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景区管委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3305
颗粒名称: 武夷山景区管委会
分类号: F592.6
页数: 3
页码: 139-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南平市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景区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景区畅通工程、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景区规划建设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旅游 武夷山

内容

2008年,武夷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围绕“一个提升、两个转变、三个加强、四个突破”的景区发展思路,以推进景区畅通工程试运行为重点,保持景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平稳发展。景区全年旅游人数222.23万人次,较上年同比下降7.42%。景区旅游总收入26532.25万元,较上年比增0.26%。景区门票、竹筏折让3231.65万元;景区旅游净收入23300.60万元,比增2.66%。
  【景区财政收支】 2008年,景区财政累计实现收入7019.63万元(11个月),较上年增长23.10%,占年初财政预算收入的76.08%;全年景区财政支出7023.51万元,占预算收入的100.05%。其中:支持周边村镇扶持发展资金1127.39万元,项目建设投入2276.07万元,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108.06万元。景区计息负债33239万元,其中委财政861万元,集团公司3269万元,股份公司29109万元(其中:国债1309万元,银行借款27800万元)。上缴市财政2392万元,完成应上缴任务的100%。全年累计缴纳税金1672.19万元,较上年比增68.90%。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941.02万元(集团公司53.42万元、股份公司887.60万元)、所得税731.17万元(集团公司131.17万元、股份公司6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景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81万元,完成核定任务7000万元的118.3%。其中,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大峡谷生态公园(三特项目)完成投资2082万元,九曲溪上游旅游资源整合道路建设完成投资700万元,上埔路口建设完成投资570万元,观光车购置完成投资468万元,安置区建设完成投资290万元,观光车站点建设完成投资109万元,竹筏码头建设完成投资47万元,岸上九曲完成投资15万元。
  【景区畅通工程】 2008年,景区将畅通工程作为中心工作,1月28日畅通工程试运行正式启动,区内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旅游品质大幅提升,区内村民进出景区便捷顺畅,达到预期目标。启动南入口互通口规划建设,合理改造赤石北入口与武夷大道交通互通口。科学设置交通管理警示、引导标识标线,根据路段实际和管理需求,合理增设车辆减速带,保障游客游览安全。加快南入口下车区通道、星村西入口、竹筏二号码头、重要接待码头、九曲游步道星村入口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景区管理体制改革】 2008年,景区管委会行政编制数35人,调整内设机构后“一办一室四局”,下设综合股、党建股、人事股、案件审理股、效能督查股、国有资产管理股、预算股、规划建设股、项目开发股、宗教文物股、环境质量监督股、农村工作股、园林管理股。对景区内原有事业机构进行调整、增设、保留或撤销合并。新设立5个股级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保留3个股级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的转为财政核拨;撤销事业单位6个。为规范景区管理,建立景区门票销售管理与景区保护管理新机制,实现风景资源管理权与旅游服务项目经营权的分离。景区资产战略性重组,完善景区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理顺集团公司财务关系,实现集团公司收支配比,对武夷山竹筏门票业务特许专营权收入比例进行变更,将原授权给集团公司竹筏门票专营权的收入比例从30%调减至10%。增强旅游集团投资、融资功能,确保山水实景演出等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更好地发挥集团公司作为武夷山旅游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景区管委会向集团公司增资2000万元。
  【景区规划建设】 2008年,景区管委会认真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严格保护,强化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风景资源的违法行为,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2008年11月26日,被世界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称号。加强规划建设,组织完成景区《南入口区调整规划》、《南入口游客中心设计方案》、《环保观光车规划》、《九曲竹筏码头北岸调整规划》、《九曲溪北岸星村大桥至五曲桥段游览道景观设计》、《天游停靠站点、水帘停靠站点、水帘洞景点、一线天景点公厕单体设计》等初步方案的编制、设计与报批工作;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做好星村镇、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7个行政村和武夷街道办黄柏村规划初步方案的编制与设计工作;协助完成《武夷山福地生态养生度假村》、《扩建武夷岩茶加工工艺展示区与仓储区》项目选址及方案设计与报批工作。
  【景区环境监测】 2008年,景区管委会开展景区和上游的世界遗产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市环保局、气象局等专业部门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植物资源、鸟类资源、环境质量、气象、水位、酸雨、土壤、旅游等项目的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得知,景区及上游的世界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保存完好,森林植被恢复良好,总体朝着地带性顶级群落方向演替,鸟类在2008年共记录到122种,较上年增加24种,鸟类的集群数量显著增加,首次发现斑头大翠鸟在武夷山的新记录;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四新摩天岭和天游峰大气常年达到GB3095-1996《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九曲溪水质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景区内区域噪声绝大部分监测点位达到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类。
  【景区植被保护】 2008年,景区管委会认真组织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桂林——黄柏卡口旅游公路行道树的种植、山东隔造林绿化、北岸游步道马兰洲段水毁枫杨树回填土方保护及绿化等工程,全年共植树造林绿化面积10953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264株。强化景区森林病虫害的调查测报和防治工作,共施放白僵菌粉炮3000枚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防治;对景区受白蚁危害较重部位进行防治,共挖捉蚁王830只;连续4次对公路沿线行道树、赤石入口、武夷宫景点树木的重阳木斑蛾、枫杨舟蛾等虫害进行喷药预防性防治;开展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密切注视和预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加强古树名木的跟踪保护管理,有计划地开展复壮工作。重点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九曲码头移植的千年古银杏树的管护,使其成活有希望;对游览道的重点树木和主景区的古树名木进行重新挂牌,共新挂树木标识牌238块。加强景区防火路建设,共规划开辟、清理防火路77条、230千米、96.14万平方米。
  【依法治景】 2008年,景区管委会全年共出动巡护人员6800多人次,及时查获破坏砍伐林木案件30起,涉案11人,批捕4人;查处毁林开荒案件9起,清理拔除28900株茶苗,清除开荒种茶面积1.23公顷;查处各类破坏鱼类案件21起,收缴鱼杆17把、电鱼机3台、鱼网22张,砸毁鱼排4张,教育处罚14人;制止野外用火28起,监督农事用火6起;查处各类违法建设事件64起,违规建设占地6478.2平方米。12月12日,对白岩一处的违规建设进行强制拆除,共拆除违规建设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占地面积130平方米,遏制黄柏沿线违章建设。
  【山林确权】 2008,景区管委会通过与村民代表反复协商,与周边7个村委达成协议,明确景区内山林所有权归村集体、使用管理权归景区管委会。依照《风景名胜区条例》有关规定,景区与村委会签订景区山林有偿使用协议,形成景区与周边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共赢机制。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9

《南平年鉴 2009》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08年的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交通邮电、财政税务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夷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