒口中医历史悠久,名医辈出,如宋有蔡元定,元有熊彦明、明有熊宗立、民国时期有林济川等等。
关键词:
莒口镇
中医学人物
内容
莒口中医历史悠久,名医辈出,如宋有蔡元定,元有熊彦明、明有熊宗立、民国时期有林济川等等。
熊彦明 元朝建阳崇泰里熊屯(今莒口镇焦岚村樟㘵)人。他整编元朝孙允贤的《医方大成》,并附入《济生拔萃》、《宣明论》等方,编成《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该书为中医历代经验方选集,共收录2000多个药方,方后并附有简明的论述,其中有不少疗效显著的方剂。
熊宗立 原名均(1409—1482年)字道轩、号匆听子,建阳崇泰里熊屯(今莒口镇焦岚村樟㘵)人。他是我国医学界一位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医学家,比举世闻名的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早一个世纪。
熊宗立出生于一个颇具盛名的书香之家,其先祖是唐朝兵部尚书熊秘,曾祖父熊天儒,祖父熊鉴是当时的名医。熊宗立幼年时体弱多病。古语云“三折乃良医”,正是疾病迫使他走上从医之路。早年他跟刘剡(字用章)学习中医,学成后,悬壶诊病。由于技术高超,屡起沉疴,名声日噪。到了明正统年间,熊宗立开始把精力集中于医书的撰著和校勘工作,当时他才20余岁。他一生勤奋,38年间共撰著、编写、注释各种医书达20余种。从种类、范围和数量来看,其工作是十分艰辛的。他说:“医善专心,方贵经验,古今方书,传于世者甚重,盖初学之士,犹临海问津,焉能运从哉?”。经过他编纂和注释的医学著作,均分析明晰、详细,通俗易懂,有的还附图说明,很便利于初学者学习。他的著作不但在我国广为流传,而且还传入日本,在日本多次翻刻印行,对日本汉医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日本的真长(号兰轩者)及和气明亲等人,曾先后来华跟随熊宗立学医。
熊宗立主要著作有:《名医类证医书大全》二十四卷,——此书是在元代孙允贤所著的《医方大成》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补充而成;《各方类证医书大全》(新编)二十四卷,明成化三年(1467年)熊氏种德堂刊本(五用本);日本大永八年(1528年)阿佐井野宗理复刻,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伤寒运气全书》十卷;《俗解八十难经》六卷,——《难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明朝已相传一千余年,书中难免有错简断文、遗漏脱落,加上文字古奥,不易读懂,给后世学医者在学习上造成困难。熊氏的《俗解八十难经》,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用浅显的文字加以注释,并附图二十八帧;《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此书是晋代王叔和编撰的关于中医脉象的专书,但意义深奥,窥测难知,熊氏根据历代医家的注释,删去繁杂,择其精粹,加以通俗的注释。《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该书是根据中医经典《素问》中关于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编成歌辞。除以上主要著作外,还有注释医学经典著作的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柩运气音释补遗》一卷,《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伤寒运气全书》十卷;俗解医学经典著作的有《八十一难经络解》,《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十卷,临床各种著作的注释、补遗的有《外科精要附遗》三卷,《妇人良方补遗大全》二十四卷,《类证注钱氏小儿直诀》十卷,《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二卷,《补增本草歌括》八卷;其它的著作有《医学源流》、《袖珍方》、《山居便宜方》、《历代名医考》、《洪范九畴数解》、《金精鳌极》、《通书大全》、《天元赋》、《雪心赋》等。精于妇科,著《妇人良方补遗大全》24卷。
林济川 字宽子、号汝辑(1868—1952年),建阳莒口人。其祖父与父亲均为中医,幼时随父学歧灸之术,青年时学接骨和武术,成人后以医艺闻名。1945年迁至建阳城关,于城关北门头开设《济川诊所》,行医遍历江西、广东、印度尼西亚。因其医术高明,被誉为一代名医,赠匾称赞者不计其数,如当地人赠匾称“术追扁鹊”;新加坡人赠匾称:“华佗再生”;槟榔屿人赠匾称:“仁心仁术”等等。其突出的医疗病例有:《“僵尸”死而复活》、《在新加坡巧治雷头风》、《回天术巧生髀骨》、《夺天工祖母乳孙》等。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