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868
颗粒名称: 机构编制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100-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机构编制的情况。其中包括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机构编制管理等。
关键词: 南平市 2011年 机构编制

内容

【政府机构改革】 2011年,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12月17日召开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制发《南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制定市政府工作机构“三定”规定的通知》、《关于严明纪律保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等有关配套文件,强调改革的纪律和工作要求。2010年12月31日,新机构统一对外挂牌、启用新印章。1月11日,召开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培训会。根据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求,市级政府设32个工作部门、2个部门管理机构。市政府机构“三定”已由市编办拟定,经市委编委会议审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市委常委会审定。
  10个县(市、区)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和市里批准的改革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新机构统一对外挂牌、启用新印章。市委编办组成2个督查组,对6个县(市)机构改革工作进行督查。县(市、区)政府部门“三定”规定通知正在抓紧制定中。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各县(市、区)加强组织实施力度,除延平区、邵武市外,其他县(市)已基本完成。改革后,每个乡镇党政群设5个综合性内设机构,公益性事业机构设5个,各办公室、各事业机构综合设置若干岗位,实行专职或兼职。乡镇人大主席团、人武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按照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立。此外,编办严格按照省委编委《关于深化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认真指导延平区实施西芹镇小城镇机构改革工作。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培训会后,市委编办迅速将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意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7月中旬,市委编委会专题学习中央《指导意见》精神和全国座谈会马凯同志讲话精神,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精心谋划。9月初,成立调研组,分赴市直事业单位调研,重点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及当前主要工作任务,收集有关改革工作意见、建议。11月底,调研工作基本完成,共走访55家主管单位,涉及360家市直事业单位。11月9日、12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听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汇报,并做出具体安排部署。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南平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形成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委编办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结合实际,转发《省委编办关于开展全省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全面展开。各县(市、区)积极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实施意见》,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市委编办派出督查组,对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对分类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研究,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各项工作。
  【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机构编制有关规定和机构编制与财政相匹配的原则,在机构编制总体资源内,通过动态管理,为产业建设提供保障。健全完善各类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在武夷新区管委会设立市国土资源局武夷新区分局、市城乡规划局武夷新区分局、市环保局武夷新区分局,在原南平市科技开发中心基础上成立武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园服务中心;给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设置内设机构,增核行政编制,成立“荣华山产业组团服务中心”。增核南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事业编制,成立“南平市招商服务中心”。为引进人才提供保障,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中招聘紧缺急需人才,对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优先考虑给予用编,全年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各类岗位工作人员共计400多人(含教育、卫生)。保障生态建设,成立市环保局武夷新区分局、市环保局荣华山产业组团分局,增加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环境信息管理服务”职能,将“南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更名为“南平市环境信息与宣传教育中心”,增加事业编制;增核市环境监测站事业编制,专项用于荣华山产业组团环境监测工作;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加挂“南平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并增核事业编制。保障文化建设,在市文化局原有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基础上,组建成立南平市文化广电出版综合执法支队,实行统一执法。理顺县(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在市数字办基础上成立市信息化局,加挂市数字办牌子,主管全市信息工作。将武夷山信息化局机构规格确定为正科级。保障民生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加强中心城市公园事务管理,增加市公园管理工作人员配备。指导县(市、区)做好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核定工作,按照省要求各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高于9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跟踪审批项目,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合理压缩审批时限。根据2011年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公布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要求,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县市审改办结合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 转发《省委编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加大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工作力度的通知》,要求县市实行自然减员、干部人事调配、机构编制调整、鼓励提前退休等方式,扎实做好消化超编工作。对消化超编不力的县市,由分管市领导或编办主任约谈县(市)主要领导或县(市)编办主任,责成有关县(市)就超编问题做出专项说明,并制定详实的消化超编措施。进一步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用编制度,要求部门严格执行,严把人员入口关,坚决杜绝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按照网上审批要求,推行登记、年检网上办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网上登记步入常规化,法人治理结构工作积极稳妥展开。全年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9个、变更登记185个、注销登记7个,年检336个,年检率98%;年检不合格6家。对不符合年检条件的事业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注销登记。加强机构编制研究和信息化建设,于9月在全省设区市率先成立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研究构建新平台。根据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及时更新网络办公设备,并依托电子政务网,实现机构编制省市县三级联网。
  【市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成立】 9月27日,南平市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延召开。原省委编办副主任、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方成义到会祝贺。研究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研究工作,调动和综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强对改革和管理中有关中长期、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