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税源服务地方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731
颗粒名称: 培植税源服务地方经济
分类号: F812.42
页数: 1
页码: 2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全市各级地税部门把促产增收工作列入征收单位和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积极涵养税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地方经济 培植税源

内容

1995年,全市各级地税部门把促产增收工作列入征收单位和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定人、定项目、定措施、定目标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个人人有项目、层层有目标的促产增收工作新格局。各地扎实有效地开展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促产增收工作。延平区局通过帮助企业联系项目,寻找厂房,扩大生产、技改,提合理化建议和策化广告,解决资金困难。开展为企业办证“一条龙”服务,用好用足政策等方法,加大促产力度,“支、帮、促”项目48个,重点项目23个,新增产值5634万元,新增税金252万元,新增利润286万元。政和县局帮助县水泥厂开展“预均化”技改项目,使销售收入提高2倍;帮助石屯茶厂改善管理,挽回经济损失7万元。建瓯市玉山地税所把玉山刨花板厂作为重点,帮助企业1~9月共实现产值460万元,税金41.3万元,实现利润30.1万元。据统计,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共确定促产项目332个,其中重点项目115个,新增产值13606万元,增加利润991万元,增收税款594.5万元。
  1996年,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加强管理,从资金、技术、信息上为企业当好“红娘”,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延平区地税局帮助南平市电力联营公司兼并面临倒闭的王台硅铁厂,既解决南平市电力联营公司财力、电力闲置,又使硅铁厂起死回生,成为王台镇最大的税利企业,使电力联营公司年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6%、14%和13%,使硅铁厂年销售收入、税金比上年增长18%和20%。光泽县局把促产增收工作放在首位,17个重点企业签订促产增收责任状,明确促产项目,定出目标与方案。同时该局结合实际情况,把政策扶持,促进农村“奔小康”作为促产增收、为民办实事送温暖的大事来抓。据统计,全市地税系统通过促产增收实现新增产值1.75亿元,税金1151.90万元,利润1038.50万元。
  1997年,积极涵养税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市局汇编一册《促产增收规划》,确立帮、扶、促、产的具体人员和项目,制定促产增收工作规划。实行量化管理,确保促产工作取得实效。据统计,截止12月31日,全市地税系统共确定促产人员252名,促产企业209户,促产项目217项,新增产值18414.43万元,新增利润1624.33万元,新增税金1087.78万元。同年,认真落实基础项目、支柱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市局对旧城改造、危房改造、节能项目的投向税实行零税率优惠,支持企业生产性建设和技术改造。南平水泥厂改建一条日产700吨窑外分解生产线,总投资19379万元,土建2658万元,应纳税265.3万元,税政人员深入调查后,经省局批准,调整纳税计划为60.5万元,缓解企业技改资金的困难,支持企业顺利进行技改。同时积极用好税收政策,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对南平市“5.18”招商重点项目和南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平大洲度假岛、邵武引进斜胶胎生产线等,实行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力地促进上述项目和企业经济的发展。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