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编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816
颗粒名称: 方志编纂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2
页码: 351-3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95年到1997年南平市志编纂工作情况。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方志编纂 南平市

内容

【《南平地区志》编修工作进入总纂】 1995~1997年,《南平地区志》编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方志委指导下,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地区志编纂工作进入最后总纂。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南平地区志》的编纂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在繁忙事务中十分关心修志工作,经常过问了解情况,采取措施解决修志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时还亲自审阅志稿,提出修改意见。并在市直机关修志进度通报会上,强调地区志要广泛搜集资料,尊重史实,如实反映历史,切实把好质量关。修志工作老领导、市政府正厅级调研员梁书奎对修志工作也积极支持,经常到市直各修志单位检查、督促修志工作。严格把关,认真总纂,完成38部专业志总纂稿。各修志单位完成专业分志初稿后,方志委同志认真审阅,层层审改,不断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最后由主任进行总纂。所有志稿至少都经过两次以上的审阅、修改,有的甚至达五、六次。至1997年底,已完成送审稿的有建置、自然地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人口、农业、水利、财政、税务、审计、金融、外经、供销、茶业、粮油经营、城乡建设、计划物资统计、工商物价计量、环境保护、邮电、乡镇企业、烟草、商业、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政权、外事侨务、民政、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旅游、科技、教育、方言、人物传等38部专业分志,占地区志总卷数的70.37%,基本做到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突出地区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充分反映南平地区历史发展线索和全貌。
  【《武夷山志》编纂工作】 1995年,在完成《武夷山市志》编纂出版任务之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始新《武夷山志》编纂工作,记述内容包括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旅游开发区三大部分。1996年5月,《武夷山志》被定为《福建省志》的一个分卷,武夷山市即成立山志总编室,共7人,其中市志办4人,景区管委会3人。山志篇目几易其稿,经省方志委审定后共设六篇:环境、风景名胜、旅游服务、文化艺文、管理保护、人物,篇首置概述,后殿附录、大事记,总字数初定为80万字,插图140余幅。至1997年底,初稿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山志编纂工作中,编写人员深入武夷山每个景区、景点核实资料,搞清诸如一线天长度、高度、狭度等向来被忽视的情况,实地考察了许多险要关寨、岩居,核实纠正了前人所忽略和讹传的材料,并补充许多新发现的自然景观和新增设的文化景观。市志办同志还积极参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
  【《建阳年鉴》出版】 1996年9月,由建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建阳年鉴》(1996)出版问世。这是建阳市第一部县市级综合性年鉴,也是市方志部门完成修志任务后开拓修志新领域的一次尝试。全书共60万字,全面、系统、翔实地反映建阳1995~1996年撤县建市以来的新情况、新进展、新成就、新问题,为了解建阳市情乡情、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和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也将为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建阳、到建阳投资兴业、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发挥有益的作用。
  【浦城等县市志获全国、省优秀奖】 1997年,已编纂完成的全市10部县(市)志在全国、全省评奖中,《浦城县志》荣获全国二等奖和福建省一等奖,《武夷山市志》、《建瓯县志》、《建阳县志》荣获福建省三等奖。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