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7070
颗粒名称: 司法行政
分类号: D926.1
页数: 3
页码: 139-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2006年,南平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加强司法行政能力建设,努力为建设“平安南平”创造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南平市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关键词: 南平市 政法 司法行政

内容

2006年,南平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加强司法行政能力建设,努力为建设“平安南平”创造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南平市司法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新一轮普法启动】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五五”普法教育的启动之年,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开好局,起好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力度,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等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深入宣传宪法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平安南平”建设、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利用法律颁布纪念日,抓好重点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广泛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在3月综治宣传月期间,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大型宣传活动,普及创建“平安南平”有关知识。在全市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市依法治市办还按照省上部署,组织开展全市“12·4”宪法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在全市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社、宣传栏、广播站等阵地资源,利用彩铃、短信等多种传媒形式进行宣传,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活动,配合各有关单位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 “无毒社区(村)”等创建宣传活动,以此推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市司法局与市文明办合力编写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知识读本《农民身边的法律顾问》,选择与农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的26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和案例进行解答解说,便于农村群众掌握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延平区西芹镇西芹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另有24个村被评为“福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调解工作】 进一步落实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三大调解”联动机制,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建设,在各县(市、区)普遍推行每月一排查矛盾纠纷的基础上,全市坚持每上、下半年集中组织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并在“9·8”国际贸易洽谈会和国庆期间以及省党代会召开前夕等重要、敏感时期,及时部署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明确排查重点,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以及时掌控与调处化解。强化对人民调解员的分级培训指导工作,全市共举办培训228期,培训人民调解员5561人次。2006年全市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060件,调处9060件中,调处成功8803件,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刑释人员帮教工作】 建立健全劳改刑释和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落实帮教小组与帮教措施,并大胆探索创新,注意发现和培植帮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自强自主自新的先进典型,帮助协调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局争取到香港慈善机构华恩基金会的赞助,会同福建农科院、南平市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共同举办农业实用技术班,免费为三百多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在南平市新生创业物资有限公司内创建闽北第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依托企业解决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出路问题,并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从年度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情况看,南平市重新犯罪率为1.09%,低于省上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延伸服务领域】 结合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三进”工作,把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延伸到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全区已有15个乡镇、4个街道、122个村(占全区村的50%)开展了村级(社区)组织聘请法律顾问工作。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开展“三进”活动,树立公正良好形象。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605家,承办各类案件1724件,调解民间纠纷4792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969.26万元。积极协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立法援工作站,并向基层延伸,全市乡镇法律援助站100%挂牌成立,开辟农民工法律维权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档案库,并开辟农民工接待室,1—12月全市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7件。
  【司法队伍建设】 在全局机关工作人员中组织开展以“我就是服务环境”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构建闽北和谐社会,司法行政机关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破除畏难心理和无所作为思想,树立服务发展大有作为的观念。积极开展创建服务发展最佳科室活动,加强“窗口”的建设。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开展以理想信念、宪法、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为民、纪律作风、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教育”,并把“六个教育”纳入本年度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在对律师行业管理和律师所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加大律师服务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坚持不懈抓好公证质量监管,9—11月开展了公证执法执纪大检查,共抽查公证卷宗534件,合格率达98.7%,较之往年有进步。市局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创业竞赛活动,继续做好引进企业的后续服务工作。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到科室,再由科室分解到每位干部职工,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强全局机关工作人员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06年,市局引进了三个项目,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给市局的任务。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南平年鉴 2007》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