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1919
颗粒名称: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 G718.5
页数: 3
页码: 292-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情况。其中包括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工作、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招生就业工作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教育 技术学院

内容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2011年,学院按照《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全面推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的办学体制机制。4月,召开学院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学院董事会成员单位达到36家,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紧密融合的多元董事会结构。同时,完成企业专家工作站建设方案论证,建成华闽实业企业专家工作站和中福实业股份公司教师工作站。加强学院骨干重点专业的建设。依托行业企业,逐步建立起各具专业特色的“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林业生产经营过程、基于园林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基于木材加工典型产品工作过程、基于林业信息技术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创立“三依托三结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建成生物质能源实训室、植物检疫实训室、植物组培实训中心、植物栽培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中心等11个实训室;正在建设森林环境实训室、木工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木工设备维修实训中心等14个实训室。新增50家企业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向行业、企业、基层、农村推广经济林栽培、速生丰产林栽培、竹类栽培管理及花苗、果苗、竹苗、林苗培育等60多项林业实用新技术,在全省范围内义务培训林农2060人日;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研发项目48项;以清流县林业局、漳州市林业局、南平农业工程学校、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生态工程学校等为依托,校企、校校合作建设5个继续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和中职学校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达9068人日。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与台湾2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园林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4个专业的“2+1”合作办学。选派14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境外学习、培训,邀请12名境外职教专家来校讲学、交流。6月,举办有18个发展中国家41名学员参加的森林执法与施政官员研修班。8月,举办海峡两岸合作高职教育园林与林业技术类专业2011年师资培训班。11月25—26日,省教育厅派出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沈斐敏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进行中期检查,并同意通过检查验收。
  【教学工作】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成功申报模具设计与制造、家具设计与制造、国际贸易实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等4个新专业,同时对森林生态旅游、环境艺术设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财务信息管理等专业暂停招生,使专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做好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林业类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单独招生、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材建设计划、建立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7个试点项目,被列为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学院被确定为2011年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院校,园林技术、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与台湾中州技术学院、南亚技术学院以及台资企业开展“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共招收新生44人。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资源环境系主任廖建国、自动化工程系副主任谢金生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物流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JVAV语言程序设计》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广告设计制作专业和物流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在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2011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学院刘文开老师撰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获一等奖;黄翠琴老师撰写的《构建森保专业“就业为基础创业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思考》、黄云玲老师撰写的《“项目带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三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中,叶新颖老师荣获“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项目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在全省林业职业院校说课比赛中,李霞、纪颖2位老师获二等奖,林志鹏、吴淑秋、罗志斌、徐豪4位老师获三等奖。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中,学院学生获3个三等奖,获团体二等奖。在福建省高职院校2011年度学生书法技能竞赛中,学生林枫荣获硬笔书法一等奖,魏达获硬笔书法二等奖,张晓强、纪杰城获毛笔书法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人文社科系派出的参赛选手获“福建赛区二等奖”。
  【招生就业工作】 2011年,学院招生计划数2100人,面向9个省招生,录取1986人,录取率94.6%。实际到校报到1717人,报到率86.5%,招生录取数、报到数及在校学生数均创历史新高,使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达到5018人,各类在校生人数达到6585人。2011届毕业生共26个专业1295人,为建校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经省人事厅审核,201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达1200人,专升本人数61人,就业率达97.37%,签约率达51.04%。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林业局林学会组织的“全国涉林职业院校绿色创业大赛”,吴敏柘同学的“蝎子养殖基地”项目荣获全国二等奖,林陈淑同学的“美美农家乐”、曾仰明同学的“开心果园”、陈志龙和刘建新同学的“腾达养鸡场”等3个项目荣获全国优胜奖。学院被评为“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优秀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黄丽霞老师荣获“2011年度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成教科研工作】 完成700多名成人教育学生的教学工作;新增5个成人教育专业,成人本、专科专业达到28个;新招收608名函授生,非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1567名。同时,开办全省林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训班、油茶技术培训班等12期培训班;组织南平市卫生系列考试、农业银行考试、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等考务工作,参加人数达8000多人次;举办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组织物流供应链考证、全国职业资格鉴定等,参加人数达800多人。开展教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和科技服务社会工作,获得科研课题立项最多的一年。其中,获得省林业厅科研课题立项2项,获得省教育厅A类科研课题立项3项、人文社科项目课题立项2项,获得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立项7项,获得南平市科研项目立项1项。同时,组织29项在研科研项目实施工作,其中已有3项科研课题顺利结题,并组织申报南平市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组织师生20多名,历时6个月,完成长乐市造林绿化核查任务5.1万亩。抽调14名教师参加全省造林检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还组织师生完成编制“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港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邵武市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3宗。
  【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4月22日,省林业厅在福州召开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董事长陈家东,省林业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常务副董事长黄文书,南平市政府副市长、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何三保以及福建中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山等36家董事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听取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宝银同志作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就推进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等问题进行讨论。会上,学院与董事单位分别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发展中国家森林执法与施政官员研修班】 6月20—29日,连续三年负责承办由商务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森林执法与施政官员研修班”,来自缅甸、喀麦隆、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阿尔及利亚、加纳、圭亚那、巴布亚新几内亚、利比里亚、斐济、赞比亚、印尼、乌干达、肯尼亚、老挝、尼泊尔、津巴布韦、朝鲜等亚非拉地区18个发展中国家41名学员参加学习培训。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交流】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通知》,学院被确定为2011年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院校。园林技术、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与台湾中州技术学院、南亚技术学院以及台资企业邵武市嘉德综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冠捷电子(福建)公司、南平合众传媒有限公司、漳州翊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开展“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招生200人,每个专业招生50人。8月1日—9日,在武夷山承办海峡两岸合作高职教育园林与林业技术类专业2011年师资培训班,来自省内外15所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园林与林业技术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班由省内外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台湾国立嘉义大学、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台湾针叶林景观设计公司、台湾乾坤技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的知名教育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授课。授课采取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赴台实地考察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思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台湾林业生态工程实务、台湾景观类专业校企合作途径与实践、台湾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台湾景观类专业多元化专长领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等。
  【校地战略合作】 8月13日,学院与光泽县举行“校地合作”对接会。双方认为,校地合作是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有效形式。开展校地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科教与经济的结合,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双方一致达成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中职贯通、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的意向。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