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亮点增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5284
颗粒名称: 工业经济亮点增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1
页码: 3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2年政和县按照“扶强、退弱、进非”要求,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关键词: 2002年 政和县 工业经济

内容

按照“扶强、退弱、进非”要求,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国家小水电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县水轮机有限公司通过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实现了产值效益同步增长,全年累计完成产值1060万元,销售收入1248万元,分别增长29.6%、31.2%,上缴税利160万元,比上年翻番,承揽订单金额2500万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县华厦水泥公司等骨干企业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以质量求生存,以降耗增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特困企业香料厂结合县三中建设实施关闭,盘活资产,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加快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通过拍卖电力公司部分国有产权,筹措资金解结债务链,以2620万元资金赎回33家企事业单位1.17亿元债权。新纳入规模管理的神达果菜、金峰矿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新增现价工业增加值1177万元,拉动规模企业增长7.8个百分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出台《政和县县级工业园区建设若干优惠政策》,铁山周屯洋.熊山太平丘两个县级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建立和完善多元投资体制,掀起小水电开发热潮,先后与南平亿力公司、浙江等地客商达成开发富溪、赤溪、暖溪、乐溪、龙潭溪流域意向,总装机3.76万千瓦,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县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361家,非公有制企业税收达1624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40.3%,成为政和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政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