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一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350
颗粒名称: 南平一中
分类号: G639.2
页数: 3
页码: 322-3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福建省南平市南平一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校园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一中 教学改革 南平市

内容

2003年,南平一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校园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举办了百年庆典活动,并通过省一级达标校省级验收。
  【高考学科成绩传捷报】 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以及高考提前一个月的实际,各学科教师认真分析,发挥集体知慧,采取相应对策,使高三毕业班学生思想稳定、心理状态良好,成绩稳中有进,在高考中全面丰收。学校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共673人,理科上本一线158人,本二线以上341人:文科上本一线44人,本二线以上132人,本二线以上总数473人。各科均居全市(十县市)之首。学校理工类600分以上10人,文史类600分以上2人;其中高原同学以670的高分摘取福建省理工类第一名,谢静怡同学以619的高分摘取南平市文史类桂冠。南平市理工类前十名除第六名外,文史类前五名除第三名外均为南平一中学生,南平市普教室对全市同类学校高考成绩进行了评比,在八个学科评比中,南平一中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文科语文、英语、综合科获全市同类学校评比一等奖,文科数学获二等奖。
  【文明建设】 学校以思想建设为首要任务,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坚持全校教职工的学习制度、全体党员学习制度。并通过校刊(《紫云岗》)、广播、宣传栏,广泛宣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抓好以奉献创新为重点的师德教育,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用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约束人,规范行为。学校在蝉联省第五、第六、第七届文明学校荣誉称号之后,2003年,又获第八届省文明学校殊荣。
  【百年校庆】 为迎接学校百年校庆全校师生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12月28日,成功地举办了建校百年庆典。各界人士、各级领导发来贺电,新老校友欢聚一堂,对学校的巨大变化与教育教学的成绩由衷地赞叹,并对此次庆典活动予以高度评价。为举办百年校庆,学校布置了校史陈列室、教育教学成果展览室,印制校庆画册、教育教学论文集,举办了文艺会演。此外,还请来资深校友,在南平市举办一场有关经济学知识讲座。旅日回校校友为校庆举办了个人演唱音乐会。香港大公报、海峡教育报为百年校庆作了专题报道。
  【改善办学条件】 作为一所老校,由于条件限制,可发展的空间极少。学校发动所有力量,争取校园基础建设多个项目立项,并抓住百年校庆机遇,加强硬件建设。9月,寄宿生顺利搬迁到刚验收的专用教学楼,暂时缓解寄宿生住宿困难的问题。学校还抓紧完成了学生公寓及实验楼扩建图纸设计、地质勘探、招投标等工作。校庆前夕,学校新大门落成、60米室内塑胶跑道铺设完成;实验楼扩建及天文台、学生公寓等其他项目建设进展迅速。投入36.8万元增添一间20台联想启天2610-P4教师电子备课室,购置便携式电脑10台,便携式投影仪1台并基本完成各处室计算机装备。完善了校园计算机局域网,全部实现宽带接入。
  【德育教育】 学校继续开展评选学校“十佳学生”、年段“十佳学生”活动,组织“十佳”学生宣讲先进事迹,通过校刊、广播和橱窗展出巩固宣传成果,组织学雷锋小组到福利院、九峰桥等开展活动,开展评选“2003年南平一中十件大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和爱校教育,形成评先、学先、赶先的热潮,弘扬正气,促进校风建设。校党总支与校团委通过上党课、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支部生活等活动进行理想教育,经过班级团支部的推荐,校团委审核和校党总支的同意,8名同学被推荐为校“优秀团员”,并做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4个团支部被评为校“红旗团支部”,4个团支部书记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书记”,52名团干被评为校“优秀团干”,192名团员被评为校“优秀团员”,72名团员被评为校“团工作积级分子”,6个班级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2个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还通过高一新生军训、学生干部培训、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开展国庆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月份学校举办“紫云岗之春”艺术节,各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三名。11月8日,异彩纷呈的科技节在校园拉开帷幕。科技节活动项目多,有“无伞式自由落蛋”、“纸桥与承重”、“热气球升空赛”、“电脑机器人”表演、“艺术插花比赛”、百年校庆微章、吉祥物设计比赛”。邀请航天科学家作专题报告。12月15日下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科学家黄春平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应学校邀请到校考察,并在校电教室为全校师生作载人航天工程专题报告。
  【学科竞赛再获佳绩】 学校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省级“研究性学习”联系校,着重指导学生如何选课题,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个人研究、集体讨论,组织多次观摩教学和教学经验交流会。2002届、2003届高一学生,各有100多个课题,课题涉及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各学科。经过师生的不断摸索,许多同学写出颇有见地的论文。学校举行了“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会,汇编成“研究性学习”论文集。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学科抓好培尖工作,各年级同学在各类竞赛中喜报频传。荣获全国一、二等奖的各4人,三等奖27人;省一、二等奖各9人,三等奖的有11人,还有多人获优胜奖。参加第十八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选手,除获省三等奖外,学校选派的小记者也获精神文明奖。
  【教师队伍建设】 各支部重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坚持隔周星期一晚上党员学习制度。其次,通过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师风师德,增强教职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感。通过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用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提高。学校除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课改”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外,还调动教师学习与掌握新课程、新教材积极性,进行课改、教改实验,大胆实践创新。在积极参加省、市“改课”师资培训的同时,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坚持做好备课组集备工作,集备活动时间、地点确定,并建立“集备考评制度”,严格考勤,查阅“集备”记录。坚持开展结教学对子、以老带新。还通过开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办法和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胜任高中教学。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报务于教学,学校分期分批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考试。有青年教师50人取得模块考试证书,有25人取得英特尔未来教育证书。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件交流评比,有12个课题分别获校一、二、三等奖,其中一位教师制做的课件送省参评获一等奖。分期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省里培训学习,有3位老师到国外培训,有3位老师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学校受普教室委托,举办教育教学开放周,全市兄弟学校各学科教师云集学校听课,学校教师也到兄弟学校上观摩课、公开课。学校与西藏林芝第一中学签订了“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俞希亮、西藏林芝地区一中教师所挂宏互到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在此之前,黄兆平副校长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师团”赴西藏进行为期14天的讲学。
  【募捐活动】 学校广大教职工,遵照上级“关于在全市开展救济贫困母亲献爱心募捐活动的通知”、“助孤行一日捐”、“金秋扶贫献爱心”精神,积极参加扶贫济困活动,捐献一日收入,共8470元。坚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学校和师生资助生活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共62870元。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一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