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734
颗粒名称: 建筑安装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2
页码: 292-29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建筑市场发展情况。包括市场管理力度、安全管理水平、经济技术指标等。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建设 南平市

内容

【建筑市场管理力度加大】 1996年,按照“敞开城门,提高门坎”的原则,坚持对跨区建筑安装队伍的入境,实行“三级商调”制度,严格把好入境关。其中南平市区共办理入境的跨区施工队伍50支,计2474人,较往年有所减少。全年共办理各类培训班10期1122人次,其中:项目经理培训班4期579人次;与质监站合办及协助延平区和建阳、武夷山市建委等单位,举办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培训班5期471人次;协助红十字会举办现场急救员培训班1期72人次。全年共办理三级以上施工企业资质就位59家,四级施工企业资质就位75家,审批上报铝门窗玻璃幕墙生产安装企业资质等级3家,审批上报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等级2家,审批上报电梯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等级1家。
  是年,继续贯彻《跨区施工企业的十条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的会议纪要》、《南平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办法实施细则》,加大奖优力度,使创优工程多的企业增加投标与中标的机会,市场竟争更加合理有序,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市场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据统计,南平市区所在地有46项市属工程招投标,其中奖励创优工程16项,占三分之一强。同年,根据省政府建设工程执法监察办公室布署,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市监察局、市计委、市工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市627项应查工程中的137个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抽查,抽查率占21.69%,总造价14.35亿元,总面积124.12万平方米,其中在建工程74个,竣工工程66个。共查出五个方面的22个问题,主要是:不办报建手续、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不实行招标投标、私下订合同、压价垫资、肢解发包、转包挂靠、拖欠工程款、工程质量差等违反基建程序和建筑市场管理的行为。其中仅垫资和拖欠工程款两项就达1亿元左右,严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检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处理。
  1997年,对建筑市场加大自查自纠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据统计,全市纳入执法监察的工程项目共755个.建筑面积314.06万平方米,建设投资28.37亿元。其中市级组织抽查151项。对省级抽查的9个和市级抽查的151个项目中,共查处50个违规违章项目,分别作补办手续和罚款等处理。受理群众来信投拆31件,全部整改完毕。建筑市场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同年,加强跨区施工企业和外来劳务工管理,严格把好入境关。全年共办理南平市区入境队伍35支,办理外来人员证件3180人(次),协调解决劳务纠纷28起,合同纠纷5起,解决拖欠工程款18万元,既做好监督服务,又确保企业和劳工的合法权益。狠抓文明工地建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采取突出与定期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工地现场治理“脏、乱、差、野”,全年对南平市区建筑工地共发出隐患通知书97份,提出整改意见238条,彻底整治沿街46个工地,达到标准要求,为确保市区的良好环境做出努力。
  【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1996年,南平市区工程质量普遍高于县(市、区),市直建安企业创优良工程9项。在对10个县(市、区)82个施工企业的108个单位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合格的工程101个,占93.5%;优良工程6个,占5.6%;不合格工程7个,占6.5%。个别县(市)质量水平停滞不前.有的呈下降态势,质量通病尤其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仍较为严重,各种质量内业资料残缺不齐、杂乱无章、可靠性差等较为普遍。是年.在贯彻省建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年”、南平市“城区双文明、环境综合整治大干八十天”等活动中,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抽调专人,组成两个检查组,坚持不懈地深入工地678人(次),抓施工现场管理,抓文明工地建设。全年共发出隐患通书212张(次),提出整改意见526条(次),整改率达98%。南平市区四条主干道、七条次干道,基本实现建筑工地封闭施工,促进市容、市貌好转。
  1997年,定期组织全市性工程质量年检和半年检工作,先后两次抽查10个县(市、区)91个企业100个单位工程,结果为6个优良、84个合格,其中年检合格率为92.94%,平均观感得分率为73.15%。通过总结经验,促进企业质量水平的总体提高。全年通过深入基层工地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全市63个工地,发出隐患通知书63份,提出整改意见419条,均采取相应整改措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同年,部署对“八五”期间竣工工程进行质量回访共1039个工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以业主负责制的质量安全大检查,进行全面部署,组织业主开展自查共1800项,主管部门复查1491项,政府部门抽查288项。对查出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项目,组织力量请专家和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质量技术鉴定,并制定出解决措施,妥善的解决好顺昌县城南六号楼的倾斜,武夷山市西林、奋斗两巷旧城改造1~4号回迁安置楼等的质量隐患问题。同年,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管理,完成全市150家建筑企业资质年检,其中148家合格,2家取消,核准审批四级企业5家,转正2家,审查上报新成立企业1家,升级7家,转正2家。重视人才培训开发工作,组织参加省项目经理培训班11批计187人,会计骨干培训合格32人,举办安全员中级岗位培训班1期88人,实施项目经理资质认证上报68人,组织筹办《福建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宣讲大会一场,印发宣传资料5000册,促进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市直属企业经济技术指标】1996年,市直属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1.85亿元。建筑物竣工面积23.3万平方米,比增13.11%,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创优良工程9座,5.05万平方米。实现利税897.99万元,比增12.31%。劳动生产率4.38万元/人。推广应用新技术23项。企业固定资产增值500万元。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实现无亡人事故安全年,轻伤率在3‰以下。
  1997年,市直属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1.85亿元,税利入库549.03万元,企业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创优良工程9座。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轻伤率在3‰以下。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