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1268
颗粒名称: 乡村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2
页码: 190-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的乡村建设,其中包括了中心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农村住宅小区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等。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南平市

内容

【中心村建设】 按照“中心镇、中心村”格局,科学指导编制和修编乡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小城镇和村庄适度集聚发展。督促和指导乡镇政府对不适应当地村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编,迪口镇、吉阳镇、水源乡、石陂镇、黄坑镇、星村镇、李坊乡、茶坪乡等10个乡镇完成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市建城区外106个乡镇有64个乡镇完成第三轮总体规划调整。指导24个中心村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2008年开展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以来,已累计编制完成458个中心村建设规划。
  【家园清洁行动】 全市有15个乡镇、198个建制村列入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家园清洁行动”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及时分解下达任务,落实配套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并加大巡查力度,巩固治理成果,确保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目标任务按时完成。9月开始,开展垃圾整治自查验收工作,9月下旬开始组织对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村镇进行验收,同时把重点区域巡查工作和2010年度农村垃圾治理合格乡镇、村的验收工作结合起来,巩固成果,努力消除垃圾回潮现象,全市共有1267个建制村通过省家园办验收。115个乡镇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场,配备保洁人员638人,设置垃圾中转收集池(点)516个,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设置废物箱(桶)1980个,配置垃圾清运车(农用车、拖拉机)152辆,累计投入资金约7130万元;同时还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卫生监督制度,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村住宅小区建设】 在尊重农民意愿、有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引导边远村庄适当进行迁村并点,在中心镇、高速公路互通口沿线培育试点住宅小区,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在44个省级试点住宅小区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小区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小区建设,培育建阳麻沙长坪小区、光泽李坊福星小区、邵武水北王亭小区、松溪长巷紫牛小区等4个村镇住宅小区,被列入第十三批省级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顺昌双溪街道洋坌小区、元坑文昌小区、武夷山武夷街道下梅小区、兴田皇亭小区、松溪茶坪铁岭小区等11个村镇住宅小区被省住建厅评为第八批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
  【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徐墩、仙阳、水吉、和平4个省级试点镇全年启动项目77个,总投资86亿元,计划投资28.9亿元,完成投资31.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其中在建基础设施、城建项目52个,完成投资1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48%,完成产业项目投资9.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8%。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小城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确定了延平区夏道镇、邵武市吴家塘镇、武夷山市吴屯乡等10个乡镇列为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制定下发《南平市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导市级小城镇试点建设。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