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1320
颗粒名称: 水利工作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202-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的水利工作,其中包括了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民生水利建设、项目规划与前期工作、防汛抗旱等。
关键词: 水利工作 南平市

内容

【概况】 2011年,全市水利工作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15.1亿元,占任务的137.3%,比增46.36%,其中,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0708.95万元,占任务的100.29%。共争取省级以上水利项目资金7.16亿元,同比增长71.3%,占全省已下达各地资金的15.2%;征收水资源费2644万元(其中市本级731万元),比增5%;征收堤防维护费2175万元(其中市本级1085万元);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33.58万元(其中市本级44.8万元);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199万元,比增55.1%。
  【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快闽北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市财政及时安排500万元前期经费用于大型水库建设、防洪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市水利局成立“水利重点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设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对每个主要项目确定了责任领导、责任人。每个县(市、区)都确定了挂点领导、科室,指导督促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帮助协调具体困难和问题,每月定期通报全市水利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重点在建项目六大类65项,完成投资8.047亿元;规划(储备)项目六大类106个项目,总投资143.6亿元,一批重点水利项目正在规划可研编制和项目申报审批中。全市有33个、总投资约83亿元的水利重点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进入实质性前期工作阶段。实行部门项目资源整合、流域项目捆绑集成,对富屯溪三期、建溪三期防洪工程、建溪、富屯溪泵站更新改造、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实行捆绑整合、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着力建设“优质示范工程”,全市确定了20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5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优质工程要求进行建设。
  【民生水利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27亿元,解决农村不安全人口24.1万人,占任务15万人的160.7%,解决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3.123万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1.34亿元,完成重点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30座,占任务30座的100%;开工建设20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1716.82万元。防洪排涝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新建防洪堤长9.767千米;其中建溪二期防洪工程完成投资3700万元,建成堤长1.9千米;建溪三期完成完成投资7832万元,建成堤长5.367千米;富屯溪二期完成投资1718万元,建成堤长0.3千米;富屯溪三期防洪工程(邵武段)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堤长2.2千米。中小河流治理,顺昌鹭鸶溪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任务的98%,清淤河长5.6千米,新建堤防5.6千米;延平区照溪完成投资2415万元,占任务的100%,清淤河道10千米,新建堤防9.4千米;建瓯市吉阳溪、浦城县盘亭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待审查。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总投资3501.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08万亩(其中绿色屏障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万亩),占任务的133.7%。南平“二水源”工程完成投资5350万元,占年计划的92.5%;累计完成投资19967万元,占调概后总投资(28520万元)的70%;完成隧洞开挖2727米,占年计划(3791米)的72%,完成衬砌809.5米,累计完成隧洞开挖22326米,占总任务的94%,完成衬砌869.5米。同时,基本完成省发改委、水利厅、太湖局五星桥水库(第二水源)初设修编审查工作,有望解决五星桥水库省里补立项问题;积极开展建阳、光泽、延平、顺昌、建瓯、邵武及武夷山等7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49.2万元;建溪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待验收,完成投资1600万元;富屯溪泵站基本完成安全鉴定和泵站复核工作。
  【项目规划与前期工作】 全市规划(储备)六大类86个项目,总投资86.3亿元。其中闽江流域(南平)防洪工程捆绑项目估算总投资23亿元,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与三明、福州共同捆绑),上报水利部审查;光泽茶富水库完成工程建设规划编制,正在进行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和项目建议书报告编制工作,有望列入全国“十二五”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建溪四期(政和段、建阳段)防洪工程、富屯溪顺昌城区防洪工程及邵武大乾水库、光泽肖家坑水库等11项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政和县昌岐洋水库城市第二水源工程、富屯溪流域大型泵站工程、富屯溪四期(延平、顺昌、邵武)防洪工程、浦城南浦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防汛抗旱】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安全、促发展,落实各项度汛措施,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及时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及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市、县两级都充实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公布水库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接受社会监督。完成全市1663个行政村村级防洪预案的修订工作,完成水库汛期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度汛方案的审查、审批工作。组织检查组,分赴10县(市、区)开展汛前水利工程和在建工程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落实防汛抢险队伍300支共9382人,开展冲锋舟操作技能培训和演练,落实冲锋舟、救生衣、麻袋、编织袋及砂石料等抢险物资。入汛以后,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防汛会商和短历时强降雨的监测预报,及时预警。同时,完成南平市区西门、延福、昼锦3座排涝站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光泽、邵武、顺昌、延平、武夷山等5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
  【水资源监管及水土保持】 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确保取用水符合功能区划要求,促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加强水功能区、重要供水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江河湖库、重要水源地、河道行政界面以及供水水源地的水资源质量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做好取水工程或设施竣工验收,落实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浦城、武夷山、建阳先行开展取水计量设施远程监控系统推广运用;切实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弃土弃碴安全检查和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开展新《水土保持法》学习宣传,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组织开展龙浦、松建、宁武高速公路和南平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执法检查,严格控制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
  【水利建设完成投资情况】 2011年,全市完成总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46.36%,占任务的137.3%,其中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07亿元,占任务的100.29%;争取到省级以上水利项目资金7.16亿元,增长71.3%,占全省已下达各地资金的15.2%;征收水资源费2644万元、堤防维护费217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33.58万元、河道采砂管理费199万元。
  【闽江流域江河治理防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的综合保障能力,南平市拟建闽江流域江河治理防洪工程,项目包含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干流,干流上重要乡镇所在地以及主要支流上涉及武夷新区、10个县级以上城区及周边拓展区、重要经济开发区的防洪排涝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约30亿元。该项目拟按省上要求统筹列入闽江流域防洪建设项目,并申报成为国家立项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已开展进行。
  【“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稳步发展。完成浦城、建阳、武夷山、光泽四个县(市)的初级水利化县建设的工作,并通过省上验收,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全市建成各类水库346座,总蓄水能力7.59亿立方米,全市农村水利灌溉面积277.44万亩,较“十五”期末提高了9.3%;累计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23.68万亩;全市的乡镇及行政村人饮自来水通水率百分百,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85.85%;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4.6亿元,一批历年水毁的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修复和改造。
  防洪抗灾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各类堤防73.79千米,其中三级以上堤防42.2千米。完成富屯溪二期防洪工程堤长9.34千米和南平市城区的昼锦、延福排涝站及高水高排工程的建设,市区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逐步形成;完成总库容1670万方的政和宝岭、长际两座防洪水库建设,防洪水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加34个乡镇、18座大、中型水库及17座小型水库的洪水预警报站点建设;升级改造了市防汛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视听到镇、预警到村;全市10个县(市)城区建成洪水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地汛情,确保防汛指挥的快捷有效;建瓯市率先完成小流域的山洪预警体系建设,通过省上验收,为小流域山洪预警建设打开局面。
  小流域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治理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下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15万亩;在试点的基础上,200平方千米以上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逐步推开,共治理23条中小流域,建设堤防护岸56.72千米,疏竣河段长50千米,改善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效保护了村庄和农田。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面铺开,共争取到资金1.4395亿元,完成148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其中浦城东风、东坑、龙岭下,政和界溪、建瓯小赤院、洋后6座中型水库,57座小<1>型和85座小<2>型水库),占全市水库总数的42.8%,水库的自身保安水平和水库功能的发挥得到了提高。
  水电建设在调整中壮大。小水电建设主要进行挖潜改造和以电代燃建设,全市有小水电装机109.03万千瓦,年发电量31.62亿千瓦时,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36倍和1.51倍。
  依法治水的力度加大。按照新《水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南平市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保护的若干意见》,《南平关于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意见》、《南平市水库调度管理暂行规定》、《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与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有效地改善依法治水、管水的环境,加大了依法治水的力度。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