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818
颗粒名称: 体育
分类号: G812.757
页数: 2
页码: 351-3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1995年到1997年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包括全民健身、业余训练、场馆建设等。
关键词: 体育事业 南平市

内容

【业余训练硕果累累】 1995年,南平市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共获得亚洲金牌7枚,全国重大比赛金牌12枚、银牌7枚、铜牌7枚,全国少儿比赛金牌13枚,省级比赛金牌53枚、银牌12枚、铜牌29枚。有3人5次破世界举重纪录。运动员王国华、万建辉入选中国奥运军团,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南平市体育工作荣获福建省突出贡献奖第三名。市体委主任阮宝翔荣获全国业余训练突出贡献奖,徐光毅等5位同志荣获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7年,南平市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赛,共获洲以上比赛金牌7枚;全国第八届运动会获银牌1枚、铜牌4枚;全国少年赛获金牌30枚;省级比赛获金牌64枚、银牌27枚、铜牌11枚。有2人打破抓举世界纪录。邵武少体校被国家体委授予业余训练先进集体、邵武市体委被国家人事部、体委授予全国先进单位。南纸中学、顺昌一中推荐参加全国、省业余先进单位评选,全市有11人被国家体委授予各类体育工作先进称号,有16所学校获全省“达标”先进单位表彰。
  【业余训练网络逐步形成】 1997年,继续完善以少体校为龙头,传统校为重点,普通学校为基础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市少体校充分发挥业余训练龙头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运行激励机制,规范管理,抓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教练员管理规定》与《教练员岗位责任制》,要求训练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检查,建立考勤制度。训练课时每天2小时以上,每月达22天以上。学生管理中开展一提倡、二讲评、三奖励活动。一提倡即提供讲文明、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守纪律;二讲评是每周日晚召开会议,对各班队的训练、文化学习进行评讲,表扬先进,指出缺点,提出要求;三奖励是建立年度对体育训练成绩优秀,文化学习达标,生活文明守纪的学生给予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省级重点传统校在健全完善,以奖代助激励机制基础上,完成对各县(市、区)传统校、训练点的全面检查、评比。完成省少儿田径、篮、排、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拳击、举重、射击、棋类等26项次的代表队选拔、组队、集训、参赛工作,举办了市少儿射击比赛,乒乓球、羽毛球等赛事。普通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普遍开展《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测试活动,激励中小学生和体育教师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当年,全市达标中小学生338595人,达标率94.95%,良好率以上121041人,优良率达33.94%。全市10个县(市、区),已连续七年达到省定达标先进县标准。向上一级运动单位输送8名体育后备人才,其中选调省集训6人,输送省体工大队2人。
  【全民健身有声有色】 1997年,继续把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工作重点,宣传党的体育方针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参加体育健身人数不断上升,各界办体育竞赛的投资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市、县两级体委体总主办中承办的竞赛活动共投入资金162.18万元,其中143.17万元来自社会赞助。
  在迎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召开期间,各界举办了多种体育赛事。3月6日,南平市体委与延平区妇联举办“庆三八迎回归”巾帼拔河赛,拉开了全市迎回归的序幕。各县(市、区)也选择影响较大的项目,自办或承办各种形式的迎回归活动。浦城县体委、妇联举办“三八建设杯女子拔河赛”;建瓯市体委、妇联举办建瓯市迎回归妇女运动会,历时13天,投入8.5万元,有1300名妇女运动员参赛;武夷山市举办第一届全民健身节,设12个项目,历时一个多月,有120多个单位4000人参赛;光泽、浦城等县举办迎回归环城跑;南平市体委举办庆回归环城跑。
  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扩大参与面,全市各级体委、体总积极争取社会赞助,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赛事。南平市体委争取赞助资金10余万元,与市直党工委联办市直机关综合性运动会,设围棋、桥牌、乒乓球、游泳、篮球、田径六个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达1000余人。南平市体委又筹集6万余元举办“农行杯”龙舟赛,武夷山市举办“九曲杯”龙舟赛,顺昌、邵武、松溪、政和联合举办全国女篮四强邀请赛。全年市、县两级体委、体总共主办、承办广播操、钓鱼、环城跑、拔河、龙舟赛及各种球类赛213次。南平市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南平市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瓯市南雅镇、延平区樟湖镇、紫云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在福建省举行首届健身节期间,全市各级体委、体总按照省体委的部署,加强声势,发动社会单位开展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主办、承办竞赛25次,南平市体委、建瓯市妇联、浦城县教育局、武夷山市三区管委会获健身节先进单位称号,武夷山市体委获健身节先进宣传单位称号,另有11位同志被评为健身节先进个人。同时,发挥体育社团作用.在全市农村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市农体协在南平举办“小康杯”篮球赛。顺昌、延平、建瓯、建阳、武夷山、光泽、邵武、浦城等县(市、区)组队参赛。6月29日,延平区樟湖镇投资3万元举办龙舟邀请赛,三明、福州、宁德、南平四地市的33艘龙舟参加比赛。此外,市钓鱼协合承办了福建省第十届钓鱼赛;与有关方面合作参加省健美小组赛和残疾人田径、乒乓球赛。还测重抓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实测样本1550个。
  【场馆建设再上台阶】 1997年,南平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市体育馆列入年内为民办实事重要项目之一。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体委年初开始筹备工作,完成体育馆立项批复手续,办好体育馆用地规划许可证,完成建设用地与拆迁的摸底、丈量、评估等工作。并发行体育彩票二期,筹措资金84万元。邵武市投资120万元建成两个标准聚氨脂胶面网球场,武夷山市、建阳市体育馆工程已破土动工,政和筹集资金建设400米标准田径场。
  (撰稿:詹文华)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