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重建校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593
颗粒名称: 抗洪抢险、重建校园
分类号: G527
页数: 1
页码: 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1998年“6.22”特大洪灾中,南平市教育系统损失情况统计概况。
关键词: 南平市 教育 抗震救灾

内容

1998年“6.22”特大洪灾中,全市教育系统损失惨重。809所学校受灾,16所学校几乎被洪水夷为平地,新增危房8万多平方米(其中倒塌36157平方米),冲倒围墙4.9万米,冲毁护波挡土墙4.6万米,流失课桌椅约2万套,床架1200张,损失图书、教材46万多册,教学仪器4.6万件;受灾教师3322房,受灾学生4万多人,死亡师生18人(其中教师1人,学生17人,均在校外),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全市教育系统在抗洪抢险中经受住三次考验。一是抗洪抢险保安全。入汛后,市教委始终把保护70万师生生命安全为抗洪救灾的首要任务,建立抗洪洪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系统,认真部署,严加防范,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6月13日起,市教委主要领导就分两路深入灾区学校指挥抗洪救险,魏端建主任连续8天深入建阳、武夷山、光泽、政和、建瓯等重灾区。22日上午8时,根据严重灾情,果断决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停课。由于组织严密,指挥得当,措施有力,洪灾中在校内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学校财产也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奋力自救保“两考”。6月23日,洪峰开始回落,市教委即把工作重点转入“两考”筹备工作。由于许多学校被洪水冲毁、受淹,7月1~3日中考已无法正常进行。6月24日,市教委决定,南平市中考推迟到7月12~14日进行。为尽快恢复受灾学校面貌,保证高考、中考顺利进行,采取8条措施,即对重灾考生给予补助;召开毕业生动员会,稳定情绪,全力迎考;对受灾学校进行安全鉴定,确保考场安全;对受灾考场进行全面消毒,增派医务人员,确保考生健康;增派公安人员和武警,加强试卷保密;各校长亲自带队,组织考生参加考试;加强考场管理,增派巡视员;加强纪检监察。7月5~7日,省教委副主任王豫生、市委书记林克敏、市长李川等领导分别巡视了各地高考考场,全市7195名高考考生和28888名中考考生无一人因受灾而失考。三是重建校园保开学。为了确保9月1日正常开学,市教委把抢修校舍、重建校园作为抗洪救灾第三阶段的重点工作。成立了五个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分工负责、挂点联系县(市、区)抓落实制度,使抢修校舍、重建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迅速展开。至9月1日,全市809所受灾学校修复758所,占受灾校的93.8%,受灾严重一时无法修复的,临时过渡教室也全部准备就绪,所有受灾学校全部如期开学。为确保所有受灾学生入学,新学期开学初,市教委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受灾学生的组织入学和扶助济困工作,共筹集济困助学基金616万元,对贫困学生学费实行免减缓政策,共发放助学金及为学生免、减、缓学费共103万元。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