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电视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465
颗粒名称: 南平电视台
分类号: G229.24
页数: 3
页码: 348-3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福建省南平市电视台为推动闽北发展营造一个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文环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
关键词: 电视台 电视工作 南平市

内容

2003年,南平电视台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中心工作,为推动闽北发展营造一个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文环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把握舆论导向】 南平电视台坚持把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放在首位,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至年底,南平电视台的三个新闻栏目《南平新闻》、《今晚九点半》、《延城要闻》共采编播出新闻6468条,传送省台采用684条,上中央电视台16条。社教栏目《武夷方圆》共采编播出231期,节目总长度2782分钟,《政府与百姓》播出21期,节目长度315分钟。送省台外宣栏目《今日福建》播出电视专题节目3个。制作播出党建栏目《闽北党建》12期。经济栏目《闽北经济》采编播出310期,节目长度3720分钟。《南平新闻》、《今晚九点半》、《武夷方圆》三个栏目推出了《“三个代表”在南平》、《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等21个专栏,全方位深入地围绕南平市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以及实施“三条战略通道”,推进“三个层面”发展,实施“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加速南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创业精英的风采。主题突出,导向正确,报道精确,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台里投资100万元由总编室引进、购进电视剧279部2578集、其他节目5部1825集,安排播出电视剧和其他节目120部12045集。
  【营造争创新业绩的舆论氛围】 《南平新闻》、《今晚九点半》、《武夷方圆》三个栏目共开辟《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今日关注》、《聚焦闽北投资环境》三个专栏,采编制作播出12个系列、连续报道等420条,形成了较强的舆论氛围。
  5月1日,新闻部率先在《南平新闻》中推出5集系列报道《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拉开了投资环境建设以及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宣传战役的帷幕。紧接着《今晚九点半》在“今日关注”栏目中相继采编播出“这条路可真差”、“透视延城汽车租赁”、“变通一下难办的事就好办”等专题报道。《武夷方圆》推出专栏“聚焦闽北投资环境”。这些报道的播出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对政府的有关部门触动很大,对改善投资环境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月19日,市委、市政府会议之后,南平电视台立即组织精兵强将投入宣传战役。三个部室均在各自的栏目中开设专题报道,《南平新闻》采编播出了13集“江西归来话落实”的大型系列报道,对全市各地贯彻落实“5·19”会议精神,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新举措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紧接着又开出《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大型固定专栏全面系统地对各地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改善工业大发展进行报道。在福建省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还采编了“走进6·18”系列10集。《今晚九点半》采编播出了“这个工业园区有活力”、“我要把投资规模再扩大”等专题报道,《武夷方圆》采编制作了15集“聚焦闽北投资环境”系列片,这些专栏节目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运用各种形式深入地宣传报道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落实“三贴近”推进新闻宣传改革】 为使节目在落实“三个贴近”上取得新的突破,新闻部对《南平新闻》栏目进行改版,一是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控制会议报道,减少一般性会议新闻,积极从各类会议中挖掘新闻线索并深入采访报道,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二是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两个突破”,紧紧扣住闽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旅游生态经济区建设,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从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领域选取新闻选题,加大实用信息报道量,加强服务类新闻信息报道,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评论部《今晚九点半》栏目,开辟的《今日关注》、《我在现场》专栏,更注重聚焦群众生活,关注百姓热点难点问题,为老百姓说话,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尽量采用现场报道方式,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真心话。5月19日,社教部的《武夷方圆》栏目中,新增《政府与百姓》、《法在身边》专栏。着力反映群众关心的事情,增强节目的群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政府与百姓》专栏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选取一定时期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采访切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把政府的有关政策讲明白、说清楚,让群众明了政策法规,让政府官员从节目中了解民情民意,架起政府与群众勾通的桥梁。
  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新闻部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了解到,南平市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已经走出近年来的低迷状态,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这一好势头来自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此为切入点,采编制作了系列报道《关注再就业》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10月20日开播,共播出9集,报道了全市政府各部门增加就业岗位,强化服务,加大就业投放,改善就业环境,为失业人员办实事、办好事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对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好典型做了详细的报道。
  年初,南平电视台与省电视台新闻中心合作采编拍摄系列报道《小康故事》等一批精品,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闽北农村的巨大变化。国庆期间开播,南平电视台播出20集,省台播出5集。
  【全力投入防治“非典”宣传报道】 成立以柯新宝台长为组长的防治非典宣传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和防非典预案,召开全台紧急动员大会,购置防非典的消毒药品器具,保证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确保记者编辑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宣传报道工作的有序进行。南平电视台记者以医护人员为榜样,勇敢地投入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共采编防治“非典”宣传报道62条,表现了市委市政府在防治阻击“非典”上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南平新闻》栏目从4月中旬开始,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采用消息,专题采访等方式,全方位报道全市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对各有关领导、部门检查非典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今晚九点半》栏目的采编人员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不畏艰险走进第一线,采编制作了《走进隔离区》、《非典时期的美丽》、《南平没有发现非典病例》、《筑起非典防火墙》等消息或专题报道,体现了新闻工作良好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新闻宣传报道的同时,还按市里的部署安排四天播放防治非典专题片,并在每天的新闻栏目之后打上宣传标语。电视台的防治非典宣传报道对稳定社会、安定民心,增强广大群众抗击非典的信心,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精心改版,打造名牌栏目】 为打造崭新的台形象,公开征集台标,从应征的1500件作品中选中一幅作为新台标。4月,南平电视台派员到北京联系形象包装的制作单位,经过对几家制作单位考察权衡对比,最终选定北京盛天亚广告有限公司制作。共制作3条台形象广告和《南平新闻》、《今晚九点半》、《武夷方圆》、《闽北经济》等四个栏目新片个头,总长度120秒。经过20多天的制作,顺利完成。南平电视台新版形象包装创意新潮,构思新颖,从构图、三维动画、色彩、音乐等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个台形象广告分别是“台标演绎”、“山水篇”、“古今篇”。同时制作的四个栏目新片头,创意、画面结构、节奏和音乐等也都各具特点,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从5月19日起正式播出新版形象包装、栏目片头,以全新面貌亮相,给广大电视观众一个崭新的屏幕形象。于11月6日起将《武夷方圆》中的子栏目《政府与百姓》进行扩版,作为独立栏目推出。新版《政府与百姓》定位于:树政府形象,听百姓呼声,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栏目的口号:政府与百姓,为民办实事。选题内容上:一是报道全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为民服务的政策、举措和为民办实事的典型事例,树立政府执政为民形象。二是报道人民群众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帮助解决的具体事项,促使相关部门给予解决,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报道优秀党政基层干部典型,讲述他们为民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四是以平民视角讲述百姓故事,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表达百姓喜怒哀乐。在节目的形式上,注重事件的细节和过程,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力求有深度、有现场感、可看性强。5月19日《政府与百姓》试播后,至12月己播出近100余期,该栏目坚持“三贴近”,关注民生,关注民情,聚焦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老百姓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声望。如关注“三农”问题,解读农村税费改革。《政府与百姓》栏目组经过精心策划,于11月上、中旬深入到浦城、松溪的农村税改试点进行采访,拍摄制作了4集大型访谈节目《惠及百姓的德政工程》并于11月25日至28日播出。在表现形式上采用实地访谈节目类型,选择正在进行税费改革宣传发动工作的浦城富岭双田村和福建省最早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的松溪县,作为拍摄点。让农民谈想法谈体会,并请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解答有关税费改革的政策,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解难释疑。同时还请已尝到税改甜头的松溪农民以自己切身体会谈税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系列节目的播出对全市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起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舆论监督】 南平电视台以反映百姓的心声为己任,聚焦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在《今晚九点半》、《政府与百姓》《南平新闻》栏目开辟“今日关注”、“我在现场”、“市容整治监督台”等专栏,并设置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以稳定大局为前提,帮忙不添乱为原到,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曝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全年三个栏目共播出舆论监督的报道1500余条,占《今晚九点半》、《政府与百姓》栏目播出总条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下半年各栏目加大了对曝光事件的追踪报道,对热点难点问题紧抓不放,及时进行反馈,大部分群众反映与投诉的问题都得到解决,特别是改版后的《政府与百姓》力度更大,老百姓投诉的问题基本上都已得到解决。2003年共收到群众送来锦旗16面和大量的感谢信、答谢电话。
  【改善办公条件】 南平电视台由政府差额拨款单位改为自收自支单位,事业建设经费不足,南平电视台紧缩日常开支,集中资金投入更新采编设备和建设广播电视大楼。为配合各节目的改版与扩容,各节目部门与播出部门增添了大量的采编播设备:购买了SONYBetacamDNW-A65P、DNW-A75、DNW-75、DNW-A100、DNW-A30P数字编辑机(共七台)、DNW-A220数字编辑便携机(一套)、DNW-7P与DNW-9P数字摄像机(各一套)、SDC-7P隐形摄像机(两套),进一步提高了采集信号的质量,也增加了信号采集的方式(如暗访),使得制作的节目质量、播出的信号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从北京购买两套台标时钟发生器,对播出机房的旧台标机进行更换。购买一套字幕机添置至新闻部,增加一条新闻串片编辑线;购买一套台标字幕机添置至播出机房,能够生成活动的台标,增加字幕功能,保证临时增加的播出任务的完成。购买风暴7000非编一套,配置《今晚九点半》栏目的编辑机房,使得节目的制作水平上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制作的节目可看性更强。为了做好节目的编审工作,各节目部门安装了办公电脑,组建台内局域网,实现无纸化办公。
  南平广播电视大楼是2003年基建工作的重点项目,2003年4月正式动工。大楼占地面积近18亩,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共17层。主体工程总投资为5000万元。现已完成大楼基础部分建设。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电视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