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支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7048
颗粒名称: 市交警支队
分类号: D631.5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2006年,市交警支队狠抓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和业务技能建设,组织开展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类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绩,支队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关键词: 南平市 政法 交警支队

内容

2006年,市交警支队狠抓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和业务技能建设,组织开展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类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绩,支队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队伍建设】 支队围绕公安部基层基础年建设要求,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分期、分批地组织开展车驾管股长、交管股长、法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城(市)区中队长和公路巡警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教导员和大队长共8次业务技能对抗竞赛。参赛骨干体能全部达标,有40%的参赛民警体能达到优秀;100%参赛选手均能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促进全市公安交警掀起岗位练兵热潮。支队把民警思想素质教育作为队伍“三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专题教育,全市开展执法大检查4次,组织明察暗访23次,共查找问题45条,大多数已经得到整改。支队举办车驾管人员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培训和交通事故处理中级职称培训等11期培训班,参训民警达561人次。支队还结合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廉政歌曲大家唱”、参观廉政警示图片展活动,观看《以案为鉴》等警示片,有效地促进全市交通民警廉政从警、廉洁公正执法的自觉性,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严格规范执勤执法行为,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支队以争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年度先进工作者表彰、“七一”、“一先两优”表彰及对长年战斗在一线,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做好推先荐优工作,不断激发民警创业激情。“七一”前夕,支队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林水荣政委代表支队党委在省委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给全队民警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一年来,先后推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记个人三等功等先进个人65人次;省级“五一劳动奖状”、市“三八”红旗集体、集体三等功等先进集体16个。支队在大力宣扬先进典型的同时,积极做好从优待警工作,让民警真实感受到南平交警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促进战斗力的提高。
  【维护交通秩序】 支队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主线,以“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各类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大幅下降的好成绩。全市共发生普通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762起,死亡278人,受伤2027人,直接经济损失244.788万元。春运期间,共出动警力36309人次,警车8037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9082起,查处客车违法行为1375起,拘留106人。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4起,死亡27人,受伤261人,直接经济损失246070元,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7.37%、10.00%、4.74%、40.53%。校园“八条措施”和校车集中排查工作得到落实。据统计,全市公安交警在学校周边设立交通执勤岗(含爱心助学岗)56处,派驻民警及协管员150人,设立绿色通道82条,设立交通安全标志320面,人行横道灯6处,设置临时停车设施153处,派出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139人,建立共建校园135所。根据国家六部局《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总体方案》要求,支队积极协调运作,在全市127个乡镇的1621行政村中聘请1277位道路交通安全员,初步搭建了市、县、乡预防交通事故三级平台,构建了“三级机构、四级管网”的监管体系和工作格局。同时,对建瓯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五有”即有各级领导、有各层管理、有各级职责、有各级责任、有各级监督的做法,及时进行了推广,为“创建平安县区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继续打击交通违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全市查获无牌无证车辆2314辆,报废车辆233辆,销毁报废车辆229辆,假牌假证车辆129辆,挪用号牌车辆335辆,单面号牌、遮挡号牌车辆1112辆,督促办理注册登记2356辆,查处无证驾驶行为1410起,拘留181人。组织开展了货车公路运输违法专项治理行动,共检查货车36808辆次,查处货车违法装载行为8095起,卸载255辆次,向违规企业发整改通知书24份,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20起。在整治行动中,共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21起,不仅对企业进行了处罚,还在电视媒体上进行曝光。全市已办理危化品运输通行证188份,办证率大幅度提高。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治理得到改善。年内,全市共排查危险路段31处,已整改完成16处,至今未发生死亡事故,基本消除了“带有规律性的事故”发生的现象,成效显著。持续开展事故预防攻坚,重特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公安交警共出动警力37598人次,警车9875台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83396起,暂扣车辆2875辆,行政拘留158人。其中,查处客车严重超载违法行为410起,敦促客运企业解聘了38名严重交通违法的客运驾驶员。开展事故预防“三个攻坚战”。全市公安交警共出动警力23384人次,出动警车6278辆次,出动测速设备17台,设立测速点25个,行政拘留126人,追究查处客运企业法人13人,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践诺便民措施】 支队针对农村摩托车保有量递增特点,为方便农民群众,只要农民提出要办理摩托车牌证,无论人多人少、无论路途远近,都主动将车驾管服务窗口前移,按预约时间入村到户为农村群众进行摩托车培训考试和办理报牌业务。10月1日,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信息网”,为群众提供交通违法查询、办理车辆报牌、驾驶证考试等业务服务,网站点击率保持在日均400人次以上。不断完善交通事故处理“阳光作业”机制,使事故结案率大为提高,上访率大为下降,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做到连续6年交通事故的复议率都保持在3%左右的低水平。在驾驶人员管理工作中,支队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LK-ZI智能电子路考仪,于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刷新了四项全国第一,实现驾驶人员考证科目一至科目三全部电子化,促进驾驶人员考证更加规范公证。延平大队利用双休日时间为延平区税务部门办理摩托车检验,核发检验合格证357本,为武夷山旅游客车上门验车、办理名称变更116辆;上门为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报牌2万多辆,其他上门服务31余次,为群众节约往返路途费等数万元。全市共办理新车报牌44016辆,检验机动车242015辆,机动车年检率为63.57%;办理转移登记5618辆次,转入登记1146辆次,注销登记1579辆次,异动变更2475辆次,补换牌证1709辆次。经考试合格,共增汽车类准驾13673人,摩托车类准驾28532人。共补证1618本、换证18486本,转入213人,转出162人,吊、注销驾驶证150本。
  【抗洪抢险保畅通】 “6·3”洪灾期间,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全警动员、全员上路,全体交通民警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不惧危险,在山体滑坡、漫水等危险路段指挥疏堵、疏散群众,齐心协力确保了辖区道路的交通安全与畅通。洪灾期间,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共出动警力6350人次,出动警车2340辆次,在142处塌方、溜坡、漫水等危险路段派驻民警24小时值守,疏导过往车辆15012辆次,安全转移旅客3952人次,全队民警累计加班14780小时,为968人次的驾驶员和群众排忧解难,安全护送考生600多人次,向各级各部门和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报送最新路况信息专报13期,支队机关和十个大队分别向驾驶员和市民群众发布最新路况和友情提示宣传短信120多万条次。洪灾期间,全市未发生因洪灾、地质灾害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南平年鉴 2007》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交警支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