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廖成军:盛放的蓝色妖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建盏百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726
颗粒名称:
「廖成军:盛放的蓝色妖姬」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142-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手艺人廖成军的生平事迹和建窑建盏的历史、艺术。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研究
廖成军
内容
我十多年的制盏经历,就一往情深地浓缩在这款蓝色妖姬里呈现给大家。——感言
当建窑建盏沐浴着四面八方吹来的阵阵暖风,从沉寂千年中醒来,华丽转身跃入当今时代,许多新锐烧盏人也应运而生。
“因为专一,所以卓越”,这句话是天工坊坊主廖成军微信上的推荐词。80后的他是个低调、稳重、有见识的青年建盏工艺师。
廖成军,家住水吉池中,因其父是卖老盏的,耳濡目染下,渐渐对建盏生起敬慕之心,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烧制出一款价值连城的建盏。2006年,在父亲的介绍下他开始向吴立主老师傅学习烧制建盏,并成功烧出了兔毫、柿红、茶沫、油滴盏等。201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盏工作室,注册取名“天工坊”,寓意“人间巧艺夺天工”,表达了他对自己烧制技艺的自信与美好的祝愿。
天下熙熙,多为利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烧制建盏,行内的竞争与价格冲击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赤裸裸的拼刺刀般的价格状态下要生存下来,确实不易。聪慧的廖成军,萌生了烧制一款脱俗而又深受大众青睐的高峰产品的念想,辗转沉思中,灵感闪现,宋代银兔毫身上那抹幽幽的蓝光让他找到了答案。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地扎进研究中,严格甄选每一块原矿石,在泥土、材质、釉水的配比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特别注意手法、火候、天气等存在的差异和影响,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廖成军终于成功研制出天工坊的招牌产品——蓝色妖姬。
蓝色妖姬,有人称它为“蓝莲花”。盏体一袭清幽而深邃的蓝,高贵、华美,不张扬;盏底印着篆书“廖成军制”的款识,古朴、自然,有历史感。这些从盏口一直延伸到盏底的梦幻般幽深的蓝,和着疏密得当、闪闪透亮的玻化银毫,一眼望去,让人仿佛置身于繁星闪烁的夏夜苍穹中,感受到一种祥和宁静的美好。
都说艺术境界与作者的关系,就如铜币的一体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印证。低调而灵慧的廖成军,于性格上,遥相呼应着宋代人所追求的那种“古朴而有内涵”的境界;于艺术中,便有了“蓝色妖姬”的泥土、水火、人工的天意融合。“蓝色妖姬”一经推出,就得到业内资深人士的好评,以强大的优势受到建盏爱好者的不断追捧,掀起一股狂热的购买之潮,并频频获奖:2015年,油滴斗笠盏,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廖成军被评为“南平市建窑建盏十佳新秀”;同年,“蓝色妖姬”在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金奖;2019年,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对天工坊做了专题报道《英雄出少年,天工坊建盏》;2020年,廖成军荣获“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建阳区代表性传承人。
有胆有识的廖成军,认为自己的蓝色妖姬颜色柔和、深蓝、柔润,在烧制上是接近、甚至是优于宋代的,会有很好的市场空间。于是,他一往情深地深耕“蓝色妖姬”这款产品,开发出仿宋代建盏的一系列器型:灯盏、五祖钵、小禅定、大禅定等“蓝色妖姬”系列器型。
面对这两年间建盏行业市场受到挑战的境况,深爱建盏文化的廖成军没有被摧垮,他自信地对笔者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高中低端的客户,烧建盏,最重要的是找好自己的定位。我很高兴,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我会把建盏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哪怕今天不好,也希望明天会好。”
知识出处
《建盏百家》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的手艺人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建窑建盏的历史和艺术。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桂英
责任者
廖成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