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522
颗粒名称: 建瓯市概况
分类号: Z525.73
页数: 3
页码: 362-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瓯市概况,包括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壮大、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壮大、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等情况。
关键词: 南平市 建瓯市 概况

内容

2003年,是建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40.72亿元,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9亿元,增长28.6%。外贸出口755万美元,增长23.8%。实际利用外资2588万美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9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3868元,增长6.1%。城镇登记失业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5.05‰。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 全市三产业结构调整为30.4:25.7:43.9。财政总收入中的税性收入比重提高到87.6%,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的税性收入比重提高到80.3%,农业结构大田粮经面积比例调整为1:0.8;山地经济通过改低创高及初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笋竹、水果、锥栗、茶叶等主导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乳牛养殖成为新崛起的一个重要产业,至2003年底,乳牛存栏达1.3万头,年产牛奶达2.7万元吨;创办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9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步伐和农村富余劳力转移。
  【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壮大】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1.73亿元,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亿元,增长30.5%。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机械化工三个主导产业;城东、莲花坪两个市级工业平台建设强力推进;非公有制规模工业经济占全市规模工业经济的比重达88.8%。建设和培育闽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南门商贸中心、东游农贸综合市场、闽北汽车市场和摩托车市场等一批市场,建立各种流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
  【各项改革有效推进】 实施“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新机制,组建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增强农村基层活力。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共筹措改革成本2.05亿元,完成企业改革126家,安置职工1.85万人,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职工1.38万人。农村土地延包工作、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税改后减轻农民负担5279万元,人均减负123元,减负率达68%。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行了“票款分离”、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对市直机关实行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成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清理整顿平稳实现整体清盘关闭,共追回投放贷款9072万元。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信用户13973户,信用村53个,信用镇3个。国土资源改革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推行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权公开挂牌招标拍卖制度。社会事业改革中引导创办建州、芝华、竣德等3所民办中学;调整教育布局,组建市第七中学;“撤点并校”,撤消学区建制,实施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剥离森工医院与中医院结合,成立中西结合医院。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均达100%,并积极向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拓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两个确保”全面落实,城市“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降低“经济门槛”和“行政门槛”,成立经济(投资)服务中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投资环境有效改善。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年新批企业34家,增长88.9%;新批合同外资2934万美元,增长16.7%;外商实际到资2588万美元,增长10.1%;出口总额755万美元,增长23.8%。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扶持和发展出口企业。
  【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力度加大】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9亿元,增长28.6%。大力抓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和危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投资2800多万元完成城区防洪堤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形成防灾减灾体系;积极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76万亩;基本完成乡镇供水工程。认真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5261万元治理土地面积19.8万亩。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加快,投资1.39亿元全面完成农村电网一期、二期改造;投资1.68亿元发展中小水电,新增装机2.8万千瓦;北津水电站、红湖水电站、溪屯溪二期梯级水电站等相继开工建设。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投资7670万元完成国道205线黄塘甲至黄城公路、吉丰黄战备公路、省道204线政和交界至城区东门路段建设;投资3821万元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通讯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大幅度增加。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旧城改造至2003年投资2.5亿多元,完成临江门、通济门、南门、芝城公园一期、中山路东段、人民路北段、横街、较场巷等重点片区和路段改造。新区开发至2003年投资3.7亿多元,完成怡景花园、兴宁花园、水西农民新村等一批住宅小区建设及体育中心、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山西路等一大批项目建设。城市夜景、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环卫设施等建设取得新进展。认真抓好1998年特大洪灾后村镇建设,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9元,增长7.0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68元,增长6.1%。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递增10.5%。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4%,农村由52.8%下降到48.7%。城市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5.6平方米和35.1平方米。至2003年为民办实事92件,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1.2万人,再就业率61.8%。老区、少数民族村的“五通”工作取得成效,“造福工程”搬迁1297人。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年推广科技成果140项,完成科技成果63项,开发新产品141项,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考核指标及上本专科线人数连续五年位于南平市前列;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不断发展。近三年共争取国债和省上专项资金1639万元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逐步提高。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目标,乡镇与市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率达100%,村级联网率达74.2%。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卫生所达到合格;社区卫生服务有了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预防保健水平不断提高;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七次被评为全省一类先进县,连续13年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通过终期评估。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连续五年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国土资源管理力度加大,耕地保持占补平衡。制定《建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涌现出一批省、南平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安全示范片区和“6·11”英雄群众。城市社区建设有新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人防工作进一步发展。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人士、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言献策。依法治市扎实推进,“三五”普法教育被评为全国先进市,“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体系日益健全,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安全生产深化专项整治,查纠隐患,总体形势平稳。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稳妥化解和处理群体性上访问题,保持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分3批公布改革审批事项302项,其中取消审批事项175项,改变审批类型事项127项。扎实抓好效能建设,机关作风有了较大改进。依法管理行政事务、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 在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认真开展“三讲”集中教育,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六个机制”,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八项规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至2003年查处违纪案件34件34人,其中乡科级案件5件5人。政务公开全面推行。纠风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有效地纠正了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建瓯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