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利用外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561
颗粒名称: 农业利用外资
分类号: F323.9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农村经济的农业利用外资的努力提高“红壤一期”项目效益、全面启动“红壤二期”项目工程、推进农业外资产业化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农业 外资

内容

【努力提高“红壤一期”项目效益】 1995年,全市世界银行红壤开发一期项目,分布在延平、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浦城、光泽7个县(市、区)、68个乡镇、245个村委会,利用外资果场、茶场319个。执行世界银行贷款851个特别提款权,折合1134万美元,国家计委为项目配套1200万元,加上地方银行贷款、财政配套和项目区自筹,项目总投资为11125万元。为努力提高“红壤一期”项目开发效益,市农业外资办组织开展项目专题调查,全面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充分肯定和推广光泽县外资示范果场实行带资承包的经验,完善和落实建阳市丰乐示范场的第二轮承包。建阳市通过对全市40个项目(果场)的深入调查,坚持“鼓励先进,整顿后进,扶持中间”的对策,从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入手,派技术人员下场指导,提供化肥、农药和生产周转金,并帮助推销项目产品。浦城县注重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在奈果大果型上花力气,在提高柑桔品质上下功夫。是年,全市项目农产品实现总产值3995万元,比增4.59%,上缴税收636万元,回收世行贷款108.32万元。
  1996年,全市农业外资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资金再投入、农业技改、管理和流通三个方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获取项目最好效益。建阳市针对项目果场的各自不同情况,实行“一场一策”、典型引路等办法,取得明显成效。该市仁山果场遭遇1991年特大冻害后,果园濒临毁灭,后通过落实措施,增加投入,科学管理,帮助果场逐步摆脱困境,是年总产量达60万公斤,实现产值80万元,纯利可达30万元。延平、建瓯、浦城等县(市、区)采用美国脐橙纽荷尔高接温柑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光泽县政府规定外资茶场承包上交利润优先保证偿还世行贷款。是年,光泽县外资项目茶叶产量达2600担,比增600担;产值228万元,比增28万元;创税利76万元,比增16万元。农民增收50万元。这年全市“红壤一期”项目主产品实现总产值5304万元,比增1309万元,增幅32%;水果产量3.31万吨,比增2555.6吨;产值4081.7万元,比增1330.71万元;茶叶产量1503.5吨,比增297.5吨;产值1222.95万元,比增46.95万元;上缴税利848万元,比增212万元,增幅33%。同年回收世行贷款82.5万元。
  【全面启动“红壤二期”项目工程】 “红壤二期”开发建设项目始于1994年,项目总投资15200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127万美元。项目建设任务包括:对33个小流域实行综合治理,总面积1.09万公顷;建设武夷山精制茶厂、松溪青梅加工厂、建瓯果蔬冷藏库三个农产品加工厂(库),形成水果年加工能力800吨,茶叶950吨,冷藏能力5000吨。“红壤二期”项目建设为1万个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和从中受益。项目扩展到松溪、政和两县。至1995年,累计开垦土地3463公顷,完成投资81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3.6%;三个农产品加工项目进入设备询价、招标采购阶段,与小流域开发相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项目共财务报帐四次,累计报回世行贷款255.2万美元。
  1996年,主体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项目技术规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开发与管理相统一。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把握建园标准,二是选择优质苗木,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四是完善工作配套。加强督促检查,开展阶段性工程验收。项目物资采购做到运作有序,物流顺畅。是年承接项目物资13种,物资采购到货金额达110.58万美元。累计支付物资采购金额达233.10万美元。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向世行报帐两次,共计172万美元,到位124万美元。根据转贷协定和执行协定有关条款,完善基层项目单位的转贷合同。松溪县农业外资办理转贷时,实行山林抵押,建立转贷风险机制。顺昌县农业外资办与财政局,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外资办管工程为主,财政局管资金为主,资金流向渠道由县财政局到乡镇财政所,再到项目点,物资采购盈亏财政认帐。“红壤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土地开发和作物种植基本完成,预示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成。据统计,累计完成土地开发4395公顷,作物种植4757公顷,分别占总目标的97%和90%;项目完成总投资9637.17万元,占63.2%;世行信贷到位614.3万美元。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2414公顷。占总目标的82%,新通乡村公路107.9公里,占总目标的97%。各类建筑物3.35万平方米。占总目标的87%。三个农产品加工厂(库)项目,在克服种种困难中逐步推进。建瓯冷藏库的30万美元的招标设备已签收,并抓紧筹集国内配套资金和开始土建;松溪果品加工厂土建已完成20%,加工设备标书规格已确定,并送农业部审查;武夷山茶叶精制厂土建已完成,地方采购的设备转报农业部及世行待批。是年3月,农产品加工项目通过世行食品加工专家克郎博格先生的监测。
  1997年,在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使水利工程滞后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建园、绿肥、护坡草等方面质量上有较大提高。5月1~6日,世行与中央项目办及五省项目办,对本市项目进行中期监评检查,检查顺昌东源,延平大元、东山三个小流域及武夷山精制茶厂和建瓯冷藏库。检查团对本市“红壤二期”项目执行进度和质量,尤其对小流域开发给予高度评价。世行专家盛赞延平东山小流域是“非常完美的小流域”。世行中评检之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根据省项目办提出的小流域分类标准,对全市33个小流域进行分类排队,一类9个,二类19个,三类5个,分别占27%、50%和16%。在此基础上,巩固一类,完善二类,提高三类,为确保1998年3月通过世行达标检查打好基础。
  【推进农业外资产业化】 1995年,全市农业外资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资、外经、外贸一起抓的大经贸战略,广泛接触。外引内联,帮助乡镇企业牵线搭桥。共接待日本、美国和台湾、香港地区客商91批329人次;并同沿海地区广泛联系,开展引联活动,洽淡项目92项。6月,市农业开发公司与日本安泰兴业株式会社合资的境外企业项目,获省外经贸厅批准立项,12月,市农业外资办组团赴日本考察,完成对项目的可行性调查,并在日本东京草签合同。松溪县农业外资办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四处联络,广交朋友,邀请外商到该县进行资源考察,洽淡青梅加工项目。市农业外资办为建瓯川石乡引进港商何先生投资400万元,兴办特种养殖场,实现该乡“三资”企业“零”的突破。市农业外资办还在资金上扶持乡镇企业,投资500万元,与建瓯东游镇共同兴办刨花板厂;兴办中外合资造福农产品有限公司。年底,全市农业外资办各类经济实体48个,从业人员860人,年经营额2989万元,实现利税165.39万元。
  1996年,积极鼓励各县(市、区)农业外资办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共54个,从业人员近900人,年经营额3905万元,比增23%;实现利税215.39万元,比增18.58%。是年8月,建瓯东游刨花板厂试产,至年底共生产刨花板1000立方米,产值100万元。同年,境外合资企业“华泰株式会社”的国内审批基本办妥。
  1997年,为进一步推进外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市农业外资办于3月16~24日,组织部份县(市、区)外资办主任赴山东考察,参观学习淄博、寿光、诸城等地农业外资产业化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明确方向。4月下旬,市农业外资办组团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农产品市场考察。了解流通渠道及运营方式。二是经过三年多努力,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中日合资“华泰株式会社”完成境外注册登记手续,双方出资到位。境外企业将成为外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红壤项目”走向国际市场。三是开展水果专题研究,先后深入建阳、建瓯、松溪、浦城四个县(市)调查,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查阅资料,广泛进行探讨,写出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及时推广建阳市果业中心兴服务、抓营销、舞龙头、带基地的经验,推广建瓯市与日商联营建黄瓜基地,腌制加工出口的经验,在农业外资产业化经营方面走出新路子。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