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盐政执法力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625
颗粒名称: 加大盐政执法力度
分类号: F768.2
页数: 1
页码: 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5年-1997年南平市加大盐政执法力度,提高队伍职工素质的情况。
关键词: 食盐 盐政 执法

内容

1996年,盐政执法一是加强普法教育,提高队伍职工素质。分公司(处)多次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和《福建省碘盐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请市、区二级法院行政庭的法官到本公司(处)讲授盐业法规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并派盐政骨干到省里参加盐务局和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培训班,还专派盐政执法人员参加市直机关举办的“三五”普法学习。全年共对职工进行法律培训67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盐政执法人员的水平。二是打击走私贩私活动,保障市场供应。是年,共查处私盐、非碘盐102起,共查获违法私盐及非碘盐121.29吨,罚没款10.25万元,狠狠打击走私贩私活动,稳定市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三是发挥供销合作社主渠道作用,加大农村盐业市场管理力度。分公司根据有关盐业法规,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的协作。是年4月南平盐政处与延平供销合作分社,对农村碘盐销售达成供销协议,同时对基层供销人员宣传有关盐业的法律法规,使基层供销合作人员能懂法、知法、守法经营,保证食盐在农村正常流通。并在基层供销社建立盐政举报网络,对农村食盐市场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进行举报,初步形成一个盐政监控网络,以管理促销售。四是紧紧依靠法院,为盐政执法保驾护航,增强执法力度。全年盐政处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案件3起。其中延平区塔前镇一起走私非碘盐案,由法院强制执行,没收非碘盐3.15吨,罚没款1.2万元。此案引起新闻界的关注,并在《福建日报》、《福建工商报》、《福建法制报》、《闽北日报》上报道,还在南平电视台“闽北新闻”中播出。通过舆论宣传,盐政执法在南平引起很大反响,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盐专营的认识。
  1997年,根据建瓯受私盐冲击最严重、销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一是在建瓯各乡镇、供销合作社建立协查员队伍和举报员网络,二是经常深入各自然村宣传检查,三是上路检查,盐政人员在节假日期间,到建瓯市玉山镇即私盐进入闽北地区必经之路高山(海拔1000多米)公路上设卡检查。根据私盐都是车辆运输这一特点,与建瓯市交通运输管理所合作,在驾驶员中开展盐政宣传活动,给全县每一个驾驶员发放《告驾驶员书》,配合车管所对运载私盐的车辆加强管理。同时,在各乡村刷写“吃碘盐,保健康”、“吃碘盐、防痴呆”大幅标语,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7月起,稳定保持每月销量230吨左右。是年全市盐政共办理案件76起,没收私盐84.6吨,罚没款7万多元。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