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096
颗粒名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
分类号: F832.33
页数: 3
页码: 258-2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情况,2003年,农发行南平市分行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面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和工作任务。全年累计发放各级储备粮油贷款18530万元(其中中央储备粮油贷款11708万元),入库粮食11318万公斤,油脂270万公斤。累计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6204万元,收购粮食5200万公斤,实现收购值5820万元;发放调销贷款2356万元,支持企业调入粮食2198万公斤,值2190万元。新发放粮油贷款物质保证率、收回率均为100%,信贷资金运用率达98.24%,累计贷款利息收回率达115.37%,粮油企业亏损挂账占用贷款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率达8.58%,企业消化本息挂账占用贷款下降率为3.06%。不良贷款绝对额比年初下降8324万元,粮油企业亏损挂账占用贷款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350万元,企业消化本息挂贴占用贷款下降92万元。全年实现各项收入5134.4万元,各项支出5181万元,实现利润-46.6万元,同比减亏153.4万元。全年到位地方自筹粮食风险基金2033万元,到位率达81.94%,为近来最高水平。
关键词: 南平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 金融

内容

2003年,农发行南平市分行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面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和工作任务。全年累计发放各级储备粮油贷款18530万元(其中中央储备粮油贷款11708万元),入库粮食11318万公斤,油脂270万公斤。累计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6204万元,收购粮食5200万公斤,实现收购值5820万元;发放调销贷款2356万元,支持企业调入粮食2198万公斤,值2190万元。新发放粮油贷款物质保证率、收回率均为100%,信贷资金运用率达98.24%,累计贷款利息收回率达115.37%,粮油企业亏损挂账占用贷款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率达8.58%,企业消化本息挂账占用贷款下降率为3.06%。不良贷款绝对额比年初下降8324万元,粮油企业亏损挂账占用贷款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350万元,企业消化本息挂贴占用贷款下降92万元。全年实现各项收入5134.4万元,各项支出5181万元,实现利润-46.6万元,同比减亏153.4万元。全年到位地方自筹粮食风险基金2033万元,到位率达81.94%,为近来最高水平。
  【收购资金管理】 支持储备粮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当年下达的储备粮增储计划,认真做好各级储备粮增储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合理调度资金,确保增储任务的完成。全年累计发放地方储备粮油增储贷款3657万元,支持企业入库粮食2937万公斤、库存值3379万元,完成全年增储粮食计划的90.5%。严格执行储备粮管理办法,积极支持各级储备轮换,督促财政轮换价差补贴资金及时到位,提高储备粮食品质。全年共轮出各级储备粮油9223万公斤,其中:轮出中储粮油4491万公斤。轮出省级储备粮食2479万公斤,轮出市县级储备粮食2253万公斤。全年累计发放各级储备粮油入贷款14873万元,支持轮入粮食8381万公斤。其中发放中央储备粮油轮入贷款11708万元,轮入粮食5647万公斤,油270万公斤;发放省级储备粮轮换贷款389万元,轮入粮食357万公斤;发放市县级储备粮轮入贷款2776万元,支持轮入粮食2377万公斤。提高了储备粮食品质,与年初相比,市县级超期储存粮占比下降了34.78个百分点。协调解决市县级储备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市县储备粮下达任务的完成。年末,市县储备粮承储规模比年初提高575万公斤。积极探索市县级储备管理的新路子,切实防范和化解储备贷款风险。建立长储常新的储粮机制。支持企业开展非保护价购销业务,2003年,各行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积极支持企业开展非保护价粮油购销活动。全市共发放企业非保护价粮油购销贷款8560万元,购入粮食7398万公斤、值8010万元。各行把储备增储、轮换和购销市场明确的采购转储备等业务作为企业开展非保护价粮油购销活动的主要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收购和采购转储备业务。全市累计发放用于收购转储备的非保护粮油贷款及调销贷款4574万元,收购调入粮食3789万公斤。认真做好原政策性库存周转粮的销售处理工作。市分行主动协调财政、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周转粮的处理,积极配合企业做好摸底和测算工作,做到“早处理、少损失、多受益”。坚持“钱货两清”的原则,加强对原政策性周转粮销售回笼货款的监管。按照“边清算、边清收”的要求,督促县(市)财政粮食风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并拔付价差补贴,收回价差补贴占贷。至2003年末,全市累计销售处理老商品粮25623万公斤,销售收入21379万元,收回贷款18876万元,收回利息2484万元。全市原政策性周转粮全部处理完毕。
  防范风险,做到封闭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统一。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粮油贷款“三查一落实”活动和复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仓单管理、出库报告、收购资金支取规定和粮库管理“一符三专四落实”等各项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住内部管理的漏洞,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各行通过强化对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收计划,通过原政策性周转粮的销售处理,努力挖掘清收来源,大力清收无库存物资保证的不良贷款,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全市全年清理收企业不合理占用贷款350万元、1991年末企业自补挂账占用贷款8万元、企业自行消化本息新增挂账占用贷款92万元。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分别下降8324万元和1.53个百分点。实现了“双下降”的目标。在贷款增量上,坚持市场定价原则,以区域市场价或转储备的核定价为基础,确定购进价的上限,作为发放贷款的控制线,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对企业非保护价粮油购销活动实行全程监管。提高了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企业改制风险。密切关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动态,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改制方案的制定,按照“债随资产走”原则做好债权落实工作,防止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悬空、逃废债务。密切关注企业改革成本的筹集,加强对企业粮油库存和固定资产处置的监督,防止企业通过带粮分流、变卖资产等方式,直接或变相挤占挪用收购资金。扎实开展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抓住重点和难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落实抵押担保或抵押协议手续。全市有3个企业依法办理了贷款抵押登记手续,抵押贷款金额为1216万元。市分行营业部通过与财政、企业协商,帮助粮食购销公司对常用的储粮仓库及库存粮食进行了财产保险,共保险房屋22幢、保费1.19万元,保险粮食1410万公斤、保费2.17万元。降低了信贷风险。认真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开户企业17个,其中符合信用等级评定要求的开户企业12个,共评出B级企业2个,BB级企业2个,C级企业8个,为对企业实行贷款信用等级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内部控制】 各县(市)支行按照“六化”管理要求,以落实各项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核心,狠抓基础管理和规范操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市分行各职能部门加大对基层行的检查督导。计划信贷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成立了督导队,调整充实了督导队人员;办公室、财会科抽调业务骨干,对全辖文书档案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边检查,边辅导,有效促进基层行规范化建设。全年全辖共组织各类规范检查督导验收15次,参加人员390人次。全辖7个自营行中,有6个支行规范化建设年终总评得分在950分以上,最低得分也达到937.8分,规范化建设实现全面达标。
  加强会计监督,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调整会计人员,健全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使会计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市分行把会计检查督导与规范化管理验收结合起来,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检查督导管理办法》和《福建省会计检查督导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会计监督辅导工作,检查督导面达百分之百。按照电子联行工作岗位职责要求,落实各岗位人员职责,并列入岗位责任制量化考核。对IC卡的使用、保管、交接等,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操作,确保了电子联行安全、稳定地运行。对电子联行运行情况实行按季通报制度,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明显好于上年,三季度在全省考评中,业务量最大,差错率为零。积极创新,自行设计电子凭证操作系统,既减轻了手工填制凭证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准确度,得到省分行高度评价,并在全省系统推广。
  加强稽核监督,完善内控机制。按照规范、自律、监督三位一体的要求,把监督检查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把从严治行落到实处。先后派出46人次,投入336个工作日,对6个基层营业机构2002年规范化达标单位验收进行后续稽核,对市分行2002年财会决算报告和2002年度保险统筹基金进行非现场稽核,对武夷山、建瓯、建阳、光泽、浦城等5个支行进行全面稽核和内控评价。市分行从各支行抽调业务骨干8人组成兼职稽核队伍,并组织对兼职稽核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实行稽核工作问责制,加大稽核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稽核激励约束机制。
  规范公文处理,提高办文质量。市分行制发公文,实行退稿制,明确办文程序,建立公文起草、核稿、签发、校对工作责任制,加强责任追究。对全辖文秘、文档工作检查督导,促进办文质量提高。于9月和11月2次召开全辖办公室主任、文秘文档人员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公文培训。同时,规范行政后勤管理,以加强财产实物管理,车辆管理、行政接待、内部食堂和招待所管理及办公用品采购等为重点,严格办事程序,完善各项制度,落实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安全保卫制度,以“防诈骗、防盗窃、防抢劫、防计算机犯罪、防火灾、防车辆事故,确保农发行资金和职工生命安全”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市分行对各县(市)支行安全检查4次,配合省分行检查3次,进行规范化督导3次,全辖未发生各类刑事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
  【强化经营意识】 继续按照“小额勤调”资金调拨原则,加强存、贷款管理,进一步明确大额现金审批权限,加强企业回笼贷款的监管,提高信贷资金运用率。各支行按月上报各项存款、贷款、系统内借款的日平均余额,市分行按月监测分析存贷款结构变动情况及对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2003年,全市信贷资金运用率达98.24%。落实收息责任,积极主动督促各级财政利息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回笼资金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收回欠息。努力挖掘收息潜力,扩大收息来源。2003年,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应补企业13782万元(上年欠补1788万元),实补企业11747万元(拨补上年1312万元),其中用于收息3600万元。坚持按月进行收息分析,按季进行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分析,不断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的技术含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掌握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收支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财务收支计划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财务收支计划的实现和财务成果的真实准确。2003年,全市累计收回贷款利息5304.9万元,累计贷款利息收回率达115.37%。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营效益。继续实行财务开支审议制、报审制和财务公开制,坚持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大额费用支出集体研究制度。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