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魏帝锋:情有独钟金丝宝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建盏百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699
颗粒名称:
「魏帝锋:情有独钟金丝宝碗」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88-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手艺人魏帝锋的生平事迹和建窑建盏的历史、艺术。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研究
魏帝锋
内容
玩泥巴、烧黑瓷是他人生最为陶然自乐的职业,尤其是烧制建窑建盏。——感言
一句话:豪气,源自于底气。这代人追求极致,要让建窑建盏重振雄风。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这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与朋友点茶时写的《西江月·茶》里的词句。诗人在此指出的褐色金丝兔毫宝碗,就是宋代在建窑出产的一种褐黑色兔毫盏。“兔毫盏”指建盏釉面上呈现状如兔毛斑纹的茶盏。其兔毫斑纹因窑变,有金兔毫、银兔毫、蓝兔毫等不同品种。优级兔毫斑纹毫毛长而纤细,布局均匀,线条清晰晶莹。如宋徽宗赵佶赞的:“玉毫条达者为上。”如果兔毫斑纹呈金丝状,那么这种兔毫碗则是金兔毫斑纹类中的极品!
纵观迄今世界上各大顶级博物馆珍藏的建盏,均罕见金丝兔毫建盏的身影。它如同珍藏在日本的国宝级的三只曜变建盏,至今还未发现成功复原出同类型斑纹的建盏展品。
然而,在现今3万多名烧制建盏的工匠队伍里,竟有一名80后的大学生博采众长,成功烧制出褐色金丝兔毫宝碗!他的名字叫魏帝锋。
魏帝锋个头不高但很壮实。2006年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他能毅然舍弃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工作机遇,回到家乡学陶艺、烧建盏,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谈及下海,玩起泥巴,小魏说:盖因其曾受到下放到池中瓷厂叔父的引导:叔父经常带上年幼的他到后井、池中去看古窑址,述说有关宋代名人用建盏斗茶的有趣故事……经过耳濡目染,小魏逐渐知晓黑幽幽的建盏里竟然藏着许多故事,从而萌生要烧出黑釉瓷器的念头。
为了掌握烧制建盏技艺,他三上景德镇求技后回来试烧,先后烧制了数十炉,但均告失败。不是烧出无斑纹,就是粘匣漏釉,没有一块正品。外婆看到外甥日夜加班,冬天赤脚踩泥浆,整个脚掌冻得又红又大,噙着泪花心疼地说:“孩子呀!不要做得这么辛苦,做不出来,不如再去厦门工作。”
魏帝锋想:古代科技落后,工匠们都能做出来,自己是个有知识的现代青年,只要有决心,下大苦功,没有做不成的事。为此,小魏虚心求拜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詹贵溪、黄美金为师。
在师傅的指导下,魏帝锋经过无数次的调配与烧制,终于完美解决了建盏釉面的针孔问题,使建盏瓷化效果达到国家陶瓷行业标准。
烧制的成品率上去后,魏帝锋又着手对结晶釉的研制与开发。他采取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开发新产品。而今,他烧制的建盏风格独特,师古烁今,传承经典,古朴典雅。金兔毫、银兔毫、金油滴、银油滴、乌金釉、酱釉、柿红釉等系列作品,均再现了宋代建盏的神韵,深受茶盏收藏者和爱好者的青睐。尤其是他烧成的金兔毫,毫毛细长,纹理分明,光泽鲜艳,金丝璀璨。在2015年3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31届中国国际工艺品及收藏品展览会上,他展出的金丝兔毫建盏荣获金奖。
名声鹊起,2016年11月,“金丝宝盏”入选为“邦交国礼”,被泰国皇室旺猜亲王珍藏。2018年11月,作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受邀赴人民大会堂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对话外交使节年会,并在会上代表建窑建盏界作大会发言。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他的金丝兔毫宝碗作为高贵使者,先后被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艾哈桑·布哈利法大使、加纳工业协会主席阿杜AduGyalmfi、俄罗斯外交官苏克Sukharev、罗马利亚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鲁博安和东盟加六国政要收藏。
知识出处
《建盏百家》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的手艺人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建窑建盏的历史和艺术。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家林
责任者
魏帝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