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515
颗粒名称:
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页码:
360-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市新增茶园0.3万亩,推广茶叶直销经营模式,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茶、竹、烟产业为主导产业,菌、畜牧、花卉、水产业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广大干群抗旱自救,直接投入抗旱资金203.1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南平市
农村经济基础
夯实
内容
全市新增茶园0.3万亩,建立无公害茶园3万亩,留养新竹1360万株,新种中小径竹2110亩,竹山抚育33.3万亩,烤烟种植1.5万亩,蘑菇种植181万平方尺,饲养白鹅32万羽、羊3.3万头、牛0.46万头,百合花种植200多亩,稻田养鱼3万亩。采取“五个一”措施,引进、培育一大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星愿茶叶、永生茶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74亿元,安置劳动力5508人,带动农户21377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茶、竹、烟产业为主导产业,菌、畜牧、花卉、水产业全面发展;抓好“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和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使用管理,建立武夷山市茶叶质量检验所,对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行强制执行措施,共有40家岩茶生产企业获准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对“大红袍”茶王投保1亿元人民币,制定大红袍产品组织办法预案;推广茶叶直销经营模式,在北京、济南、广州等地设立武夷岩茶专卖店;加强软包装笋制品开发、竹工艺品开发;不断完善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搭建农副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建立武夷岩茶推介中心,新增烟叶协会、竹业公会,依靠农村社会体系的自我服务功能激活农村经济细胞。深入实践“南平机制”,着力构建“三线三层”,下派科技特派员143人,覆盖110个行政村,与村支书和村助理形成农村工作“三马一车”,共新上经济利益共同体项目148项,项目总投资6057万元,实施科技项目开发70项,引进新品种38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231户;继续执行驻武、市直单位挂点包村政策,按照“六个一”要求,认真开展扶助“三农”活动,全年挂点单位共投入资金161.23万元,实施项目96项,为村民办实事204件,建立和充实各类先进文化传播场所82个;加大农村农业信贷投入,全年投放信贷资金1.77亿元、扶贫贴息贷款(企业)资金1050万。积极组织广大干群抗旱自救,直接投入抗旱资金203.1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修建竹山机耕路134.5公里,投入1800余万元完成涉及十个乡镇、街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198万元完成星村九曲溪农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南仙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渠系建设8.4公里,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地94.3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6%,初步建立起生态林业新体系,提高农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夷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