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672
颗粒名称: 金融
分类号: F832.7
页数: 12
页码: 268-2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的金融的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中国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福建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工作概况、闽北武夷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概况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金融

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1995年,南平市金融工作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以促进提高经济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金融改革为动力,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1亿元,比增20.05%;各项贷款余额达7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亿元,比增18.19%;银行现金累计净投放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1.50亿元,控制在省行下达的计划内。
  1996年,在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上,正确处理执行统一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调控与服务相结合。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18.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1亿元,增长20.41%;各项贷款余额达94.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83亿元,增长20.13%;银行现金累计净投入7.3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投入1.40亿元。
  1997年,以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重点,强化金融监督管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各项金融服务。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3.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71亿元,增长12.28%;各项贷款余额达109.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56亿元,增长11.54%。银行现金投入334.75亿元,回笼335.30亿元,累计净回笼0.55亿元。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服务经济建设】 1995年,控制贷款规模,强化信贷管理。根据省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全市金融机构初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分层次考核与监控。加大对信贷超规模运用行为的查处力度,使金融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措施在全市得以实施。优先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至年末,新增农业贷款1.50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12.33%,超过国家银行安排用于支持农业方面贷款总量当年新增贷款比重不低于10%的要求。优化信贷投向,倾斜支持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工业贷款3.17亿元,比增0.36亿元。其中国家银行新增工业企业贷款达2.10亿元,比增0.28亿元,占新增工业贷款总额的78.65%,主要投向南平铝厂、造纸厂及纺织厂等国家、省、市重点骨干企业。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全市中长期贷款至年末新增3.15亿元,比增0.26亿元。其中技改贷款增加2.34亿元,比增1.08亿元;基建贷款增加0.31亿元,比去年减少0.18亿元,主要投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建行代理开发银行向横南铁路工程发放长期贷款1亿元。大力发展再贴现业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年分别累计发放与收回再贴现贷款1.66亿元和9736.25万元,是本市进入90年代以来,继去年发放再贴现贷款2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后又一次大飞跃。票据抵押贷款投向效益好、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继续完善和发展分层次货币市场体系,全市通过省资金融通中心南平办事处,办理短期拆借资金8.68亿元,通过头寸拆借市场办理头寸拆借105.76亿元,分别比增2.11亿元和2.39亿元。认真用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1~12月累计发放再贷款11.60万元,其中发放日拆性贷款9.91亿元,发放再贴现贷款1.66亿元,年度性再贷款0.03亿元。
  1996年,大力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截止11月末,新增农业贷款9910.5万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7.64%;新增工业贷款3.41亿元,比增7902万元。国家银行新增国有工业贷款3.29亿元,比增1.43亿元,主要投回有市场、有效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严把货币投放闸门,严控通货膨胀。截止11月末,全市银行现金比去年同期少投入8546万元。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至11月末全市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2.52亿元,其中技改贷款增加2.08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增加0.52亿元,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本市重点工程建设、大中型企业和支持工业技改。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至11月末,累计发放再贷款和再贴现分别达20.76亿元和1.85亿元,支持本市铁路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及外贸出口收购。继续发展分层次货币市场体系,积极发挥人行短期融通资金、调剂头寸资金余缺需要的作用,1~11月,办理短期拆借7.2亿元,通过日拆市场累计拆借89.97亿元,盘活人民银行专项贷款资金,收放专项贷款项目计17个,金额达6215万元。主要投向横向铁路和松溪前进电站等交通能源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国际收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1~11月全市外汇收入1.9亿美元,结售汇总额4355万美元,外汇调剂成交总额达1701万美元。市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支持与服务南平市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新贡献。
  1997年,一是加强存款业务管理,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一方面积极发挥人民银行的组织协调作用,签订《制止不正当竞争同业公约》,促进公平合理竞争。另一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开办新储种,拓展新业务,优化储蓄网点布局,促进存款增加。二是大力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截止11月末,全市新增农业贷款1.49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14.77%;农业信用社新增农业贷款9031万元,占全部新增农业贷款的60.79%;新增工业贷款4.99亿元,大大超过总行提出的目标,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9.45%,主要投向有市场、有效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三是严把贷币投放闸门,严控通货膨胀。四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保证发展生产资金需要。至11月末,全市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8227.5万元,技改贷款增加1.45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减少2895万元。五是大力发展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至12月20日止,累计发放再贴现贷款达3.20亿元,比增53.92%,其中注入粮食、烟叶、水泥、外资、农资5大龙头行业的再贴现占36.25%,对南纺、南铝、南纸等大中型企业发放再贴现7115万元,真正收到“注入一点,带动一串,理顺一方,活化一片”的良好效果。六是继续发展分层次货币市场体系,全年短期拆借16.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6亿元,通过日拆市场累计拆借102亿元。七是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基础货币引导信贷投向,调节资金头寸的作用。全年累计发放短期再贷款18.04亿元,适时发放农村信用社短期再贷款5000万元。八是确认划转专项贷款资金,增强市农业发展银行经济实力,确认划转金额1.90亿元,应收利息7861万元。九是强化国际收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市外汇收入7949万美元,外汇支出8951万美元;外汇存款余额2910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2784万美元;结售汇总额1.3亿美元;申报外汇收支1.42亿美元。以上金融措施的调控,有效地服务闽北经济的发展。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改善金融秩序】 1995年,一是严格按照总行新制订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全面开展金融机构年检和换证工作。通过年检,使全市金融机构更加合规合法和安全运行。二是紧紧围绕金融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稽核监督检查。全年共实施稽核项目达20个,超额完成省行下达全年任务的122.22%,发出稽核报告152份,查出违纪违规金额7.66亿元,对查出的问题依照金融法规,共计罚没款73.78万元,收回少缴财政性存款和准备金1.45亿元,纠正公款私存115.7万元,责令限期纠正金额1.51亿元,同时向被稽核单位共提出改进工作建议247条。三是加强结算管理,严肃结算纪律。成立南平市金融系统结算管理委员会,加强检查监督。5月,全市人行分支行组成10个检查小组,对各金融机构的结算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面达到对外营业机构总数的30%,查出96笔3414万元违纪业务,进行罚款及通报处罚,促进结算秩序的好转。
  1997年,根据省人行有关精神,市人民银行修订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金融监管网络建设的实施办法》。建立开放式的金融监管举报制度,全年查处结算纪律等各类举报59件。稽核金融机构77家,查出违规违纪金额2.80亿元,提出稽核监督处理、整改意见365条。组织现金检查35次,检查金融机构185家,查出违规单位98家、违规金额1786.75万元,处罚26.5万元,并对有关金融机构予以通报批评、严肃警告等非经济处罚处理,使全市现金回笼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开展利率执行情况不定期检查,查处违规单位37个,建议处分1人,通报批评金融机构7家,处罚金额121.3万元。6月,对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开展结算纪律9个方面的交叉大检查。查出违规帐户166户,比去年同期下降88.2%,对违规行、社处以63.5万元的罚款,有效地遏制结算违规现象。加强国库监管,组织开展31次监督检查活动,检查经收处142个(次)、乡镇财税所36个、税务纳税大厅13家,纠正各种错误207次,退回不合规税单2831笔,查出违规行为5起、违规金额6112.29万元,处以罚款3.05万元;拒绝不合理拨款29笔金额942.6万元,制止不合理退库40笔金额504.34万元。人行邵武市支行检查发现张厝邮电所未经人行批准,自1994年8月10日~1997年5月27日擅自开办邮储业务,吸收存款累计积数11.19亿元,查实后责令其立即停储清理,并在《邵武报》上公告取缔该机构非法业务,冻结非法吸收存款余额182.22万元,没收非法所得32.2万元,处缓征三倍罚款96.6万元。建阳市支行查处该市农行城关营业所和城区邮政储蓄以赠送物品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违规吸储行为,在全市金融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同年,全辖上下分支行通过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制止南平市体委以发行即开型幸运卡彩票方式的社会非法集资活动。加强股市管理,及时转发总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贯彻意见,部署清理检查工作,严禁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维护证券市场管理。规范证券业经营行为。3月份撤销闽发证券南平营业部在银行金融机构开立的帐户,资金收付通过人行的资金帐户划拨。上门制止兴业南平证券部超范围自营新股、办理场内回购;制止闽发南平证券部挪用股民保证金存款,以及两家证券部未缴存款准备金等行为,经过督促在4月底均整改完毕。督促福建华兴证券南平国债服务部信息服务点纠正超越业务范围,为客户开立资金帐户、办理款项取存和资金收付以及自营股票的行为,在限期内清理完毕。认真查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办理金融业务活动。根据总行、省分行文件精神,全市封存作废社会福利彩票289.85万张579.71万元。组织全市银行业、证券业、城乡信用社签订反不正当竞争《公约》,对保险机构开展执行全省保险业《公约》检查,努力为金融机构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加强和改善外汇外债管理】1995年,认真组织完成外汇业务的年检工作,通过年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外汇业务稳健发展。继续发挥外汇指定银行联席会的作用,交流经营情况,及时理顺和协调存在问题。强化外债管理工作,严把世界银行转贷款办理结汇关口,共批准结售汇363万美元,保证利用外资健康有序的发展。认真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年检,检查企业133家。组织人员对南平市区30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抽查,查出违纪金额637.94万美元。积极开展外汇检查,查出违纪金额452.74万美元。加强外汇调剂市场的管理,继续做好出口收汇管理和强化银行结售汇业务管理,全年结售汇3999万美元,增加金融外汇业务网点,审批和上报1家支行代理业务、7家储蓄所办理外汇储蓄业务。加强贸易与非贸易管理,全年全市出口外汇收入总额达4782万美元,比增65%。其中出口贸易收入4015万美元,非贸易收入404万美元,资金外汇流入363万美元;外汇调剂成交总额5881.18万美元,比增42%,有力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996年1月1日起,为确保会的申报意识。配备专用电脑,设置国际收支申报专职人员,实行AB工作制等,至11月份,全市国际交易申报5141笔,金额达5257万美元,为全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决策提供区域性准确数据。
  1997年,加强外汇监管,立案处理为“名录”外的8家企业办理付汇1600万美元的违规行为;制止3起社会非法外汇买卖行为。
  【实行保险分业经营改革】 1996年,一是对全市原有12个保险机构分设为22个财、寿保险机构及拟任的31名正、副经理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及时上报省分行给予核批,保证本市保险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认真清理和规范保险代理机构,撤销105个保险专职代理站,核批16个兼业保险代理处,把兼业代理机构纳入金融监管轨道,促进全市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96年,实施全市10个县(市、区)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的顺利脱钩,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成为独立的一级法人单位,促进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积极组建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完成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和营业部的组建并开始对外营业。
  中国工商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1995年,工行南平市分行现金总收入77.70亿元,比增31.10%;现金总支出74.78亿元,比增30.06%;现金净回笼2.92亿元,比增72.58%。
  1996年,现金总收入94.63亿元,比增12.78%;现金总支出94.72亿元,比增26.66%;净投放862万元。全年实现利润完成省分行下达任务的106%。
  1997年,现金总收入123.28亿元,现金总支出125.07亿元,净投放现金1.79亿元,控制在省分行指标之内。
  【存款状况】1995年,工行南平市分行努力改善负债结构,提出“树立危机感,拼命抓存款”的口号,坚持做到存款工作抓早、抓好、抓实、抓到年底。在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情况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面向市场,主动出击,超前工作,奋力拼搏,“四管”齐下,一是抓机制,鼓干劲。坚持“两项存款”(对公存款、储蓄存款)一起抓,对公存款重点抓。二是抓龙头,见实效。延平支行存款占全辖工行的三分之一,在组织存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分行紧抓龙头,对其信贷规模重点倾斜。三是抓科技,增后劲。大兴科技兴储,全辖10个支行实现储蓄所486电脑联网,开通会计电子汇兑业务,完成会计、储蓄专业的软硬版本更换,U6000型小型机与30台POS投入运行。四是抓服务,赢客户。全行大力推广济南市分行26句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扩大服务范畴,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发展个人抵押贷款业务,做到“以贷引存”、“以汇引存”、“以新引存”。截止12月31日,全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1.79亿元,比年初净增7.58亿元,比增3.17亿元,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的133.11%。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56亿元,比年初净增2.33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205.24%,旬平均余额达7.11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148.23%;储蓄存款余额达23.22亿元,比年初净增5.25亿万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115.3%。
  1996年,在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和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受国家取消保值储蓄、两次调低利率、扩大国债发行、证券市场兴旺、同业竞争激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行从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国有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全局出发,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大量拆入资金。根据南平国有骨干企业及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全年系统内调济拆借资金329笔25.25亿元,其中,向省行拆入13笔5.38亿元,办理人行日拆借再贷款10笔2.19亿元;二是大力吸收存款。全行上下联动,充分发扬“艰苦创业、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先后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积极发展代发工资等13项代理业务,率先在闽北实现ATM、P()S大联网,率先实现南平和邵武市内的对公业务联网,率先在全省实现房地产各项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处理,配合省分行试点开发的“住房公积金电话自动查询系统”获得成功,并得到总行的认可。全行存款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涌现出1个总行、2个省工行优质文明服务先进单位和3个“亿元所”、33个市级达标所。三是积极推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1~12月,全行共为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7000万元,及时解决企业进货资金紧张的矛盾,有力地支持商品流通与物质供应领域的急需资金,确保市场繁荣和物价稳定。至年底,全行人民币存款余额39.06亿元,占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总量的47.15%,比年初净增7.27亿元,占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增加额的50.12%,完成省分行下达考核任务的117%。其中,储蓄存款达28.19亿元,净增4.97亿元,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的103%;对公存款余额的10.86亿元,净增2.30亿元,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的164%,名列全省前茅。
  1997年,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及股市影响,全行上半年存款一度出现大滑坡。全体员工不灰心、不气馁,靠优质服务,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拼搏中发展。建立市分行领导挂行分片指导工作制度,加大考核及奖罚力度。全面启动“CI”工程,有力地促进存款的增长。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开办股市交易保证金等代理业务。抓行业、稳大户,抓新户、增存款,抓代理、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存款渠道。至年底,人民币存款余额达41.40亿元,比年初净增2.20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29.82亿元,净增1.63亿元;对公存款时点指标达11.58亿元,净增0.57亿元,旬均存款余额11.20亿元,同比增加2.07亿元,完成省分行考核任务的159.13%。
  【贷款状况】 1995年,优化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依据金融法规,建立多层次自我保护体系,进一步防范风险,强化清收,规范管理,实现贷款投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好转的预期目标。一是明确投向,支持重点。坚持以支持闽北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安全性、效益性为基本点,严把投向,一向基础设施效益型项目倾斜,全年投向公路、铁路等“先行工程”贷款1.05亿元,投向水电等重点工程贷款2300万元,两项贷款投量占全部贷款净增量的33.46%;二向有销路、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倾斜,向南纸等重点骨干企业全年增加贷款超千万元。二是规范管理,维护信贷资产安全。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贷款评估机制。至年末,全行抵押担保贷款余额达2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5.6%;比年初增加11.6个百分点,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同时,加强贷后检查,针对信贷工作的薄弱环节,市分行制定《信贷管理五条奖罚规定》,严明贷款纪律,提高贷款质量。截止12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28.08亿元,累放27.64亿元,增加3.82亿元,增长15.76%,规模使用率达100%。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21.21亿元,累放25.24亿元,增加2.30亿元,比增1009万元;固定资产贷款余额6.37亿元,全年发放2.40亿元,比增6186万元。技改贷款累放数、新增额均名利全省工行系统第二位。
  1996年,坚持“市场取向、效益优先”的信贷原则,灵活运用“点贷”、“直贷”、“联贷”等贷款方式,充分发挥本、外币结合和工商、技改、房地产等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优势,集中资金,集约经营,抓大活小,贷款投向实现“四个倾斜”,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一是配合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双大”(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资金向国有骨干企业倾斜,全年对列入总行千强企业的南纸、南铝、南纺、南缆四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加贷款达2.83亿元,占比46.7%。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南平造纸厂“废纸脱墨技改”项目达产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市工行及时为企业增加贷款3455万元,成功地争取到总行直贷2000万元,省行直贷2800万元,有力地促进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全年完成总产值10.21亿元,实现利润8674万元。二是向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倾斜,全年累放技改贷款2.63亿元,新增1.91亿元,占全市金融系统的74.5%,成为本市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更新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力地支持南纸热磨木片浆生产线、热电站节能项目、南平电缆厂引进光缆关键设备、邵武化肥厂1.5万吨合成氨节能降耗项目的技术改造,对列入国家计划的南平汽配厂技改“双加”项目也给予全力支持。同时.对南平铝厂技改项目1239万美元、7800万元的贷款、南平电缆股份公司引进电力电缆生产项目250万美元的贷款均已开贷;加大对大中型重点企业的本、外币配套支持力度,全年共吸收外币存款631万美元,办理国际结算958万美元,结售汇1801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达792万美元。三是向解决制约闽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倾斜,全年对“先行工程”累计发放贷款1.3亿元,新增8000多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投资总额的五成以上,重点支持205国道浦城樟元山隧道、建阳境段和316国道外洋至峡阳路段、邵武境段等9个县(市、区)的10个项目,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进展。四是向“安居、造福、广厦、园丁”住宅工程建设倾斜,累放各类贷款1.6亿元,新建住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为全市300多家单位、近万名居民解决住房困难,被工总行评为房地产售贷业务的先进单位。此外,市工行还采取“一厂一策、一店一计”的策略,积极帮助南平石油公司、南平钢业有限公司、南平医药公司等企业扭亏减亏。全年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2.95亿元,占各家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50.72%,全年累计发放32.23亿元,经年初净增6.06亿元,占各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的51.84%。其中,流动资金贷款达24.19亿元,净增4.18亿元;固定资产贷款达8.75亿元,净增1.88亿元,比去年多增0.36亿元。技术改造贷款累计发放额连续四年居全省前茅。“三项贷款”(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技改贷款)余额较去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达到预期目标。
  1997年,信贷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资产改良、盘活存量、化解风险、讲求效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上。一是严格贷款授信管理,上收贷款审批权限。二是优化信贷投向,强化集约化经营。在贷款增量上,坚持“效益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大力培植贷款“优良客户群”,做到三个重点支持,即重点支持烟草、石油、邮电、电力、建筑安装重点行业,重点支持南纸、南铝、南纺、南缆四家企业,重点支持浦城樟元山隧道、顺昌贵岭电站等能源及重点基本设施项目的建设。新增贷款的80%投向A级以上企业,确保新增贷款的安全。三是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监管和清收力度。共清收、转化不良贷款1.45亿元。四是落实信贷管理的八项考核制度,将贷款责任与信贷人员的岗位津贴、信贷员等级、职务、奖励全面挂钩,切实加强以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为中心的贷后管理工作。五是积极介入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加强贷款债权管理。市分行成立债权管理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阶段工作,先后抵制多家破产企业的不合规行为及一些不符合“三亏两逾”条件的企业兼并行为。至年底,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6.96亿元,比年初净增3.64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26.96亿元,净增2.56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余额达9.96亿元,净增1.07亿元。累计办办理银行承兑汇票4.08亿元,办理票据贴现2.14亿元,办理再贴现2.1亿元。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存款状况】 1995年,建行南平市分行把存款作为全行的首要工作,继全系统开展“迎新春增储竞赛活动”后,各县(市、区)支行在各个不同阶段,开展一系列增储竞赛活动。8月中旬开始,各支行积极开办个人通知存款,通过广告牌、宣传单、电视、报纸,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吸引众多客户,吸存效果好,仅3个多月,增加储户2963户,存款余额2355万元。从8月份起,新增存款占当地比重的位次越居第二,比上年同期进一位。发动全行员工大力开展代发工资业务,至12月底,全行发展代发工资单位495个,月工资额1166.33万元,沉淀率约40%。
  在对公存款方面,主动提供配套服务,努力争取重点户和大户的存款。市分行针对南平撤地建市后制定的城市建设配套资金筹集政策,加强与市“先行办”的沟通和联络,取得全市公路建设和改造的拨、补款全部通过本行集中下拨。延平支行通过捕捉信息,掌握投资动向,主动为市重点工程总投资3亿多元的峡阳电站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开立帐户,取得业务承办权。政和县支行将该县“五大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程、七星溪流域治理、公路建设、土地开发、外商投资旧城改造)全部争取到本行开户,仅吸收外商投资旧城改造一期工程款就达200万元。武夷山市支行争取到厦门航空公司对武夷山基地的投资120万元。各支行围绕吸收行业规费,积极参与市场争份额,当年全行代收各种行业规费1.99亿元,沉淀4588万元。增加基本开户单位410个,吸收存款5694万元。9月下旬,市分行重点部署“清户’工作,在全面摸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巩固原有开户单位,对交叉户力争不被销号,重点攻坚,扩大阵地,清入基本户98个。当年一般性存款新增2.7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6.70%,占当地比重21%,保持排名第二的位次。其中:储蓄存款新增2.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1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41%,占当地比重23%,排名第二,比上年进一位。
  1996年,存款坚持全方位筹资,千方百计吸收企业性存款,努力实现增存稳存。加快储蓄业务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积极争取住房公积金业务承办权,做好售房资金归集。一般性存款新增5.01亿元,当地占比3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居当地第二位,完成省行任务的125%。其中:储蓄存款新增3.79亿元,当地占比3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居当地第二位;企业性存款新增1.22亿,当地占比3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居当地第二位。发行储蓄卡4.5万张,超过省行任务8000张,吸收存款8755.5万元。完成国际结算量1009万美元,比增103%;结售汇及外汇调剂793万美元,100%完成任务,比增61%。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二期工程顺利开通并全面推广,全市系统所有网点联网运行。
  1997年,坚持以存款为中心,积极做好筹资工作。一是狠抓储蓄存款的增存稳存,努力提高市场占比,截止12月31日,所辖11个支行中有6个支行当年储蓄存款新增占比在当地排名第一。二是选准主攻方向,加大对公存款工作力度,积极开辟存款新阵地。重点抓好行政、教育、卫生、保险、环保、税务和公、检、法、部队等无贷户的行业性规费和基金存款。全年共新增开户4028个,其中,基本结算帐户3266个,赢得开户权,获得月均1200万元以上的存款,使之成为本行稳定的存款源。三是及时介入,争取主动,集中力量抓落实,促进房贷部存款的增长。至11月底止,全行为140个单位开立住房公积金专户,金额达87万元,当地占比分别为64%和74%,占绝对优势。到12月31日止,全行一般性存款余额达24.6亿元,当年新增4.6亿元,新增占比为47%,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在当地金融单位中居第一位,新增占比在全省八地市建行亦排名第一。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16.2亿元,当年新增3.66亿元,在当地新增占比为48%,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在当地同业和全省八地市建行中均列第一位。房贷部存款当年新增4549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归集1073万元。当地占比第一;当年新增外汇存款153万美元。完成国际结算3273万美元、结售汇2505万美元,超额完成省分行下达的任务。发放储蓄卡19万张,当年新增14万张;新增代发工资单位249个、15377户。
  【贷款状况】1995年,市分行重新规定贷款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贷款分级管理和集体审批制度,并优化投向。全年累计向横南铁路、316和205国道、谟武和峡阳电站等重点工程项目发放贷款1.41亿元,向邵武邮电局、南平化纤厂、水泥厂等发放技改贷款1.72亿元。同时重点抓好逾期贷款的清收工作,市分行在落实压逾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收贷压逾激励机制,对历年形成的老逾期户按清收易难程序,分甲、乙、丙三类,分别按收回本息的6%、3%、1%予以奖励,全行共收回老逾期贷款378.2万元。市分行还认真贯彻省行关于防范银行资产流失座谈会精神,对全行1994年底在册的795笔各类贷款、总余额6.83亿元进行全面清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就优化贷款结构,盘活资产存量,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以贷款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新体制。同年,力争房改公积金承办权,加强房贷部业务管理和稳存工作。各支行加强当地政府的联系,及时交流当地房改动态,尽快帮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许可证。同时以实际行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千方百计腾出规模和资金,支持当地“解危”、“解困”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全年累计发放房改贷款1.23亿元,建成住宅面积32万平方米。市分行房贷部针对售房资金解冻以来存款大幅度下滑的实际,分层次下达和调整贷款规模,逐步扭转存贷倒挂的局面。是年,全行新增各项贷款16575万元,控制在省行允许的范围内。
  1996年,优化资产质量,积极收贷压逾。贯彻实施“双大”战略,把握信贷投向,根据有利于培育存源,有利于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原则,确定信贷投向。“固贷”主要投向本市骨干企业和当地重点项目,“流贷”主要投向南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浦城正大生化公司和武夷山机场等。根据上级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定对拟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依据其风险度划分审批权限。全行新增各项贷款3.81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增幅达37%,控制在省行核定的规模内。不良贷款额降至1.09亿元,比省行要求控制数降低2745万元。
  1997年,重点支持能源、交通、石化、建材、建筑业、商贸、烟草及当地利税大户,新增贷款的95%以上都是投向上述行业和企业,有力地培植本行的客户群体。加大收贷收息力度,防范化解资产风险。一是以贷促收,以存换贷,盘活存量。抓住光泽316国道建设指挥部向本行要求贷款支持的机遇,挂钩清收逾期达4年的光泽市场经营部贷款100万元,盘活存量,又化解资产风险。二是积极抓紧做好“双呆”贷款核销工作。全年共上报核销31个项目,核销贷款本金851.52万元、利息748.81万元。三是积极支持国企改革,努力保全全行资产。抓住本市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对涉及本行信贷关系的1家破产企业、6家兼并企业、1家减员增效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及时做好资产清理、债务转移、核实计划、上报核销等,共上报核销贷款本金39万元,利息2748.22万元。是年底,贷款余额为16.3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控制在省行核定的规模内。不良贷款率为11.66%。贷款利息实收率为81.87%,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1995~1997年,农行南平市分行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走向商业银行经营轨道。市分行和农村信用社根据市委、市政府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存款立行、效益兴行、依法治行”的工作方针,在坚决贯彻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紧紧围绕信贷支农、改善经营和内部改革三大重点,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存款状况】1995年,市分行在代理制下开展农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视代理为自营。在抓好思想、组织、工作三到位的同时,按照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资金预测,协助农业发展银行及时安排好夏秋收购资金和计划,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放和清算收购资金,做到责任分明,资金到位,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不给粮农“打白条”,得到党政部门和农民的好评。
  1996年,按照总行提出的“管理年”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努力夯实基础,做到改革与发展两不误,取得一定成效。截止12月底,全市农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8.83亿元,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增长10.34%。活期存款余额达7.61亿元,比年初增加1187万元,其中储蓄活期存款净增4103万元,比增19.15%。是年,围绕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网点布局和经营方式,积极拓展信用卡业务和中间业务,经营布局和经营结构进一步完善。截止12月底,仅信用卡新增发放卡量达2670张,增长260%,吸收存款358万元,增长201%,发展特约商户92家,增长79%,实现收入21万元。
  1997年,坚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减亏增效为重点,激发队伍创业热情,发扬敢干、苦干、实干精神,知难而进,改革创新,集中精力办好商业银行,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1.83亿元,比年初净增3.01亿元,增长16.01%,比增1.26亿元,完成省分行下达全年计划的100.45%;当年存款增量市场占比排名由去年的第4位跃升到第3位。在总量增加的同时,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活期存款占比41.61%,比增1.17个百分点。
  【贷款状况】1995年,在严格控制贷款总量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按照“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坚持转轨不转变支农方向的思想,认真落实信贷倾斜政策。有效地调整结构,使支农措施和政策落到实处。截止12月底,全行(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即农业生产、农资、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达7.90亿元,余额达9.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比年初净增1.60亿元,占各项贷款净增数的53.1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45和25.94个百分点,其中:农行累计发放“三农”贷款达5.82亿元,余额达6.9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48.78%,比年初净增1.23亿元,占各项贷款净增数的88.13%,同比分别提高4.84和31.89个百分点。同时,牢固树立大农业的思想,继续重点支持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年,全市行(社)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达5.16亿元,同比多投放1.18亿元,全年贷款收回率达84.15%,同比提高6.83个百分点。贷款投向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尺度,注重突出优化农业种植和产品的结构,立足资源开发,积极有效的支持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集中资金,突出重点,优先支持科技含量高又具有服务性、商品化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的生产。一方面,共发放250万元的资金,支持全市3万亩良种生产基地计划的实施;发放2400万元贷款,帮助种子公司购进良种200多万公斤;发放481万元资金继续支持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单产,使全市“米袋子”生产达到优质高产,商品率逐年提高。另一方面,继续重点支持“菜篮子工程”产业化、系列化的规模经营建设。1~12月共累计副食品生产贷款4683万元,重点支持38个副食品基地(场)种植反季节蔬菜,养殖生(母)猪、鸡、鸭、鱼、兔、毛蟹、牛蛙、甲鱼等单品和综合副食品生产(加工和冷冻保鲜),特别是支持特种水产养殖,效益尤为显著。还通过贷款1086万元,帮助企业购进种苗和加工生产,支持发展食用菌生产,使食用菌类产品成为全市的优势产品。同时,立足资源开发,支持资源的加工增值。当年累放1.95亿元贷款,重点支持以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为主的生产发展。继续支持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电力工业发展。安排小水电项目贷款的规模2500万元,重点支持6个续建和新建项目,以缓解农村能源的“瓶颈”制约。同时,注重四个“粮专”大县项目的评估发放工作。1~12月落实1994~1995年度58个项目,发放贷款7330万元,占上级行下达规模的96.45%。
  1996年,截止12月底,全市农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9.0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三农”贷款达5.54亿元,占各项贷款累放数的55.76%;适时支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支持粮食大县重点项目,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涉农加工企业的发展。一是在不违农时地支持春耕生产,基本满足资金需要的同时,贷款4300万元,重点支持38个副食品基地种植反季节蔬菜和猪、禽、蛋、水产品、食用菌的生产,为增加有效供给,平抑副食品市场价格做出努力。特别是政和县食用菌生产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二是立足资源开发,支持资源产业化健康发展。一方面,贷款1200万元,在继续支持全市速生丰产林和毛竹垦复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清水笋、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松溪、建瓯、顺昌3个县(市)支行累放贷款2511万元,支持45家清水笋生产企业,加工清水笋罐头14034吨,实现产值8318万元,创利1400万元;重点支持竹木加工为主的集团和骨干企业,生产木碗、竹(木)筷、板材制品及竹木工艺制品,促进资源的加工增值,带动资源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深入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业专项贷款的报批和发放工作,贷款3650万元,支持一批优高农业、“星火农业科技”的22个新项目。贷款1400万元,继续支持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电力工业发展。同时,各支行重视代理农发行业务工作。到年底,全市代理农发行贷款余额10.58亿元,比年初增加3.52亿元,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4.9亿元,同比增加10.03亿元。
  1997年,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7.14亿元,比年初净增1.43亿元,增长9.14%,控制在省行核定的限额内。根据闽北实际,贷款突出支持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产业化、国有骨干企业,尤其重点支持一大批规模大、效益高、信用好的个私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信贷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行贷款管理责任人制度,规范信贷管理。至年末,新发放的贷款到期收回率达97.7%,有效地防止新的信贷风险的产生。同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彻底清查信贷风险隐患,规范信贷管理,清收不良贷款的信贷大稽查清收活动,共稽查贷款户11656户,余额15.9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9.74%;按市分行严重违规界定标准,查出15种表现形式的严重违规贷款2850笔,金额1.26亿元,占稽查贷款总额的7.96%,涉及并落实420个责任人的限期清收责任。是年,财务收支状况进一步好转,贷款利息收回率达98.32%,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贷款综合利息收回率达69.2%,同比提高3.43个百分点,超出省行指标的2.2个百分点。帐面利润亏损2446万元,比去年减亏1554万元,完成省行计划任务的102.16%;实际利润亏损2693万元,实际利润同比减亏2492万元,减幅48.06%。
  中国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存款状况】1995年,中行南平市分行存款工作早布置、早安排,第一季度储蓄存款净增额达4025万元,占全年净增额的一半。调整存款业务职能,将存汇处更名为存款处,实行公私存款一起抓,加强存款业务管理。聘存款代办员,稳定、发展新老客户。以贷促存,以结算促存款,多存多贷,多结算多贷。年末企业存款余额达1.14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802万元,年净增额超过上年同期水平。此外,开展全员揽储,每个员工揽储同责任津贴挂钩;结合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增设节假日外币储蓄业务,方便储户存取。各项人民币存款年末余额达4.37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05亿元,增长31.8%。其中,企业存款较上年末净增2802万元,增长32.3%;储蓄存款较上年末净增7761万元,增长31.7%;各项外汇存款余额达1900万美元,较上年末净增109万美元。
  1996年,随着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分行紧紧围绕“存款立行”的宗旨,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大抓存款工作的力度,一是转变粗放式经营,实行集约化经营。根据省行标准化网点建设规划要求,对辖内网点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改造调整,重新装修,美化环境,改善营业条件,树立网点社会形象。积极扩大网点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推出限时服务、延长网点服务时间等优质服务措施,同时对开业两年以上、余额尚在400万元以下的全市5个网点进行整改,到年末取得明显成效,各网点余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或接近400万元的要求。二是加快网点电子化建设步伐,增强服务手段。市分行3个支行的30个储蓄网点,实现电脑联网、通存通兑,联网率达到78.9%。三是发挥信贷结算杠杆作用吸收企业存款,坚持以贷吸存、以贷促存的传统做法,稳定和扩大贷款户的存款。截止12月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83亿元,较上年增加4630万元,增长10.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3.81亿元,较上年增长18.2%;企业存款余额为1.02亿元,较上年减少10.8%,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为1895万美元,较上年减少0.26%。
  1997年,在加强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构筑重点客户服务体系,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存款业务的发展。企业存款方面积极开展“走访大户,攻重点户”活动,建立大户台帐和信息资料,组织人员为其提供上门收款、代办转帐、汇兑业务、优先发送回单、及时核对帐务等服务。市分行本部将重点放在社会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大户,辖内各支行则依照实际情况,重点做好电力、铁路、烟草、海关等单位的存款工作,进一步稳定无贷户存款,使无贷户存款稳步增长,增加资金实力。截止12月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93亿元,较上年增加1004万元,增幅2.0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3.92亿元,较上年增长1074万元,企业存款余额为1.01亿元,较上年减少70万元,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为2219万美元,较上年增加316万美元,增幅16.6%。
  【贷款状况】 1995年,信贷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一是新增贷款的80%投向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信贷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南铝、南缆、南纺及邵武轮胎厂都得到本行大额信贷资金的支持。二是信贷严格执行贷款三级审批制度,将首笔贷款、追回规模贷款、外汇贷款的审批权上收,一律由分行信贷评估委员会审批,对担保不落实,经营状况不佳,获利能力差、风险高等的企业和行业,在信贷投放上严加控制。三是加强到逾期贷款的催收,分行成立逾期贷款清收小组,重点清收到逾期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至年末,分行和邵武、建瓯、武夷山支行的贷款逾期率都控制在11%以内。四是信贷管理注重效益,把贷款收息率作为增效益的主要目标,早布置早行动;设立收息准备金制度,要求贷款企业按贷款金额留足利息支付准备金,确保收息率的提高。是年,各项人民币贷款年末余额达3.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91万元,增长13.5%。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3.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64万元,增长13.6%;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314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27万元,增长11.6%;外汇贷款余额为119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0万美元,增长3.48%。
  1996年,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思路,调整信贷结构,在资金投向上,打破过去的旧框框,重点支持风险小、有市场、有效益、担保落实的企业,尤其对本行的基本结算户,不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都优先予以支持。为盘活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催收到逾期贷款力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积极催收,全年共起诉9家企业,起诉金额470万元。做好不良贷款的内部清理工作,对催收无望的贷款,符合“730”的及时转入申报,符合呆帐核销的组织申报核销。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年初的信贷资产质量不良状况初步得到控制。全年累计收回人民币不良贷款1.76亿元,其中收回人民币呆滞贷款292万元,呆帐贷款242万元,收回1995年底前人民币“790”项下欠息151万元。全辖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20.3%,比上年末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逾期率为8.97%,呆滞率为8.8%,呆帐率为2.5%,外汇不良贷款率为37.8%,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全区人民币贷款收息率为79.9%;外汇贷款收息率为52.9%。截止12月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21亿元,较上年增加4342万元,增长11.5%。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3.90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3144万元,与上年持平。外汇贷款余额为122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9%。
  1997年,信贷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分明的信贷管理机制。在支持重点客户,改善资产质量,盘活存量,降低贷款风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一是支持重点户,发展新客户。为稳定和壮大基本客户群,根据年初确定的核心客户和目标客户,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本、外币资金需求,确保企业效益的增长。为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办理两期技改项目的评估和发展贷款工作,深得企业好评。成立南纸专项协调小组,为该厂技改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广业务新品种,充分利用各种结算手段,以达到“以贷吸存,以贷促存”的目的。全市共办理187笔银行承兑汇票,金额达7943万元。在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为本行吸收800多万元的存款,增加结算量。三是落实债权,改善信贷质量。本行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落实试点城市优化国有资产的各项政策,抓住契机,参与企业兼并破产和再就业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共上报试点城市企业核销呆坏帐6笔,金额337.79万元;非试点城市优化资本结构企业16户,上报金额864.2万元,全部得到批准核销。四是努力催放,盘活存量。落实催收责任制,加大催收力度,化解不良贷款,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收贷收息,盘活信贷资产共2696万元。此外,还对部分企业施行财产诉讼保全,保证信贷资产安全。五是规范信贷行为,降低货款风险。市分行对全辖的抵押贷款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建立抵押贷款登记簿,进一步完善抵押贷款的各项手续。截止12月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9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05万元。外汇贷款余额为1735万美元,较上年增加503万美元。
  【中间业务状况】 1995年,国际结算和信用卡业务在规范中拓展。上半年在人手少、国际结算业务量加大的情况下,加强内部管理,业务操作更加严密规范,岗位职责权限更加明显严格,建立健全内控管理规定。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1060笔,比上年增长35.2%,结算总金额达7240.83万美元,其中出口业务1309笔5613.11万美元,进口业务297笔1627.7万美元。信用卡部在完善信用卡服务功能方面,实行24小时授权服务;开办“长城卡”存、取业务;开通自动柜员机和长城卡电话银行,大大方便客户。全市信用卡存款余额174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53万元,有效卡1936张,比上年末增加1002张,新增商户31户,信用卡透支率控制在总行要求的2%以内。
  1996年,注意发挥国际结算优势和先进的电子联行系统优势,以快捷优质的服务吸收非贷户和结算户的存款。随着各家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分行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影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积极争取新的结算大户,如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南平星光纸业有限公司等大户,为其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并分组挂点企业,积极配合企业办好各项业务,使该行业务量稳步上升,至当年8月就提前完成全年的国际结算业务指标。全年累计办理1904笔,较上年增长18.5%;结算金额6523万美元,下降9.6%,其中出口收汇1840万美元,进口付汇1178万美元,办理结汇1397万美元,售汇254万美元。信用卡业务方面,累计发行人民币长城信用卡3522张,较上年增加1586张,增长82%,信用卡存款余额1793万元,较上年增长3%。
  1997年.国际结算全年累计办理进出口业务853笔,结算金额9594万美元。其中出口收汇1768万美元,减幅7.69%。进口付汇7644万美元,增幅15.46%。办理结汇2169万美元,售汇6740张。信用卡业务方面,全辖累计发行人民币长城信用卡3385张,信用卡存款余额1683万元,较上年减少80万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平市分行工作概况
  1997年,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完成机构组建,业务由全面代理转向自营。在省行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克服机构新、人手紧、骨干少、条件差等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行长会议精神,加强经营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坚持一手抓机构增设,一手抓业务经营管理,基本实现收购资金不“打白条”又防止流失的目标,成功推行统一设立财政和粮食系统存款专户,贷款分据管理两项改革。全面完成业务经营考核指标。实现“二控制、二完成、三超额”。二控制: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5.16亿元,比增4.58亿元,增长43.19%,指令性贷款、业务管理费用均控制在省行下达的规模之内。二完成:即联行利息清付率达100%,资金运用率达95.81%。三超额: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314万元,比增280万元,增长3.98%;月均各项存款余额为5918万元,比增347万元,增长6.2%;超额完成省行计划2.1个百分点;利息收回率达100.75%,超额完成省行计划8.75个百分点,帐面亏损2489.8万元,比省行计划减亏10.2万元。
  【县(市)分支机构设置】 1997年,市分行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分行的部署,严格按省分行提出的“合格的领导,合理的结构,基本的业务骨干”的要求,于3月底完成人员划转,4月中旬全部完成6个县(市)支行挂牌成立,共划转人员124人,建立起一支年纪轻、政治素质好的队伍,为今后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粮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南平市是全省商品粮主产区,粮油收购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高达88%,加强粮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997年,全市累计发放粮油贷款13.37亿元。其中,收购贷款9.27亿元,占69.3%;地方储备贷款1.74亿元,国家专储贷款1.85亿元,占13.8%;调销贷款4855万元,占3.62%;加工贷款193万元,占0.14%。截止12月末,全市粮食收购贷款余额达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8亿元,增长15.6%,支持粮食企业收购国家定购粮31750万公斤,保护价收购粮7105万公斤。
  【开发性贷款投入】1997年,开发性贷款注重政策性和效益性的统一,认真贯彻国家产业和区域政策,正确把握贷款投向,选择支持规模大、效益好的水电、林业和优高农业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贷款项目合格审查,信贷资产质量监测考核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办法,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信贷管理规范体系。做好市人行专项贷款的核实与划转,截止1997年4月20日止,共划转专项贷款1.9亿元,应收未收利息7860万元,年末收回再贷746万元。
  南平市是全省林业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区域,综合开发项目多,申请贷款数额大。为确保贷款安全,认真开展评估工作,经市分行贷款审批委员会认定,上报省分行批复的项目有:林业贴息贷款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3339万元,核定贷款1620万元;节水灌溉项目1个,项目投资452万元,核定贷款150万元,农业基本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997万元,核定贷款400万元,并于年内全部发放到位。
  福建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工作概况
  【存款状况】 1995年,南平分行围绕总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规范经营、积极开拓、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指导思想,经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截止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77亿元,比增1.56亿元,完成总行下达年计划的123.84%。全年共有61户“三资”企业在本行开设帐户,外汇存款余额达188.62万元。同年,上浮外币储存款利率以吸储,大力发展结算业务,吸收“三资”企业出口放汇停留款项等,减缓下降趋势。增设外币储蓄网点,由原来的2个发展到5个。全年累计办理进出口业务102笔637万美元,非贸易业务63万美元,办理结售汇业务97笔651万美元,计人民币5406万元,办理外汇调剂67笔269万美元,使外汇业务在全市各外汇指定银行中名列第三。
  1996年,在实行“两个转变”过程中,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各项存款余额至12月24日达5.56亿万元,比年初增7943万元,增幅16.65%。同年,办理有关企业国际结算量达1986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48.25%,办理配套人民币贷款6242万元。面对激烈竞争的外汇市场,积极发展“三资”企业外汇存款,偿债基金专项存款和专户存款,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以人民币业务带动外汇业务,使外汇业务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年外汇储蓄达599万美元。
  1997年,坚持“依法经营、文明经营、稳健经营”的办行方针,树立“市场导向,服务立行”的经营观念,围绕综合经营计划,确定抓管理、化风险、增存量、创效益的工作思路,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截止12月31日止,各项存款余额6.08亿元,比年初增523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14亿元,比年初增加1159万元,增幅5.73%。
  【贷款状况】 1995年,强化经营管理,调整资金投向,优化资产质量,业务开拓发展与资产质量优化融为一体,信贷资金投入使用与贷款存增量动态优化组合,当年分行清收多笔资产质量不高的贷款,清收与调整的资金达600多万元,使资产质量逐步提高。先后挤出600万元资金,支持316国道、邵武竹浆厂等基础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扩大在全市的影响。同年9月,根据《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始实施审贷分离。执行信贷三级审批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有力地促进信贷业务水平的提高。省、市金融系统纪检组对本行实行审贷分离、规范管理给予很高评价。全年累计发放贷款6.52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6.1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3725万元;自营贷款逾期率4.86%,控制在总行规定的指标内。
  1996年,围绕通过实现自身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固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向规范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业务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发展的新路子。一是确定金融重点,探索集约经营的路子。坚持“扶强扶优,效益优先”的原则,选择以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几家企业,作为本行支持的重点,从资金投向投量上予以倾斜,以优势企业带动劣势产业,实现本市经济的良性循环;积极参与企业的转制,达到优化信贷资产的目的。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派人进厂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企业的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等形式,使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优化;加强集约经营。为确保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策到位,提出六项指标要求和五项控制目标,建立信贷资金的管理控制体系,对基本客户的贷款和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清理压缩风险贷款情况和贷款的投向等内容进行监测。先后清理11户效益差、无发展前景的企业,收回贷款553万元,压缩贷款户19户,涉及金额967万元;同时新增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等11户,新增贷款1620万元,较好地促进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行。二是在技改资金的投入上,把注意力放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对好的项目采取与总行联合贷款的集约化经营方式积极介入,先后对南平福盈电池有限公司、邵武竹浆厂发放基建技改贷款3170万元,向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80万美元,保证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注重通过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变,达到优化贷款、提高效益的目的,积极推进票据贴现,压缩控制信用放款比重。三是随着外汇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南平分行外汇业务有进一步的拓展。外汇贷款余额达35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41.7%。全年发放自营贷款4.12亿元,比年初增4895万元,增长13.46%,逾期率为6.56%。
  1997年,加强信贷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全年共发展福盈电池、八闽通信、南平铝厂等优良客户7户,新增贷款1985万元,压缩武夷山茶叶总厂、振华商贸公司等130户企业的贷款1298万元,淘汰星海淡水养殖场、洪山房地产公司等153户企业,涉及贷款1500万元,信贷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开展对各经营单位不良贷款摸底调查工作,对30万元以上不良贷款项目进行逾期成因分析,制定“一例一策”或“一例多策”的风险化解方案,制定不良贷款控制指标考核办法,落实清收责任制,促进清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自营贷款余额4.29亿元,比年初减少318万元。累计清收不良贷款156笔6230.07万元。不良贷款率8.49%,比年初增加3.7个百分点。
  闽北武夷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概况
  【扩充资本金经济实力增强】 1995年10月11日,为完善公司经营条件,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并取得市政府、市财政局和市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向闽北1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法人单位增资募集1360万元股金,市财政局出资1399.2万元,股东增至72个,公司资本金达5100万元,达到市人行规定的5000万元的标准。是年,公司各项存款总额达到1.03亿元,比增6.2%,追回风险呆滞贷款45万元,各项经营收入1364万元,比增21.68%,实现利税843.63万元。资产总额1.45亿元。
  1996年,存款总额达1.18亿元,经营总收入1414万元,实现利税970万元。
  1997年,公司存款总额1.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25.98%,比增38.12%。经营总收入1495.35万元,其中营业收入771.86万元,投资收益300.06万元,财政分成收入423.43万元,比增14.63%。实现税利586.56万元,其中销售税金及附加70.13万元,利润总额516.4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08.94%,比增28.75%。资产总额2.18亿元,比增17.55%;追收风险呆滞贷款153.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307.2%,呆滞贷款率4.9%,低于市人行规定5%的指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项指标控制在人行规定的指标内,特别是自营存贷款比率从上年底的97.63%,经过努力压减到74.91%,达到市人行规定的要求,取得显著的成效。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公司档案管理通过市级验收,“区级双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双百佳”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三星单位”分别通过地方党委、政府和团市委、市人行以及市财委验收。
  【加强业务规范管理】1995年,按照市人行和市财政局的要求,以“规范管理、发展业务”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各项业务,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项经营管理。建立资产风险防范机制,认真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进一步扩大业务,提高资金运营效益。公司选定全市21家经济效益好、信誉好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作为贷款重点投放对象。积极扶持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保证正常生产所需的临时流动资金周转,以适应市场发展。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政策性贷款和政策性担保任务。
  1997年,公司把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认真落实省、市人行关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精神,努力盘活资产,降低不良贷款。认真执行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建立内部监督、控制自律机制,坚持每季召开资产运营状况分析会,及时分析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优劣。通过优化资产结构,使公司资产运作基本控制在管理指标要求内。在贷款投放上认真按照金融法规制度,择优投放。在认真做好政府指令性贷款和担保业务的同时,完善反担保措施,避免经营风险。全年,共化解担保风险1317万元,同时监控被担保单位资金1391.60万元,确保被担保单位的资金专款专用,降低资金挪用风险。在盘活资产上,加大追收旧欠力度,努力清收“一逾两呆”贷款。对逾期的借款户,追收人员积极主动深入进行查帐、催收,对经多次催收仍不归还本息的“钉子户”、“赖债户”,依法起诉,强制收回贷款。在法院的支持下,共追回不良贷款153.3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三倍多。同年,公司在巩固现有各项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点。吸收存款上,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多渠道、多层次吸收企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信托委托存款,积极主动上门收费,赢得广大客户的赞誉。资金投放上,全年共压缩信贷质量不佳的贷款1000多万元,减少资产风险,把资金重点投向国家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支持国家重点旅游区武夷山风景区建设。代理业务上,协同市国债服务部发行国债券1382.16万元(国债部发债券,公司负责收款),向社会发行横南铁路建设债券500万元,为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根据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财政专户、统一收费窗口的要求,设立三个收费窗口,开展南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委托代收业务,自当年7月开办以来,累计代理收费20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