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451
颗粒名称: 人民调解工作
分类号: D926.1
页数: 1
页码: 1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全市建立基层调解机构1969个,调解民间纠纷11779件,调解成功11465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70件142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96件515人,有各类调委会1891个,调解人员31368人,以规范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人民调解员 司法

内容

1995年,全市建立基层调解机构1969个,调解民间纠纷11779件,调解成功11465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70件142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96件515人。全市推广邵武“关于在城郊镇香铺村进行预防民间纠纷苗头的试点实施方案”,各地落实“调防结合,以防为主”调解方针,抓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抓民间纠纷排除,抓重点帮教工作,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996年,全市有各类调委会1891个,调解人员31368人,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2204件,调解成功11811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154件359人,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289件451人。6月,在邵武召开规范调委会建设现场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开展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活动,推动规范化调委会建设的开展。20个调委会在第一批验收中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开展以预防纠纷发生的“治本”活动,取得明显效果,该市纠纷发生率比1995年下降20%。
  1997年,以规范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结合村(居)换届选举,对不符合调解工作要求的人员进行调整,加强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我市规范化调委会已接近占总数的80%,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司法厅提出的目标。邵武市建设规范化调委会成绩显著,除37个基层调解组织未验收外,其余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建瓯市房道镇等107个乡镇建立了“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建阳、建瓯等九个县、市建立“疑难纠纷调处指导中心”。全市村、乡、县三级调解网络已经形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筑起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为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卓建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