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571
颗粒名称: 地震监测
分类号: P315.9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地震工作发展情况。包括地震工作情况、防震减灾工作。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工作 南平市

内容

【地震观测工作情况】 南平台测震属国家二类网点,1998年测震共出图纸1499张,其中DD-1751张,DK-1748张,分析地震总数506例(其中213个为远震),速报地震10例。形变手段全年共出图365张记录20440个观测数据。电磁波手段由于仪器受环境的电压、磁场的影响较大,经常发生环境干扰现象,两次搬迁电磁波记录房和重新牵引独立专用线。三种观测手段在全国、全省同行评比中,市地震台资料成果均居优秀。在地震趋势会商工作方面,根据形变、电磁波前兆手段,结合测震学综合分析判断前兆观测数据,力求前兆观测值和理论相结合进行地震的跟踪监视工作。10月,地震台、办共同会商完成南平市地震办的《1999年度闽台地区地震趋势》报告,对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以及闽南近海、台湾地区地震作出趋势判断。
  【开展防震减灾工作】1998年,南平市地震台与市地震办合署办公,发挥条块结合的优势,推进地方地震工作的开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减灾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开展地震法规与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库区樟湖、太平、南山等乡镇,多次进行地震科学知识、防震减灾宣传,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6.22”洪灾后,各地出现滑坡现象,引起当地群众的恐慌,担心由于洪灾和山地地质灾害引发震灾。受市政府的委托,市地震台组织人员前往政和、松溪、建阳等地考察,派出技术人员在建瓯安装流动记录仪进行测试,对非震异常作出技术结论,安定了民心和社会情绪。地震台DD-1记录仪记录到许多50~60公里的地方震,于11月进行调研工作,澄清了顺昌石灰岩人工爆破源。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