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578
颗粒名称: 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
页码: 3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8年南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科学技术 技术产业

内容

为促进全市唯一省级高新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修订《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把高新区作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科技与经济特区,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新规定高新区内生产性企业,属市里的各项收费均按标准的60%收取;从当年起,高新区收取的各项税费五年内全留高新区;五年内,每年从市财政安排周转金200万元,用于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每年从市财政拨款30万元,作为高新区建设贷款的利息补贴;每年从城市维护费中安排200万元用于高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促使高新区加快建设步伐。首先,继续扩大“三通一平”成果。以邮电局二级分检中心及邮电局鸿大科技园两个项目用地为重点,平整用地140亩,完成土方工程35万立方米;搬迁房屋村民30户,拆迁房屋面积6104平方米,并进行水、电、路等配套建设,总投资605万元。全年高新区累计2463万元用于园区前期398亩的“三通一平”工程。其次,启动二期开发征地工作,高新区已步入“二次创业”阶段。为形成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模,按照市政府的批示精神,在前期398亩用地的开发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又征地1425亩,开辟生物工程园,绿色产业园,工业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民营科技园。其中1075亩用地的征地手续已经完毕,另350亩用地已上报待批。再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新一轮开发热潮。高新区组织招商工作小组分别参加了福州’98国际招商月活动、“9.8”厦洽会和’98昆明双新展示洽谈会,新引进电子和生化工程两个入园项目,并与部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为下一步开展多渠道招商引资历工作奠定基础。全年引入高新技术企业4家,其中烤鳗厂全部投入运行生产,当年产值近亿元,创税310多万元。在加快发展高新区的同时,着眼全市高新技术的整体发展,扶持电缆、南孚、闽航、德赛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闽航公司研制的“D16双列直插大腔黑瓷外壳“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摄像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接近美国同类产品的水平,年产量20万套,产值500万元,创税利140万元。南平工艺厂”烙纹花瓶“工艺产品属国内首创,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