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1252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3
页码: 187-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的城市建设情况,其中包括了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公厕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等。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南平市

内容

【概况】 2011年,市住建局以“城市建设战役、民生工程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为载体,全力打造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推动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实施257个城市建设战役项目,项目总投资224.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0.5亿元。其中,市本级63个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7.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6.3亿元,占年计划的122.5%。其中市本级完成投资48.5亿元,占年计划的128.7%。
  【城市交通道路】 全市共实施65个城市综合交通项目,其中,新建项目47个,续建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全市新建扩建道路共47条,总里程78.3千米,其中,白改黑道路13条,长度21.5千米;打通断头路5条,长度5.7千米;新建改建桥梁14座,长度8.7千米。南平中心城区以八仙片区、西门岭片区、大家厂片区征迁建设为突破口,完成剑州大桥、建溪大桥、常坑大桥、闽江大桥、沿江快速通道一、二期工程等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续建夏道大桥、闽江路旱桥,改造建设九峰索桥,拉开城市框架目标基本完成。建阳市实施民主南路、朱熹大道、东桥东路等4条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武夷山市完成度假区大王峰路、站前西路、迎宾路、环岛西路、滨江大道等5条道路改造,其中度假区大王峰路改造结合路面、路基、管线下地、景观改造等建设,建成一条融文化、景观、通行、休闲为一体的迎宾大道。邵武市实施华光路、李纲路、新建路、五四路4条道路白改黑工程,新建中山路东段、紫金工业平台双溪支路等城市干道,改造8条小巷街道。建瓯市实施江滨路、较场巷、水南桥等3个路桥改造项目,新建建溪大桥,年底前完成桥墩主体结构。顺昌县实施三优街、滨江路、中山西路、思贤西路、城南西路等5条道路改造工程。浦城县新建和改造道路4条,兴浦路沥青路面改造已完工,梦笔路、文化路建设将在春节前竣工,五一三路改造春节后开始实施。光泽县实施文昌路、217路、中山中路、桔子洲大桥、北溪南路等5条道路改造;松溪县对北大街、河东路、滨河东路等3条干道进行改造,并在北大街建设无障碍设施。政和县实施迎宾大道、城东大桥、胜利洋主街等3条道路改造。各县(市)路网的改造和完善,缓解各城区道路交通拥挤状况,有力地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公共交通】 全市新增公交车线路12条,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公交车,新增156台新型LNG公交车,新建公交转乘站6个,全面改造提升公交站点。市本级新增公交线路2条,新增公交车33台,新建东坑转乘站和沙溪口公交枢杻;武夷山市完成50座公交站点的改造,在设计上融传统和现代元素于一体,体现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品位;邵武市新增35台LNG节能公交车,完成42个公交站点广告牌改造,新增公交线路1条,开通7条无人售票公交线路;建阳市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增公交车23台;建瓯市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增公交车11台;顺昌县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增公交车15台;光泽县新增公交车16台;松溪县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增公交车12台;政和县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增公交车5台。全市新建停车场14个,新增停车位1413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公厕建设】 全市新建改建公厕109座,超出省上任务29座。其中市本级新改建公厕46座,邵武10座,武夷山9座,建瓯8座,建阳9座,顺昌5座,浦城5座,光泽5座,松溪4座,政和4座,试点镇仙阳2座、徐墩2座。在用地和选址上,本着方便群众、节约土地、提高利用率的原则,充分利用边角地、城市绿地、公园等市政用地;在人员比较密集、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段,则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活动式公厕;对新区建设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的,督促开发商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 全面提升垃圾处理,全市新建垃圾处理场7个,政和、顺昌、浦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已竣工,邵武生活垃圾转运站基本完工,全市新建改建垃圾转运站12个;新增配套污水管网87.4千米。武夷山污水厂负荷率达到100%,南平塔下、邵武、建阳、建瓯达75%。武夷山二期、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60%。进一步完善供水设施,全市改、扩建自来水厂5座。市本级安丰水厂地灾治理、大横水厂建设已基本完工,第二水源工程完成隧洞开挖2.2万米;武夷山市石雄水厂扩容工程,完成一、二级泵房、絮凝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及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机电、通讯、管网工程,增容规模1.5万吨/日;建阳市自来水厂开征一级泵房用地,反应池、过滤池、沉淀池及取水口泵房主体竣工,进入装饰工序,铺设沿路主干道5千米,供水管网10千米;政和县珠山制水厂供水系统改造基本完成;各县(市、区)供水管网建设顺利推进。全面修复排水防涝设施。南平市延福、昼锦、西门3个排污排涝站在“6.18”洪灾中水毁严重,于6月完成修复工作;浦城县仓北路沟渠改造全面完成;松溪县建成1千米城区防洪堤,并完成花岩溪内河整治工程;政和县城区二级路排水系统完成排水管道5.6千米。四是燃气管网逐步延伸。积极推进燃气管道规划和建设工作。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以“增绿量、上档次、出精品、创特色”为宗旨,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小街景,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城市公园。全市新(改、扩建)综合性公园12座,新增街头小绿地35处,新增绿地面积360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平方米。玉屏山公园完成新区改造工程。邵武严羽公园占地84亩,一期建设完成,建成1个主广场、3个休闲小广场,新增城市公共绿地5万多平方米。推进缆线下地工程,清除城市“蜘蛛网”。各县(市)电缆下地工程结合道路改造工程同时进行,全市实施架空缆线下地16条,总长16.5千米。南平杨真片区增设电力开闭所2个;武夷山度假区和武夷大道主干路电网全面下地;建阳民主南路、朱熹大道、林后桥路段缆线下地与道路改造同步完成;建瓯较场巷北段、中山路西段、水南片区等路段缆线已落地;邵武市东桥路,顺昌县中山西路、城南西路、思贤路,光泽县217路、中山中路,浦城县五一三路,政和县胜利洋主街,松溪县北大街、河东路等城区主干道基本完成架空缆线下地工程。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全市拆除违章建筑2243处,市本级以“两街两巷”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出动人员1554人次,吊车、车辆等各类机械设备158个台班,其中吊车70个台班,发放整改通知书1696份,拆除高空广告、违规店牌、店招3142个,整治有碍观瞻的布条、塑膜纸、移动的简易广告、招牌1374处,清理“牛皮癣”2185处,并实现零投诉、零纠纷、零上访、零事故的“四个零”目标。通过启动市容环境整洁行动,各县(市)呈现“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城市新面貌。武夷山度假区大王峰路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路段全长3千米,通过更换部分建筑外立面构件、拆除违章搭建、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沿街店招设置、完善夜景工程等,恢复和构建武夷山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街景,提升旅游度假城市整体品味。
  【保障性安居工程】 根据省上“8月底实现全面开工;10月底前实现1/3主体建成、1/3主体施工、1/3基础施工;年底前实现建成率50%以上”的目标要求,各县(市)以周为单位,及时、全面梳理出未开工项目的倒计时工作安排,在项目审批和工程招投标方式上采取全“绿色通道”审批模式,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联审,以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各施工单位开展“比开工、比进度”为内容的竞赛活动,狠抓质量、进度、安全,全力协调资金、征迁交地等工作,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工作的开展。至年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省下达建设目标任务数20092套,开工建设20639套(户),综合开工率为102.72%。其中:廉租住房开工1047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656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4873套;限价商品住房开工500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安置房320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开工安置房1008套;林业棚户区改造开工4024套;垦区棚户区改造开工825套。竣工保障性住房(含往年项目结转数可计入当年竣工目标)共9697套(不含实施货币补偿1323户),按建设目标任务数20092套计算,竣工率为48.26%。其中:廉租住房竣工1913套;经济适用住房竣工110套;公共租赁住房竣工3672套;限价商品住房竣工2447套;城市棚户区改造竣工844套;林业棚户区改造竣工514套;棚户区改造竣工197套。省上下达的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00户的任务全部完成。市本级保障性住房(含延平区)任务数3460套,已开工建设3631套,综合开工率为104.94%。市本级竣工的保障性住房(含往年项目结转数可计入当年竣工目标)共2112套(不含实施货币补偿189户),竣工率为61.04%。其中:廉租住房竣工430套;公共租赁住房竣工542套;限价商品住房竣工975套;城市棚户区改造竣工152套;林业棚户区改造竣工13套。同时,市本级向符合低保、低收入条件的城镇家庭735户、1540人,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4.87万元,2007年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实施以来累计发放358.15万元,做到应保尽保。
  【规范行政行为】 印发《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汇编》,作为建设系统行政执法工具书,真正使每位行政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有固定“路线”和“规矩”,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程序的优化。对61个审批事项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公开审批流程,优化、简化、透明办事程序,确保审批机制的高效运行。截至11月底,共受理咨询2031人次;完成各类审批、核准、备案项目734件,所有办件均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实际办结时间比承诺时间缩短71%左右。当日办结件达427件,占总审批件数的58%;代征价格调节基金共308.15万元;代收城市垃圾处理费68.2万元;协助市劳动局督促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923.9万元。推行政务公开,把行政权力置于阳光下运作,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效能考评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来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公开评议制来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对所有受理件、办结件、退件、补件实行核查制度,并加强对科室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显著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建设审批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在行政服务中心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年初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2010年度南平市服务发展最佳窗口,被市直机关党工委授予“党员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队伍建设】 开展“四个十佳”评选活动,用心沟通连接人心,提高待遇凝聚人心,开展活动激发人心,关爱职工汇聚人心。及时办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办件、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以及群众的来信来访。共接待群众咨询2031人次;收到政协提案和议案17件、网上“市长信箱”投诉61件、“公众留言”102件及群众来信来访11件,总计191件,办理、答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及时化解了行业内的各类纠纷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协调发改、环保、财政、延平区政府完成闽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建成1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协调交警、规划、环保清除被改变用途的马坑路、新建路等地停车场4个,泊车位1470余个;协调延平区政府、市公安局、执法局、卫生局、水南、水东街道于3月29日完成对剑州大桥、闽江路,大家厂片区保护性施工。积极开展“城乡共建、结对帮扶”活动,根据结对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向结对帮扶的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以及新一轮挂点的祖墩乡登山村拨付村镇建设扶持。支持光泽、政和、建阳、武夷山等乡镇、村13个,拨付相应资金1600多万元。
  【邵武市努力打造生态福地】 一是按照“游武夷金湖、驻福地邵武”思路,加快南武夷旅游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二是开展“植树大造林”活动,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4.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3.6%。三是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和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保护,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大力实施“四绿”工程,新建城市绿地6处,绿色村庄4个,新增农村公园4个。四是推进富屯溪沿岸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水源、家园、田园”清洁工程,25个行政村示范项目全面施工,建成生活垃圾收集池191座,在建垃圾转运站28座。五是狠抓节能减排,淘汰关闭3家低端产业和落后产能企业,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