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政府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4261
颗粒名称: 南平市人民政府工作
分类号: D927
页数: 3
页码: 83-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工作,包括了广泛开展创业竞赛,经济发展步入较好的增长期、坚持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建设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继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政府工作 政治

内容

2002年,南平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积极落实全省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推进发展”的战略部署,继续按照“激活经济细胞、夯实发展基础、营造创业环境、构筑起飞平台”的发展思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广泛开展创业竞赛,经济发展步入较好的增长期】
  围绕全年发展目标,全市上下开展了“绩效考评、三大会战、行业竞赛、服务竞赛”四大系列创业竞赛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热情高涨,竞相加快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54.6亿元,增长11.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19.6%和9.5%,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8亿元,增长6.9%。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13.4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2.2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亿元,增长11.3%。旅游业持续两位数增长,全年接待游客471万人次,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14.6亿元,增长20.3%。全市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亿元,增长16.3%。市本级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8亿元,增长20.51%。各项存款余额218.3亿元,增长11.3%;各项贷款余额150亿元,增长10.3%。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建设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项目开发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亿元,增长20.2%。重点建设力度加大,实现投资22.5亿元,超额完成年投资计划,成为去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入闽通道等一批国债项目基本完成。浦南高速公路项目已上报国家计委立项。南平江南新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试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市政项目取得新进展。村镇建设势头良好。
  【继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为内涵的农村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科技特派员、村党支部书记、乡镇流通助理、金融助理和龙头企业助理等五支下派队伍在基层相互融合,从科技、流通、金融、龙头企业、基层组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七个方面展开工作,推动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受到了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在农村工作新机制的推动下,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新型流通组织进一步发展,全市农副产品销售良好。出台了加快基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基层供销社逐步向真正的经济合作组织转变。探索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行创建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镇。基本完成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领域力度加大,授权经营步伐加快,林业、商业、物资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经营城市有了新的突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出台扶持工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工业园区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和“保姆式服务”,园区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园区外工业投资项目实行“集中会审制”,外资企业实行“停产外迁问责制”。继续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全面清理建国以来制定颁发的规范性文件。以治理“餐桌污染”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36.3%;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8.2%。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23.5%。山海协作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2.4亿元,增长1.4倍。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2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3135元,增长8.2%%。防灾救灾工作得到加强,在抗御去年局部地区的特大洪灾中,做到了大灾不死人、无大疫、无失学,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明显。老区、贫困地区发展继续推进,“造福工程”和“五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加强库区挂钩帮扶,制定了《水口库区2002—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库区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实现了100%的社会化发放,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9项,由于政府工作不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项目中的南平市体育公园未完成。
  【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组建了闽北(虚拟)科技研究院,闽北星火技术产业带列入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获得省上批准。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教育资源重组和教师竞聘上岗取得突破,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完成预定任务。文化特色逐步强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进一步繁荣活跃。卫生医疗市场整顿力度加大,医疗机构创等级达标取得新成果,农村卫生事业、社区卫生服务有了新的进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传输质量和综合人口覆盖率有了新的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所提高。认真落实《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较好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国土资源管理责任目标得到落实,土地收储拍卖工作有效开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出台实施《南平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南平市规模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一控双达标”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和《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城市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展开,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双拥”共建活动不断深入,南平市连续第三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规划》,市政府坚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坚持政府与人大、政协的联系制度,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与合作。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促进了政府工作。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出台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有了新的成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保持了社会安定稳定。与此同时,其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