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616
颗粒名称: 烟草行业
分类号: F768.29
页数: 4
页码: 235-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5年-1997年南平市烟草行业方面的内容,包含了烤烟生产实现质的突破,地产卷烟新品牌开发实现“零”的突破等。
关键词: 粮油 流通 南平市

内容

1995年,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围绕省局“大抓两烟(卷烟销售、烤烟种植)、大抓经济效益”和“加强行业调控,保牌创新,优化结构,加大省内外市场开拓力度”的行业指导方针,加强烟草专卖管理,抓住烤烟生产发展机遇,克服地产烟经营的困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分公司实现利税2200万元,县(市、区)公司(经理部)全部扭亏为盈,实现税利800万元。
  1996年,贯彻“要讲政治保稳定发展,大抓两烟促效益增长,强化专卖促法治管理,整体推进上新台阶”的全市烟草行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强措施、重督查”的工作方法,狠抓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全市实现利润6397万元,比增242.82%,其中卷烟利润4033万元、烟叶利润2364万元。种植烤烟面积3.82万亩,增长2.3倍;收购烟叶9.8万担(每担50公斤),增长1.97倍;平均亩产2.35担,比增10.85%;平均价格550元/担,比增14.58%;平均亩产值1292.5元,比增26.84%,全市烟农收入达到4950万元,为地方财政增收720万元;分公司调拨烟叶9.22万担,超计划的18%,实现利润2067万元。
  1997年,全市烤烟生产以“抓质量、上规模、增效益”为中心,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烤烟产量、购销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种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成为闽北农村经济和烟草行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实现卷烟利润39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3%。
  【烤烟生产实现质的突破】 1995年,全市烟草行业抓住机遇,发展烤烟生产,为建立闽北优质烤烟基地打好基础,全市烤烟生产进入攻坚战阶段,分公司加强烤烟生产领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大科技含量,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全市烤烟种植1.57万亩,收购烟叶3.33万担,收购额1599.4万元;平均亩产量106公斤,平均价每担481元,平均亩产值1019元/亩,增加地方烟叶税金293.3万元,上等烟比例、平均亩产值和收购平均价均超历史水平,总体上全市种烟效益为历史最好的一年。全市烤烟生产实现“三增三满意”。“三增”一是烟农增收,邵武、建瓯亩均产值分别达到1249元和1325元,最高达到2000元;二是地方财政增税,提高烟叶单产和质量,各级地方财政烟叶税金仍达到292.3万元,其中邵武市实现亩平均烟叶税金227元;三是烟草企业增利,全市种烟县(市、区)烟草公司(经理部)基本扭转几年来烟叶经营亏损的局面,投入产出持平略有微利。“三满意”是烟农、地方政府和烟草企业三方满意。
  1996年,全市围绕实施“555”工程.加大科技含量和服务扶持力度,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中美“菲莫”烤烟生产基地,安全优质复烤,精心组织调销,推进全市烤烟生产快速、健康地发展。加大烤烟生产宣传发动力度,落实烤烟种植面积3.82万亩,为上年种植面积的2.3倍。各级地方政府对烤烟生产的重视与支持,促进全市烟区布局合理,形成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搞好规划布局,初见成效。按烤烟收购量,邵武市实现超5万担的目标,占100%;大埠岗、和平、肖家坊和水北街4个乡实现超万担的目标,占80%;全市有25个种烟村委员实现超千担的目标,占50个千担村的50%。对重点发展的乡、村,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技术上重点指导,确保开发一片,成功一片。重点培养一批种烟大户,以保证烤烟生产发展的持续稳定性,提高烤烟生产的效益。开展中美烤烟生产技术合作与研究,推进全市烤烟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公司首次与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合作,在邵武市建立中美“菲莫”烤烟生产基地。合作烟区首次种植的2500亩烤烟,全套引进美国“菲莫”公司的烤烟生产管理技术。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合作试验取得成功,合作烟区80%的中下部烟叶和50%的上部烟叶基本达到要求,成功地开发生产出可被国内国际市场认可的“菲莫”标准烟草,提高本市烤烟生产的技术水平,扩大本市烟叶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分公司认真做好烟叶收购组织工作,加强对收购人员及烟农的烟叶分级有标准的技术培训,分阶段进行三次样品模拟收购,基本上控制烟叶收购等级的平衡,实现烤烟收购等级标准由15级制向40级制的顺利转变。各县(市、区)严格执行收购合同,做到“定时、定点、定证、定卡”收购,维护全市正常的收购秩序和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邵武、松溪烟叶复烤厂实现烤季安全优质生产好成绩。两厂顺利完成全年9.5万担烟叶复烤任务,烤透率100%;上等烟比例邵武厂65.4%、松溪厂64.13%、烤耗邵武厂5.7%、松溪厂6.2%,两厂复烤烟叶实现利润390万元。烟叶调拨根据“保证计划、优先重点”的原则,调拨烟叶省内2.28万担、省外4.46万担、总公司1.51万担,分别超额完成指定计划;优先供应省内厦门、龙岩、华美、畲山厂和省外宁波、郑州、蚌埠等重点生产厂家。在全国订货会上,向总公司、新疆、蚌埠三家分别补货0.67万担、0.3万担和0.1万担。共调拨复烤烟9.22万担,超计划18%。全年收购烟叶9.83万担,比上年增长1.97倍,平均亩产2.35担,比增10.85%。平均价格每担550元,比增14.58%;平均亩产值1292.5元,比增26.84%;全市烟农收入达4950万元,为地方财政增收720万元。
  1997年,全市烤烟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烤烟产量、购销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种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成为闽北农村经济和烟草行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全市烤烟种植9.82万亩,是上年的2.6倍,全市烤烟收购量26.7万担,是上年的2.7倍;收购总值1.18亿元,为地方增加财税收入3560万元,其中烟叶特产税1708万元。全市烤烟平均亩产量136公斤,均价每公斤8.8元,平均亩产值1203元,中上等烟比例达88.24%。邵武、松溪、浦城、建瓯、建阳、延平6县(市、区)烟叶生产上万担规模,其中邵武市超10万担,松溪县超5万担,全市共有烟叶生产万担乡(镇)8个,千担村87个,种烟10亩以上大户178户。受表彰奖励超2万担乡(镇)有邵武市和平、大埠岗、肖家坊镇,超万担乡(镇)有邵武市沿山镇、松溪县渭田镇、浦城县水北街镇、建瓯市水源乡和东游镇。
  【地产卷烟新品牌开发实现“零”的突破】 1996年,分公司开发总经销的特醇“武夷山”牌卷烟和顺昌县烟草公司开发总经销的“9503”牌卷烟投入市场,试销逐步推开,成为全市烟草行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确保分公司开发总经销“武夷山”牌卷烟的内在质量,树立名牌意识,把好新产品质量关,分公司开发科派专人长驻龙岩卷烟厂,不断改进配方工艺,保证卷烟内在质量,稳中求好,精益求精。通过产销双方共同努力,“武夷山”牌卷烟荣获96’闽产卷烟质量评比第一名。“武夷山”卷烟投放市场以来,市内外市场逐步推开,当年销售458大箱,实现毛利200多万元。顺昌县烟草公司和畲山卷烟厂合作,开发总经销“9503”牌卷烟,其零售价位在5元/条左右,填补本市该价位新产品开发经销的空档。
  1997年,分公司全力抓好“武夷山”牌卷烟促销,实现“扎根闽北,幅射全省”目标,初步形成规模效益,全年“武夷山”牌烟销售总量4568箱,实现纯利1078万元。
  【卷烟销售效益显著】 1995年,全省性地产卷烟行情持续下跌,地产卷烟面临严重亏损的严竣形势,全市烟草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省局有关会议精神,遏制卷烟价格持续下跌趋势,稳定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成立价格调控中心,地产卷烟执行统一定价。调控中心在全市烟草行业保牌稳价促销上发挥积极作用。分公司、县(市、区)公司(经理部)都把地产卷烟的销售作为销售工作重点,在地产卷烟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地产烟销售比重达81%,超过省公司下达的76%的考核指标。拓展营销阵地,扩大卷烟销售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均50%左右卷烟总销量和80%以上的地产烟销量通过自建下伸网点销售,初步形成烟草可控的销售网络体系。发挥地理优势,搞活边界贸易,增强对省外卷烟市场幅射能力。大胆偿试代理总经销或部份包销等形式,大力培育地产卷烟市场。开发“武夷山”牌高档卷烟新品种,提高地产烟市场竞争能力。是年,卷烟购进总额6.02亿元,比增48.85%。卷烟购进总量132792箱,比增19.85%,其中地产烟调入65825箱,比增29.98%,省外烟调入19583箱,比增6.96%。卷烟销售总额达6.39亿元,比增39.79%。卷烟系统外销售85575箱,比减6.05%,卷烟下乡29196箱,比增12.69%。
  1996年,卷烟销售执行省公司调控措施,地产卷烟全面保价增值,加强和完善下伸网点建设,积极开展省外烟调剂余缺和边界贸易,卷烟销售取得创历史最佳经济效益。当年购进总额6.55亿元,比增8.82%;卷烟系统外销售3.69亿元,比增7.13%。全年购进卷烟104862箱,比降21.03%,系统外销售79684箱,比降6.88%,省内新产品卷烟销售8637件,占总销售2.17%,全市销售“武夷山”卷烟2293件.“厦门”卷烟1170件,“七匹狼”卷烟1080件,其他新产品卷烟4094件。
  1997年,卷烟销售切实贯彻执行省公司宏观调控措施,以培育地产中、高档卷烟为销售重中之重,拓展营销阵地和销售空间,加强网络建设、商业情报、卷烟仓储等各项工作,努力保价扩销增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抓地产中、高档卷烟的培育促销及货源组织调入,以积极开拓地产新品牌烟市场为先导,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地产烟源为重点,开展卷烟购销工作。各县(市、区)都以“武夷山”牌烟为龙头,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精心培育地产烟市场,有效促进“武夷山”牌等地产烟销量不断上升。网点建设工作重点转移到“巩固、调整、优质、送货”上来,努力向“国标”迈进。全市各县(市、区)公司根据国家局网点建设验收标准,全面开展网点整改工作,坚持执行县(市、区)公司为网点送货、网点为零售送货制,争取1998年通过省、地局网建验收一次合格。树立大市场流通观念,扩大卷烟边界贸易。全市全年地产烟销往省外3340箱,增补本市地产烟销往省外的空白,既为地产烟销往省外做出贡献,争取地产货源,增加效益,又受到产地的好评。加强商情和仓储安全工作,为卷烟销售服务。各县(市)公司都配备专职商情信息员,分公司还实现与省公司微机信息联网,完备、快捷地传送、接收、整理和应用各种商情信息,率先在全省走上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仓储工作重点抓防霉渡夏和库区安全。武夷山市公司新建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投入使用,结束本市使用60年代砖木结构旧库房的历史。仓储工作在全省安全检查中受到省公司的肯定。自觉执行省公司宏观调控措施,发展与省内外厂家协作关系。努力保持与云南、上海、浙江等省(市)名牌烟有业务关系厂家的联系,新开拓云南省红河卷烟厂、曲靖卷烟厂的业务关系,积极争取各厂家的货源1800大箱。还积极与省内龙岩、厦门厂家协商,恢复分公司地产烟的计划并调入1850箱,为分公司创销售毛利额1180万元。全年系统外销售卷烟89930箱,比增12.86%,其中地产烟销售67010箱,比增7%;地产中、高档新品牌烟销售19220箱,是上年的11.2倍。
  【烟草专卖管理成效突出】 1995年,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联合社会力量,全方位综合治理烟草市场。全年共查处违法经营案件675起,没收走私卷烟149.68件,假冒卷烟5448.64件,其中假冒地产烟446件;捣毁制假窝点4个,没收制假工具5件(套)和一批滤嘴棒、烟丝、卷烟纸等原辅材料,罚没款101.76万元;公开销毁假冒烟24次、13550件,被侵权厂家兑付奖售正品烟6744件,为企业创利451万元。在专卖管理中,一是依靠政府领导、部门配合,联合社会力量,加强市场管理和开展专项打击斗争。贯彻市政府全市打击假冒卷烟整顿卷烟市场工作会议精神,由各级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组织领导全社会力量,开展打击假冒卷烟专项斗争。年初,市烟草专卖局和市工商局联合发出《关于打击走私卷烟打击制售假冒商标卷烟整顿卷烟市场的联合通知》,借助有关执法部门力量,形成合力,联手加强烟草专卖管理。二是配合“,95福建质量行”活动,开展一系列专卖“打假”宣传,加大烟草专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舆论影响。三是从实际出发,创建并推行具有南平特点的专卖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宣传与鼓励、打击与引导、独立与联合查处、管理与销售、专项治理与群众监督、城区与农村市场”的六个相结合并举,全方位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推行跟踪管理模式。推行无走私、无假冒的“双无”商店管理模式。四是实行全市联网管理,打击“钉子户”违法行为。对全市卷烟经营户中“钉子户”实行联网管理,一经查获,一律从重从严惩处。五是延伸专卖管理机构,建立城乡专卖管理网络,加强农村卷烟市场管理。六是发挥专卖缉查大队骨干力量,以省际边界市场为重点,规范边界贸易管理,促使边界贸易依法经营,打击各种违法活动。七是加强监督,规范烟草行业经营行为,有序动作。八是加强专卖证照管理,开展年检换证工作。当年,全市年检专卖许可证5080份,新发放烟草专卖许可1749份,自行停业1324户。通过专卖证照清理整顿和年检换证,全市卷烟经营户持证率达95%。
  1996年,加大烟草专卖法规宣传力度,以“打假打私”为重点,强化市场管理,开展创建“双无商店”活动,建立社会主义烟草市场新秩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经常性烟草专卖法规宣传活动。配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咨询投诉、识别假冒烟等形式宣传烟草法规,维护烟草专卖法律权威和烟草行业良好信誉。配合全国开展纪念《烟草专卖法》颁布五周年宣传月(周)活动,市局投资近3万元在《闽北日报》、《闽北广播电视报》组稿专版刊登烟草专卖法规及烟草专卖利国利民的宣传资料,强化公民维护烟草专卖法律意识。利用各县(市)烧毁假烟行动录像在电视台播放,扩大烟草专卖打击违法活动的影响等。联手共建,“管、查、打”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全市烟草专卖局继续加强和巩固与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检察院、反贪局等执法部门建立紧密型联合查处关系。全市全年由公安、检察机关拘传收审贩销假冒、走私卷烟违法人员58人次,扣押非法承运车辆51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建设与管理并重,创建“双无商店”,不断强化城乡卷烟市场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卷烟市场的清理整顿,评选建立“双无商店”229个,对“双无商店”实行地产名优烟优先供应、让利销售等措施,倾斜优扶,调动广大经营户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是年,全市专卖查处违法经营案件468起,没收走私卷烟450.79件,假冒卷烟7475.4件(其中假冒地产烟1630件),罚没款327.05万元。全市公开销毁假冒卷烟34次9549件,从被侵权厂家兑付奖售正品烟4362件,创利263万元。
  1997年,专卖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贯彻实施《烟草专卖实施条例》和卷烟加贴防伪标志销售的管理,打击管理并重,管理销售结合,促进地产卷烟的稳价促销。加大烟草专卖法规的学习宣传。据统计,全年全市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29次,召开卷烟经营户学习会50次,有线广播宣传614场次,专栏墙报18期,张贴宣传标语692幅,有线电视宣传439场次,报刊宣传21次,法规识假咨询47场次,幻灯图片宣传67场次,印发宣传册1.3万本,印发宣传单1.36万份,张贴《通告》4100张,向经营户发送《通知》、《通告》等1.06万张、悬挂横垂幅225幅,是1992年《烟草专卖法》实施以来烟草专卖法规宣传声势和力度最大的一年。是年9月25日,全市正式执行卷烟贴标销售。各地在10月10日后持续进行卷烟市场清理整顿,收到明显效果,上半年全市仅查违反进货渠道案件18起,而贴标两个月后,全市查处违反进货渠道案件110起。是年,全市划分三个专卖管理片区,市局缉查大队设立三个中队分别管理三个片区。各县(市)局专卖人员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路上堵截与市场管理“双管”齐下,根据举报上路截查,结合公安部门实施“严打”上路盘查,切准违法贩运流向上路巡查,大量的违法贩销活动被拦截在路上,消灭在“点”上。全市出动打假打私3182人次,查处违法经营案件774起,没收走私卷烟1059.21件,假冒卷烟8491.6件,罚没款373.01万元。新创建“双无商店”51户,总数已达280户。补办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1169份。通过专卖管理,各县(市、区)公司(经理部)卷烟销量明显增长,地产骨干牌号价格坚挺,部分牌号卷烟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价。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