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867
颗粒名称: 人事工作
分类号: D630.3
页数: 3
页码: 98-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南平市人事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人才工作、公务员队伍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等。
关键词: 南平市 2011年 人事工作

内容

【人才工作】 2011年3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南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加快武夷新区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海西绿色腹地产业创业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南平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实施意见》3个配套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市公务员局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推荐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2人,推荐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2个、人才1人,上报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个,引智千人计划项目1个。开展海西绿色腹地产业创业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评选,根据申报对象和行业门类组建两个评审组,实行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联审,对参评对象产值利税、科技成果、产品技术、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审,评选推荐南孚电池等团队47个。制定《南平市市属有关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评选办法》,根据规定符合条件可直接享受的共有76人。按部门和系列组建经贸、农林、工程、教育、卫生、文化新闻等7个评审组,依托主管部门对参评对象的思想品德、工作实绩、专业水平、成果表彰、业内知名度等情况进行业内评审,评选出拟入选对象122人,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全面兑现津贴政策。全年共发放各类人才津贴112.07万元。加强国内外智力引进工作,国家引智项目获批立项16个,其中重点项目1个,示范推广项目1个,资助经费共计56万元;省重点引智项目获批立项7个,资助经费44万元。引智工作连续12年位居全省前茅。对接第九届“6.18”外国专家成果项目8个,总投资7242万元,是全省组织对接项目较多的设区市之一。组织企业参加海外留学博士海峡西岸行人才与项目对接活动,与7位博士进行项目对接洽谈。推荐上报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新获批一家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单位。编制《南平市2011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含《武夷新区2011年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涉及全市紧缺急需人才分布的15个重点产业或行业的33个领域573个专业,招聘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48人。进一步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行业、领域、项目、学科及地区流动,为重点项目建设和武夷新区开放、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公务员队伍建设】 2011年,严格公务员管理,调查核实全市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在编不在岗情况。进一步细化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的具体标准,发挥考核奖惩的导向作用。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审核工作。严格表彰和奖励审核,推荐上报全国、省表彰先进集体79个,先进个人147人。市直机关政府表彰或与部门联合表彰184个先进集体,462名先进个人。扎实开展邵武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完善考核实施方案,组织参加公务员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使用培训。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2011年,推进职称正常化评聘工作,加强评委库建设。审批确认专业技术资格4013人,其中高级432人,中级1874人,初级1707人。认真组织实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共有871人取得各类执(职)业资格,审核批准324位企事业单位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专业技术职务的确认工作。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66个,其中高级研修班6个,培训人数达9000余人。探索开展技能实用人才荣誉称号评审工作,制定开展地方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制作技能实用人才荣誉称号评审工作方案。全市传统工艺美术实用人才荣誉称号,先按工艺和制茶两个系列,分为师级和特师级两个等级,分别由县级和设区市两级评审组织实施。武夷山、建阳、建瓯、松溪、政和等5个县(市)已开展评审工作。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在建阳市将口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
  【企业人才服务工作】 2011年,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积极拓展企业人才服务范围。召开全市企业人才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有关企业的人才政策,编印《南平市人才工作主要政策文件汇编》、《企业人才政策汇编》。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普遍性和个性化的人才服务。针对企业反映人才落户难问题,召集公安、经贸、计生等部门共同协商,采取在规模较大、人才较多的企业建立集体户的方式,方便企业人才落户;规模较小、未设立集体户的企业,可将企业人才的户口落户在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的集体户。畅通人才招聘渠道,组织企业参加“闽东北五市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和“福建省2012年大中专毕业生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专场招聘会”等市外大型人才招聘会,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各类招聘会8场,为企业招聘人才2000多人。建立人才工作企业联系点,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实行“点对点”服务,经常深入企业走访、调查,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提供日常人事人才政策咨询,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2011年,机关事业单位从社会补充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加强对用人单位编制、岗位聘用条件的审核,取消用人单位设置不符合岗位要求的条件,杜绝“因人设岗”、“量身定制”的现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通知,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和招聘工作人员工作。同时严肃笔试面试纪律,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公平公正。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已达90%以上,全年招录政府系统公务员321名,公安基层干警定向培养人员81名,公开遴选7名公务员(工作人员)到市直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全市359个事业单位(含中小学校招聘教师)招聘工作人员871人;通过考核的办法,简化程序,为武夷学院和市第一医院等单位招聘紧缺专业人才55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首次向台湾学生开放。同时,科学编排和发布招聘岗位信息,扩大专业报考范围,创新公开招聘选拔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做到择优选才。
  【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 根据省上关于“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可适当调整津贴补贴水平与标准”的精神,结合南平实际,综合平衡财政收支能力,在多次摸底测算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参考其他设区市的做法,按照“同城、同性质、同职级、同待遇”的原则,提出调整提高方案,确定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水平与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全市平稳顺利地同步调整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关于完善市属经费自给事业单位增收节支和绩效工资的意见》,对市属经费自给、自主经营事业单位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业绩与贡献相结合的分配激励制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按照上级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相关部门。市公务员局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共征集“三支一扶”岗位137个,接收高校毕业生90名,完成99名高校毕业生的年度考核,63名服务期满人员考核工作;会同民政、农业等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招募工作,招募43名服务社区工作者,招聘46名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全年举办毕业生招聘会8场,通过南平人才网、人才市场橱窗栏发布招聘信息2000多条,提供岗位需求1万多个。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登记,建立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登记200多位毕业生求职信息,为100多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服务。组织实施“3年1800名”就业见习计划工作,发布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7家,涉及机械、机电、化学、临床医学、护理等25个专业,提供就业见习岗位989个,有595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被就业见习单位留用358人;同时积极向省公务员局、省财政厅申报22家见习单位448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33.6万元。发布《南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指南》,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方便,共有4606名闽北籍高校毕业生回原籍报到,占当年闽北籍高校毕业生总数的29.6%,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根据中央和省上统一部署,2010年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首次聘用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范运作,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调整和岗位续聘工作,在已设置的不同专业系列岗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对人员结构的要求,按学科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科学优化配置。针对岗位设置后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研,制定《关于事业单位工作调动人员岗位职务聘用及部分新招聘人员试用期满后岗位聘用问题处理意见》。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认真落实退休人员“两项待遇”,完成全市5996名离退休人员调整津贴补贴工作。积极开展有益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健康讲座、重阳节游园、门球、钓鱼、棋牌类比赛等。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参加省上组织的建党90周年全省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展和“我的红色记忆”征文暨诗歌朗诵活动,取得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3名的佳绩。市公务员局同时获得二项活动的组织奖。
  【人事人才公共服务】 做大做强人才市场,发挥市本级人才市场的示范辐射作用。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业务,全年新发展人事代理对象821人;新发展派遣单位8家,新增派遣人员708人;新接收毕业生档案4539份。为在企业工作的人事代理人员申报职称确认评审并通过69人。
  【信访仲裁工作】 2011年,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省长信箱、市长信箱、领导批示件的办理工作。共接到群众来信44件,受理网上信访56件,接待来访220多人次,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有落实。在人事争议仲裁中,以调解为主,全年受理5件争议案,其中调解结案4件,开庭审理1件。
  【军转干部安置】 2011年,接受军转干部档案34人,计划安置26人,自主择业8人,全部落实接收单位。扎实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按时发放退役金,免费提供各类招聘信息,办理创业扶持金。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注重教育疏导,做好接访、下访、慰问和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企业军转干部队伍稳定。
  【省督查调研组督查调研人才工作】 9月19—20日,省公务员局副局长黄正风带领省人才工作督查调研组到南平开展督查调研工作。19日下午召开了汇报会,市委副书记周秀光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维泽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忠昭作工作汇报。汇报指出,南平市精心工作组织,统筹推进,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坚持高端引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创建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创新环境,着力提高人才贡献率,为推动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黄正风肯定南平市人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持续推进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及相关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当前武夷新区的建设,是南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使人才运作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要不断探索解决山区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破解难题,寻找突破。调研期间,省督查调研组先后深入南孚电池有限公司、闽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武夷学院等地考察人才工作情况。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平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