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劳教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1193
颗粒名称: 南平劳教所
分类号: D926.8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政法劳教所的情况。其中包括场所平安建设、教育矫治、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习艺劳动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政法 劳教所

内容

【场所平安建设】 2011年,南平劳教所强化首位意识,落实责任制,形成以科队为主体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到人,全力打造“平安场所”。进一步提高场所物防技防水平,提高场所安全稳定度。强化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包夹措施、板块移动、民警值带班警力保障等制度,确保“三大现场”安全。扎实开展百日排查整治活动,落实包管包教制度,对会见和邮寄的物品,落实检查、登记、48小时穿刺性浸泡制度,不定期开展尿检,防止毒品流入场所,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完善从收容至解教全过程执法环节,规范流程,强化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劳教延、减期和“两外一假”,健全完善各项劳教执法工作制度,严格规范劳教人员日准则考核,及时公布奖罚结果,保证渠道畅通,提高场所执法公信力。加强警戒护卫组织建设,提高场所安全防范能力。认真落实部局关于警戒护卫队建设要求,开展警戒护卫组织封闭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严格各项门卫管理制度措施,强化岗位履职,认真做好外来人员、车辆、物品的检查、登记,严防违禁品流入场所。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场所处突能力。2011年被南平市综治办授予平安单位先行单位。
  【教育矫治】 组织专兼职民警教师和年青民警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有4名民警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2名民警通过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开办小学文化教育班和初中文化教育班,纳入延平区扫盲教育工作范畴。年内共开办2期职业技术教育,参加培训无线电装接工69人、电焊工38人,除1人外全部获得职业技能初级证书。做好个别教育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工作。个别教育落实“十必谈”制度,建立劳教人员预约谈话箱,对难改造人员,及时呈报审批,并按要求做好包管包教和转化工作。确定一大队为个别教育工作试点单位,通过典型示范,推动个别教育工作规范化上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入所教育中安排6个课时的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在常规教育中安排60个课时的课堂化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开展全员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实行心理咨询师坐诊,及时发现劳教人员的心理问题,帮助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克服心理困扰和冲突,解决心理障碍。强化入出所教育,为劳教人员改造和解教回归打好基础。开展辅助教育和社会帮教活动,做好接茬帮教工作,力求无缝对接。
  【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 强化劳教食堂管理,严把进货质量关、价格关、验收管理关,确保食物安全。做好食堂饮食卫生,开展卫生防疫检查,年内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科学安排劳教伙食,办好生活服务站。规范内务管理,严格劳教人员被服管理,建立劳教人员被服发放回收信息卡,定期清洗、消毒、曝晒被服。完善内务卫生监督检查,开展评比,促进劳教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按规定办理、年审各种证照,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疾病防治,与疾控中心合作,定期邀开展专项检查检测,定期(每季度)对新收劳教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和肝炎、肺结核检测,检测率达100%。聘请市红十字会专家来所开展医疗急救员培训,有30名民警参加了学习,提高医疗急救水平。
  【习艺劳动】 接手漳州劳教所引进的缝制棒球项目,认真组织好生产,同时积极寻找新项目,储备习艺项目3个,即手提袋项目、糊灯笼项目和线束项目,保证场所习艺劳动正常开展。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成立3个QC个小组,拟定3个课题展开工作。有QC诊断师6名。7月参加了福建省质量协会主办的全省QC成果发布会,市劳教所的“扬帆QC小组”获得了省优称号。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与习艺劳动车间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劳教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