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第一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5114
颗粒名称: 南平市第一医院
分类号: R197.3
页数: 3
页码: 353-355
摘要: 本文记述南平市第一医院概括医疗优质安全活动、通过ISO认证、护理管理、科教实力、医学教育、工会工作、基本建设工程、行风建设、建立激励模式。
关键词: 南平市 卫生 第一医院

内容

2002年,市第一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坚持改革创新和两个文明建设,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医疗优质安全活动】 开展以医疗优质安全为主线的质量效益年活动。一是强化医疗安全教育。以办班和考试的形式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案书写基本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二是加大病案管理力度。9月,建立了临床高级职称人员评审病案制度,除病案委员会按季抽查评审外,每月每人抽查4份,院长还针对问题较多的科室,每月重点抽查4份。对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召开点评反馈会并逐一讲评限时整改。三是狠抓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干预科室的抗生素使用率、三联用药率和病原送检率。四是实施ISO管理,推行持续改进,在质量检查中发现不合格项首先经当事人(科)当场确认,现场改正或督促整改、跟踪验证。经系统管理,质量抽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年终专科检查中,市第一医院病案质量抽查结果甲级率在90%以上,名列全省第五名,检验质量考评80分居全省平均水平,病理操作技术在省医学会组织的“全省病理技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与去年同比三联抗生素使用率5.33%下降0.44%,病原送检率51.77%上升5.25%,无医疗事故发生。2002年,在全省医政工作会议上市第一医院的医疗管理经验做大会交流,得到同行的认可。
  【通过ISO认证】 2002年对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进行2次全面内审,共开出11项不合格报告,均得到有效解决。11月,中国方圆委专家一行10人对市第一医院按国际标准建立的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进行认证,现场审核通过。12月27日,正式获得由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方圆标志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综合性医院。
  【护理管理】 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狠抓护理制度落实和管理创新。一是改革护士长管理,实行20%轮岗制,有6位护士长易岗。建立护理部和ICU的一周培训制,拓宽了护士长知识面和应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二是重视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全年专科和“三基”理论考试每人4次,合格率分别为94.34%和82.86%,操作考试每人2次,合格率97.43%。全年护理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开展整护11个病区达73.33%,基础护理、特级和一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以及无菌消毒隔离等合格率均达100%。三是开展护理管理创新。改变整体护理检查模式,采取现场考查和归档病案评价相结合,考,查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由护理部人员和护理本科生等组成考评组现场点评打分,有效提高“整护”质量。四是改革护理人员夜班制。实行按职称制定夜班次数,较科学合理安排了夜班,初步解决了“夜班难”问题。五是实施温暖护士活动。开展给每位生日护士一个祝福电话,每位住院护士一束鲜花、一次探视、一声问候的“四个一”活动,营造护理温暖大家庭氛围。六是开展“百针穿刺无失误、电脑录入医嘱”等技术比武活动,评选“技术能手”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市第一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的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扎实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神经内科护理组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神经内科被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有1人被市政府授予模范护士,4人授予优秀护士,受市总工会表彰劳模1人。在全市护理技能比赛中获单项操作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医院表彰了“十佳”护士,奖励晋升一级工资。有四项护理技术获得医院科技创新奖。
  【科教实力】 11月,成立闽北创伤骨科研究所和南平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并挂靠市第一医院。院科协成立并召开第二次科技表彰大会,表彰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国家专利;一本专著和院内新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年内有4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其中“血细胞分析仪鉴别肾小球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研究”、“老年人脑血管病危险个体筛选和干预治疗”、“ISO质量标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3项课程获得2002年度“南平市科技立项费用”的专项资助。“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足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被南平市科技局列为2002年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纤维支气管镜临床扩大应用”通过市级科技成果评审。有11位副主任以上医师被南平市科技局聘为“南平市科技专家”。7月份获准成为“首批全科医师临床教学培训基地”,“福建中医学院首批医学研究生教学医院”。有2名副主任医师被福建中医学院聘为“临床硕士生导师”。2002年完成15所大中专院校191名(护士生88名)和64名进修生的带教任务。
  【医学教育】 开展“三基”理论测试,参考人员159人,合格率100%。派出医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广东等知名医院进修10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学习班156人次,开展全院性学术讲座13场,全年发表学术论文(CN刊)65篇,其中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临床护理杂志》等中华牌期刊发表的有6篇,年智力投资65万元,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要求。请省内外专家会诊、手术、实地临床示教等64人次,促进了知识的更新和交流。
  【工会工作】 3月,召开一届七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医院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基建工作报告”等。收到职工建议案32条,逐一答复。积极开展济困献爱心活动,全年职工个人捐款共36535元,捐衣物2180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选送的文艺节目《生命守护神》获优秀奖和首届延平区艺术节“银奖”。
  【基本建设工程】 新建病房综合大楼是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大楼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16层框架结构,设14个病区床位583张。工程进行规范的招投标工作,2001年11月破土动工,2002年7月封顶,共完成工作量2380万元,超额完成2002年投资计划的12%。计划2003年8月竣工验收。2002年11月,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举行奠基仪式,该中心为市山海协作项目,泉州市政府无偿捐资20万元,被誉为“泉州楼”。预计基础建设投资100万元,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
  【行风建设】 医院以“行评”和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为契机,加大纠风力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了较为有效的运行机制。配合卫生局对2名收受“红包”违纪的医生分别给予解聘、暂停半年执业活动和当年考评不及格、任职年限延长2年等处理。职工思想受到深刻的教育。全年扎实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四阶段工作,整改率100%。医院的纠风落实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2年,每住院床日费用254.81元与2001同比下降2.18%,居全省平均水平之下,百姓得到实惠。医院的先进事迹和做法在《健康报》、《福建卫生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34篇,在《闽北日报》发表47篇,在省市电视台播出17条报道。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选的百姓放心医院第二主题——医疗优质高效活动中,再获“百姓放心医院”称号,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得到提高。
  【建立激励模式】 以荣誉激励为主导。积极开展争当文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树立“文明示范点”、“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号”等先进团队,表彰模范护士、十佳护士和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荣誉成为大家自觉树立医疗新风的强大牵引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以经济激励为杠杆。为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和医德医风的表现,实施正、负激励,全年共发放奖励金35190元,其中技术创新奖23100元,荣誉奖2800元,罚金620元。
  【创新工作】 医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百姓放心满意”为目标开展创新工作。在技术服务创新方面,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1项,其中“偶发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和抗药性的研究”、“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胸椎前路侧前方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均达省内先进水平。“枕下路直切口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第四脑室内巨大肿瘤切除术”开创了闽北先河。“矫形支具室一足托、分指板、长支具制作”填补了闽北空白。“甲状腺功能全套检查”、“性激素检查”不仅使检验项目的敏感性提高1000倍,同时缩短了报告时间,由原来的10~15天缩短到3~5天。开发院内网页系统,模块有:院部通知、科室介绍、用药指南等多项,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传递信息,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在管理创新方面,把星级宾馆服务理念和礼仪导入日常工作,规范工作人员的电话语言、行走站坐姿等礼仪,提升了医院服务品质。成立药学部,分开药事与药剂管理,制定了《南平市第一医院药事管理暂行条例》。2002年12月,召开首次新药评审会议,严格按“新药引进程序”审定,迈开了药品管理的新步伐。建立“临床用药协调员制度”,药剂人员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用药。收集临床用药质量信息,增强临床与药剂的沟通,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经营管理】 市第一医院全院编制床位550张,定编人数830人,床位与人员之比为1:1.5。业务总收入7546.20万元,减少0.16%;业务总支出7328.28万元,减少4.74%;业务收支结余217.92万元,增加352.61万元;总结余580.98万元,增加426.15万元,增长275.24%。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占58.10%,增加9.5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40.99%,下降8.94个百分点,实现业务收支平衡并结余217.92万元。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20170.62元,比上年增加915.20元,增长4.75%。财务预算管理情况,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财务收支预算进行管理,效果良好。一方面,有效实现收入结构优化调整,在控制药品收入的同时,提高医疗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重,2002年医疗收入预算4300万元,实际完成4384.39,完成收入预算的101.96%;另一方面,支出预算控制得当,全年业务支出预算7800万元,实际完成7328.28万元,占预算年支出的93.95%,节约6.05个百分点。同时,专用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没有出现赤字,年末总结余也圆满达到既定目标。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第一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