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4773
颗粒名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
分类号: F832.33
页数: 3
页码: 262-264
摘要: 本文记述200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经营管理等。
关键词: 南平市 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内容

2002年,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分行按照中央关于“政策性银行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以“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促进两个提高”为主线,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联系实际,建章立制,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7744万元,支持企业收购调入粮食14779万公斤。全年累计收回企业消化本息占用贷款114万元,收回企业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282万元,不良资产比年初明显下降。全年实现各项收入8645万元,各项支出8845万元。全年新增粮油库存值与新发放收购贷款比率、粮油销售货款回笼率、回笼货款归行率100%,粮油贷款收回率100.11%,信贷资金合理运用率97.58%,各项贷款利息收回率104.15%。粮食风险基金省级到位2256万元,到位率100%。地、县两级自筹粮食风险基金应到位2481万元,实际到位1950万元,到位率78.6%,地方负担50%新增财务挂账贴息资金到位781万元,到位率94%。成功举办全市农发行“庆国庆文艺汇演”,选送参加全省农发行第二届文艺汇演的节目分别获第一名、第三名。市分行代表队在全省农发行党的知识竞赛中一举夺魁,在全省第二届乒乓球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参加社区举办的“迎十六大”演讲比赛获第二名。全市有3个支行被评为县(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单位,3个支行被评为南平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单位。
  【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 严格储备粮油贷款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级储备粮增储和轮换计划的实施。市农发行配合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计划的实施,及时足额保证各级储备粮增储、移库、轮换等各项业务的合理资金需求。支持企业按时完成增储任务。全年发放中央储备粮收购调销贷款6298万元,新增储备5250万公斤,轮换粮食818万公斤。完成省、市县级储备增储3540万公斤,完成市县储备轮换1185万公斤。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规范储备粮贷款的管理。按照“钱随粮走、购贷销还、库贷挂钩、全程监管”原则,强化对地县储备粮的管理,规范轮换操作,保证贷款与地方政府核定的入库成本值一致。
  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支持企业开展粮食购销业务。转变观念、改进信贷服务,探索扩大销售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系统优势,发挥农发行粮油信息系统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方便企业分析市场供求状况、价格走势和联络购销业务。通过渗透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帮助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瓯、建阳市支行在对企业收购资金全程监管中,渗透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帮助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支持企业开展自主经营购销活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防范风险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供应资金。建阳市支行支持建阳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与建阳市味精有限公司的购销活动,发放调销贷款300万元;支持政和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与惠安县粮食收储公司的山海协作项目,发放调销贷款118万元,实现毛利9万元。至年底累计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5021万元,收购粮食4290万公斤,实现收购值4492万元。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库存粮食的处理。通过与财政、粮食部门的磋商和争取,省财政厅、粮食局、农发行下发《关于同意南平市销售处理政策性周转库的批复》,成为省内除试点外第一批处理1997~2000年政策性周转粮的地区,全年累计销售政策性周转粮1311万公斤,完成处理任务的44.57%。尤其是市分行营业部抓住周转粮处理契机,协同企业,深入调查,合理确定销售价格,使平均销售价格比包干价高出3.5个百分点。全力挖掘价差弥补来源,争取财政支持,确保全额收贷收息。至年底,营业部不仅收回全部原政策性周转粮贷款本息,且消化了1998年5月31日以前的不合理占用贷款70万元,率先实现“零库存,零负债”,改善了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在处理政策性周转粮的同时,市农发分行还支持省待安排粮销售,完成1514万公斤的省核批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市农发分行坚持把政策性与银行性统一起来,把从严监管与优质服务统一起来,把封闭管理与风险管理统一起来。以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上的风险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内部管理,从严监管企业,切实防止用政策性的风险掩盖经营管理上的风险。严格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恢复。6月末,市农发分行对16家有信贷关系的企业开展企业贷款资格认定,认定13家企业保留贷款资格。其中福建南平国家粮食储备库、邵武水北国家粮食储备库、建阳国家粮食储备库3个企业被认定为优先给予支持自主经营购销贷款企业。松溪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由于在2001年挪用收购资金,对其实行暂缓贷款资格认定;9月,经市农发行审查后,恢复其贷款资格。有2家企业取消信贷系。根据省分行有关精神,在全市开展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年末,全市应实施有效资产抵押担保贷款32066万元,已实施有效资产抵押担保贷款928万元,办理抵押登记有效资产1151万元。对尚无产权证书,但财产权属明晰的,采用签订《抵押贷款协议书》方式,签订抵押协议有效资产523万元。对应实施有效资产抵押担保贷款的企业,正依法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手续。加强对企业自主经营贷款的风险防范。对企业自主经营购销业务,实行按月分析、风险跟踪监测、限期化解和风险责任追究。对企业自主经营贷款到期3个月内仍未销售还贷的,督促、帮助企业尽快销售处理,从粮食销售回笼款、贷款风险保证金和企业财务资金中及时收回贷款本息。监督对原周转库存粮的消化处理,努力实现“零库存、零负债”。在全力支持政策性周转粮处理的同时,加强对销售回笼款和价差补贴资金监管,足额收回贷款本息,化解潜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市农发分行营业部率先在全辖实现政策性周转粮“零库存、零负债”。做好贷款八级分类监测工作。坚持以库存商品占用贷款为重点,依据贷款的实际占用状况,对贷款进行准确分类。并按月监测、按季分析,真实反映市农发分行信贷资产的质量。
  协调外部关系,督促外部资金到位。市分行新班子到任后,通过多次协调与沟通,取得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各基层行按照市分行工作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协调地方财政关系,召开三家联席、情况通报会等,加大宣传协调力度。全年全市地县储备、超储利费补贴应补1906万元,实补1920万元,拨补率100.73%。处理政策性周转粮销售补贴地方应补2028万元,实补2008万元,拨补率99%。全市地方负担50%新增财务挂账贴息到位781万元,到位率94%。地方自筹粮食风险基金应到位2481万元,实际到位1950万元,当年到位率78.6%,到位上年度未到位粮食风险基金857万元。南平市本级、光泽县、武夷山市、建瓯市、松溪县、政和县地方配套粮食风险基金全额到位。新班子到任后,多次向人民银行汇报工作情况,反映存在问题,取得人民银行对市农发分行工作的支持。协调与农行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就代理业务及代理人员等问题同农行进行协商,取得农行的工作配合,并重新修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召开银企座谈会,通报有关情况,讨论如何支持企业搞活经营,防止收购资金流失等问题,相互沟通,阐明政策,取得粮食企业对封闭管理的理解与配合。通过协调,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完善委托代理业务管理。市农发分行落实省分行和省农行联合下发的加强委托代理业务管理工作意见。为完善委托代理业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检查辅导,狠抓基础管理,使委托代理业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完善委托代理协议。根据封闭管理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市农发分行与农行重新修订委托代理协议,把业务规范化管理要求纳入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市分行认真组织委托代理业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先后多次派出业务骨干对3个代理行的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辅导,促进委托代理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制定《派驻代理行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对派驻人员的管理考核。召开派驻信贷组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反映,对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措施,促进代理行提高工作质量。
  【经营管理】 认真编制信贷资金计划,加强计划管理。2002年,农发分行根据当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历年信贷资金增减变化和粮棉油购销储统计资料,合理编报年度、季度、夏秋粮贷款信贷计划。继续实行“全年计划,按季下达,跟踪监测,适时调控”的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对收购、调销贷款实行双线监控。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坚持保证资金供应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相统一、资金运动与信贷活动相一致的原则,继续实行信贷资金“勤调度、不脱节、少闲置、快周转”的管理办法。对县市支行存款备付率实行指标管理,加强资金头寸监测管理。加强信贷资金营运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实行人收集、汇总、审核和调度,严格按照调拨程序请调资金,逐笔序时登记系统内信贷资金调拨台账,每月与上、下行、财会部门核对相符,并按月、季、年分析信贷资金营运特点。全年资金头寸报表,无迟报、漏报、错报现象,资金头寸限额的执行情况和占用结构合理。同时,加大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完善管理办法。根据财政补贴有关政策,市农发分行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理顺关系,促进各项财政补贴及时拨补。实行上下联动监管,对每一笔补贴款都实行跟踪监测,防止财政滞留或粮食主管部门截留,保证补贴资金专款专用。组织对粮食风险基金使用专项检查,对操作、使用不规范的进行整改,全年未发生超范围、超用途使用情况,或回流财政现象。组织全市资金计划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台账操作软件,提高资金计划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并正确执行利率政策,加强现金管理。据省分行《关于开展现金和利率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各县(市)支行及代理行自查的基础上,市农发分行组织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省分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或向有关部门报告。编制现金计划,按月监测执行情况,结合本市粮食购销预测数据和历年现金收支情况,自下而上按时编制现金回笼计划,按月开展现金收支和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加大收息考核力度,坚持常年收息。年初,市农发分行印发《关于2002年收息考核办法的通知》,推行“按月收息,按季考核,年终总评兑现”办法,加大无补贴来源收息的考核力度。市分行坚持每月收息分析制度,定期通报收息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对各县(市)支行按年考核各项经营指标和按季考核责任范围内利息收回率办法。落实收息责任制,加大清收力度。全年各项贷款利息累计收回率104.15%,同比增加8.1个百分点,责任范围内贷款利息累计收回率109.44%,比增30个百分点,其中有补贴的贷款利息累计收回率105.96%,无补贴贷款利息累计收回率112.6%,分别比上年提高5和51个百分点。
  执行《会计法》,规范财务管理。按照上级行的部署和要求,市农发分行结合实际,制订计划,在全市农发行系统干部职工中开展财经纪律教育活动。经过“思想动员,提高认识;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制订措施,认真整改”3阶段学习教育,全行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并通过签订《遵守财经纪律责任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一把手”对本行财务管理的责任,从根本上消除违规违纪隐患,效果明显。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设,市农发分行继续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调整市分行财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重新修订《市分行机关财务费用管理暂行规定》,坚持以制度规范财务行为,严格审批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为规范财务行为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各县(市)支行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使国家财经法规、上级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财务检查与监督,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按照分级授权管理原则,实行财务开支审议制、报账制。各支行实行财务开支审议制,强化权力约束机制。坚持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大额费用支出集体研究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行县(市)支行财务费用开支报账制,发挥检查与监督的职能作用,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对市农发分行的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清理收回光泽等5个支行2001年度用“小金库”发放的职工福利费用12.69万元,全部并入大账核算。给2002年继续违反财经纪律的浦城县支行相关责任人以严肃处理,做到令行禁止。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完成各项经营指标。按照利率政策、财务核算原则和要求准确计算各项贷款、同业和系统内款项的利息,并及时计收。对各种手续费收入按现行的财务政策要求纳入账内核算。严格成本管理与控制,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按照“增收节支、勤俭办行”原则,增强财务费用开支计划性,做到均衡使用,留有余地。开展财务经营活动分析,继续坚持利息收回情况按月分析和财务收支执行情况按季分析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依据,确保财务收支计划的实现和财务成果的真实准确。加强基建财务管理,贯彻“双控原则”。为加强和规范基建管理工作,市农发分行成立基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基建办,对各基建项目财务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基建项目控制在总投资规模和总面积内。对各项目设计方案等重大事项均上报省分行审查,避免购建项目存在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新建项目实行行长负责制,签订《基建不违规责任状》、使基建工作得到加强。浦城县支行基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光泽县支行项目基本结束,邵武市支行办公楼进入装修阶段,建瓯、建阳市支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也已批复,市分行有偿划转的办公楼土地证、房产证均办妥,固定资产已入账,装修工程正在进行。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