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898
颗粒名称: 行政服务管理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行政服务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优化服务功能配置、创新审批方式、减化审批环节、丰富服务内涵等。
关键词: 南平市 2011年 行政服务 管理

内容

【概况】 2011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围绕服务主线,突出发展主题,按照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形象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提高的目标,积极创新审批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服务手段,着力破解制约审批效率难题,依法优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同时,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以及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推行“红绿灯”制度,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全年承诺件15741件,提前办结15404件,提前办结率为97.86%,同比提高14.66%;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88197件,办结88124件,其中,即办件72387件,占总数82.14%,同比提高了4.37%。
  【优化服务功能配置】 按照“关联性、实效性”原则,对窗口和服务事项进行调整。凡与企业创办、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职能和关联度大的审批事项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优化审批功能配置。新进审批服务事项23项,新增入驻单位1个。市安监局由入驻综合窗口调整为实体入驻单位,并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甲、乙证及相关企业生产许可证核发、变更、年检等10项许可事项全部入驻中心。根据工作量大小和事项性质,调整窗口布局设置,将办事大厅划分为便民服务类、经济服务类和建设项目类等三个功能区。
  【创新审批方式】 2011年,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审批工作机制创新,通过容缺受理、联审联办等,实现审批服务提速、提质,为群众和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推进容缺受理审批。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以及灾后重建项目,实行审批前置后移,承诺补办,提高审批时效。市发改委、规划局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所欠缺,但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要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的,窗口予以容缺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和容缺时限,补缺后及时发给批准文书。市工商局窗口采取“容缺预审”、“容后修改”审批方式,促进欧浦登光学等15个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顺利登记、快速落地。市卫生监督所窗口餐饮许可申办按照“先上车后买票”原则,对产权证明、餐具检测报告等非要件,采取“容缺”和“承诺”的方式先受理、审查、制证发证,共容缺412件,容缺受理率达90%。二是加大即受即办力度。全年共受理各类即办件72387件,占审批服务事项总数82.14%,较2010年同比提高4.37%。三是推进项目联审联办。加大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整合重组力度,将建设项目的并联审批四个阶段调整为“分段牵头、有限并联”,重点抓好集中联合踏勘、绿色通道项目办理。完成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报建96项,牵头组织建设项目审批联合踏勘55场次,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11场次,研究解决工业项目土地挂牌出让过程中的前期审批问题等,有效缩短项目前期申报时间和成本,提高项目落地速度。四是推行网上审批流转。累计接入专线9条,使用审批和服务系统17个。完善审批系统的网上审批、监管和协同办公职能,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管理,全年共接受网上监察审批件7828件,绝大多数事项做到提前办结,提前办结率达90.42%。对27项超期办结件逐项追究,落实责任,逐项整改。启动窗口与后方单位的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完善短信服务平台和电子查询系统功能,向服务对象发放办件动态告知短信3万多条,门户网站年访问量300多万人次。此外,不断增加省、市、县三级网上审批系统联动,市林业局、物价局等18个窗口对需上报省厅的审核项目经由专网实现省市联动审批。
  【减化审批环节】 对照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等,按照“依法、简化、高效”的原则,对影响审批提速的前置项目提出简化、合并等优化意见,力求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程序。市林业局窗口以服务“五大战役”为重点,为全市22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67项民生工程和29个灾后重建点建设项目实行“一审一核”办结制,简化许可环节,做到当日收件当日审核办结。市消防支队窗口将消防行政许可等3个项目的办理时限缩短60%以上,并针对灾后重建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再缩短50%。市外经贸局窗口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加工贸易等审批权下放到县市。市规划局窗口将建设项目总平面图审查与建筑方案审查合并审查,将临时用地审批与临时建设审批合并审批。市住建局窗口对房地产、物业企业年检,利用管理系统高效流转。市卫生窗口简化办事环节,所有许可事项平均提速11.5个工作日,提速率99.04%。市环保窗口为11个工业项目出具环境影响评价零收费登记单,免收一类评费60多万元。市工商局窗口为全市955户个体工商户免收开业、变更登记费1.58万元。市人防窗口办理落实优惠政策项目6项,为建设单位减免人防易地建设费148万元。
  【丰富服务内涵】 积极探索新的行政服务手段和途经,加强和改进服务方式,积极推行人性化、全方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强化协调职能。利用部门集中办公的优势,发挥“中心”的协调作用,通过协调会、联席会等解决项目涉及审批环节问题。为推动民生建设战役项目的顺利进展,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召开项目审批联席会,共同努力,当年市本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原来的54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全年共接受群众来访、来电和在线咨询600多余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审批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7人次。二是创新服务形式。开通LED显示屏,将窗口收办件情况实时公示,方便查询与监督。制作窗口电子显示屏,将窗口名称、办理事项、人员姓名、编号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市发改委等23个窗口采用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为项目业主或群众提供业务指导、预约服务。市国土资源局针对特殊群体提供便民服务48人次,到乡镇为灾后重建村民送证下乡173本。市卫生监督所、电业局等窗口在窗口设置便民服务箱,配备常用药品和老镜等物品,方便群众办事。
  【加强交易监管】 为保证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组织人员走访闽北经济开发区、南平工业园区等单位,了解建设单位需求,提供业务指导,对合福高铁南平北站站前片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BT项目、紫云公租房项目、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监理等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为重点项目单位招投标工作提供抽取招标代理以及提供优先入场等服务,在优质服务中做好监管职能。全年建设工程项目进场152次,中标金额172387.69万元,节约金额18058.15万元,节约率9.48%;土地招拍挂成交9块地,中标金额38800万元,增值额19060万元;政府货物服务采购网上竞价2680次,完成采购合同金额4043.03万元,节约率3.38%,网下接受委托103笔,组织招投标活动83场次,采购金额4114.75万元,节约率10.57%。建立行业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走访市、区建设、发改、水利、国资等部门,就项目进场、平台建设、招投标活动管理等交换意见,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工作流程,推进公共资源入场交易。全年新增市政、水利、国有土地出让等交易进场活动6场次、3场次、5场次,中标金额分别为170324.16万元、2063.53万元、38800万元,节约率和增值率分别达0.47%、1.11%和52.58%。扩大代理采购服务面,社会中介机构代理采购42场次,较上年增加39场次,同比节约额达162.15万元。
  【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网络建设】 为落实中办、国办和省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精神,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实施意见》,规范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市效能办,先后两次对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已有8个县(市、区)已建立中心并投入运行,管理运行较好的有武夷山、延平、邵武、建阳等市(区)。积极推动市、县联动网络建设,建立行政审批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县(市)对口部门的审批件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报送和审批。武夷山、建阳、邵武等市完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审批件可实现市县网上申报、网上审批。此外,邵武市行政服务中心还整合房产、土地资源,成立房地产交易中心,提升办证效率,进一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
  【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市行政服务中心自主设计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内容包含网上竞价体系、专家抽取系统、政府采购查询系统及委托、开标、中标、代理机构业务等信息发布平台,为各县(市)提供统一使用的信息平台。年底,建阳、武夷山、邵武、光泽、顺昌、松溪、政和、浦城等8个县(市)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基本构建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初步覆盖。已建的中心基本完成场所建设、制度建设和流程设置等主要工作,并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发布信息、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监督管理”的运作理念,进一步加强交易过程、交易项目的规范监管,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健康运行。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