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511
颗粒名称: 土地管理
分类号: F293.21
页数: 4
页码: 306-3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1998年,市土地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积极拓展土地管理各项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经济管理 土地管理

内容

1998年,市土地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积极拓展土地管理各项工作,为闽北经济建设和新一轮创业服务。
  【开展土地管理法宣传】 土地管理法规宣传围绕“6·25”全国土地日和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突出“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主题,以新《土地管理法》和中央11号文件为重点,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土地法制水平。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跨街标语、广播、电视、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为《土地管理法》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氛围。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别在当地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市局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生命线上的事业》,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印刷《房地产管理法》3000本,土地管理知识问答宣传单2.5万份,电视点歌、悬挂广告彩球等形式,开展深入宣传。10月21日,市召开新《土地管理法》宣传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全市学习宣传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掀起全市性的宣传高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局联合在浦城县召开10县(市、区)人大和土地局参加的学习宣传贯彻新《土地管理法》座谈会,要求各级人大在宣传贯彻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从而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局坚持把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和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在信访和巡回检查中注重对当事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地法制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到土地法宣传报纸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使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央的治本之策深入人心。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市局始终坚持“开源、节流、保护”的方针,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狠抓四个方面工作:一抓保护。即切实保护住基本农田,从质量上解决耕地不减少的问题。保护好划定的266.5万亩基本农田,落实《关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层层签订责任状,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继续将基本农田保护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保护本市有限的耕地资源,增强农业后劲,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二抓控制。即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把各项建设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控制在最低限度。抓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全年,共审批三项建设用地666宗,总面积2.54万亩,其中耕地8575亩。针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挤占高优良田的现象,根据《关于加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管理。三抓开发。一手抓好耕地的开发复垦,努力增加耕地面积;一手抓好非农业建设用地开发,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坚持“用一造一、用一造二”的方针,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工作。全年全市完成土地开发整理1.49万亩,其中耕地开发4209亩,土地整理1271亩,“6·22”灾毁耕地复垦9437亩。
  【全力抓好土地监察】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围绕土地执法难的现象,勇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致力于强化土地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一是加强监察队伍建设,健全土地监察网络。为了使土地监察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强化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全市土地监察人员的查案水平和办案能力。并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廉政措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执法机构,选调人员充实监察力量,配齐配强办案工具。通过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执法人员对各类违法案件均能做到依法行政,使本市土地监察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充实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土地监察网络,并充分调动和发挥监察网络的作用,形成对全市土地全方位的监察体系,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把土地违法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做好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扫尾工作。经过一年的大规模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清查,基本摸清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情况。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及省政府《关于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处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精神,组织力量对清地中发现的一些大要案件进行集中查处。共查处1991年以来各类违法建筑物8.59万平方米,收回土地使用权1.93万平方米,收取罚没款167.93万元;补办用地手续433宗,补交出让金121.08万元,收取闲置费9.2万元,调整土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有力地保证清地工作的顺利完成。三是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把治本之策落到实处,市局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建立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对举报的案件,由局监察科牵头进行调查落实,对典型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6·22”特大洪灾后,随着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关土地问题的来信来访呈上升态势。据统计,全市共收到群众来信178件,接待来访530人次,接到举报电话43个,调解土地纠纷102起,信访案件查处率和结案率均达95%以上。四是加大土地巡回检查,抓典型案件的查处。为切实履行《福建省土地监察条例》赋予的行政职责,确保土地执法职能落到实处,坚持每月实行土地巡回执法检查一次,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同时,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的特种养殖占用耕地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全市共制止土地违法行为197件,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8件。五是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市直六个部门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制订实施《南平市土地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土地业务公示制度、机关廉政制度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6月3日试点工作经市验收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同时,积极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全面开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
  【认真搞好管理服务】 适应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常规,对私营经济用地做到主动上门,半个月内办齐手续,有效地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优化配置土地,积极引导私营经济用地向开发利用城镇倒闭企业、空闲地转变,采取联建、入股等方式挖掘土地市场潜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采取租赁方式供地,缓解私营经济资金投入压力。对一次性交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采取租赁方式借地,由一次性交纳出让金变为分年度交纳租金。在延平区土地局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办理审批较大私营工业企业用地19宗,面积共92.4公顷。优化处置地产,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最佳服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要求,抓好企业土地产权界定、土地评估、地价确认、变更登记、资产处置、收益分配等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兼并、分立、破产、重组等不改变用地性质的保留划拨用地;对企业改制的,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处置土地资产。对新建企业及企业搬迁改造、扩大再生产需要用地的及时提供;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需要地价评估、确认和土地处置批复手续的,及时依法办理,并可适当降低费用,为企业服务。全年为企业破产、兼并、改组等进行土地评估75宗,总面积27.24万平方米,总地价15586.83万元。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用地服务。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抽调专门人员,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搞好闽宁钽铌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首期征地工作,10天之内迅捷、高效地完成征地137亩,保证钽铌矿的按期开工建设。还为峡阳电站、穆阳溪芹山电站、横南铁路建瓯段补征用地、南纸股份有限公司“三抄”工程等建设项目提供用地及征地拆迁等方面的保障。顺昌县为重点工程贵岭电站技改征地11.187公顷,城区防洪坝征地21.48亩,保证技改项目的顺利进行。
  【灾后重建用地审批】 为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元旦、春节前让广大灾民住上新居的要求,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提前介入、深入现场、及时审理、热情服务。对恢复家园的选址定点,本着照顾全面,着眼长远,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山坡地、荒地或其他非耕地,使移民建镇的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给灾民重建家园大力支持。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未批先用、违法占地的行为,按照法规严肃查处,决不手软。邵武市土地局及时会同建委拟定《关于“新苑工程”的实施意见》,搞好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全市报批受灾户用地27宗,面积772亩,被授予邵武市“6·22”抗洪救灾先进单位。松溪县在重建家园中科学选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城关镇陈源村利用20多亩废弃旧茶园山坡地建新村,而旧址将新整理成耕地80多亩。建阳市对灾后重建家园全部免收各项税费,计494.9万元。据统计,全市共审批重建家园占用耕地389宗,面积7382亩(含上报省政府审批的用地)。
  【基本农田保护核查】 根据全省土地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市局把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当作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9月,进行全面部署,成立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任组长,市土地局、监察局、建委、计委、规划局、财政局、农业局为成员单位,加强对核查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下发《关于认真开展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的通知》,及时分解下达各县(市、区)的耕地面积保护指标。10县(市、区)亦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争取1999年上半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279万亩的核查任务,确保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为适应深化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科学管理的需要,全面加强以地籍管理为中心的基础建设。一是土地变更调查纳入日常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保持地籍基础资料的现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可利用性。二是加强土地窗口建设。各县(市、区)也都各自抓紧窗口的建设,力争以文明、优质的服务奉献给社会;三是加强地籍测量管理。建瓯市积极尝试采取地籍图件拼装在地形图上的方式,以达最佳地籍测量效果。邵武市在省里帮助下设计GPS定位系统,更好开展地籍测量工作。四是逐步建立台帐登记系统。积极尝试对耕地、土地权属转移、他项权利变动等资产运动状况登记备案,加强对土地资产的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土地台帐登记系统,为耕地保护及盘活土地资产等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五是开展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瓯市为试点,由省局提供软件程序指导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六是认真做好土地登记工作,尤其重视做好破产企业的登记发证,产权界定。全市共办理土地登记8399宗(其中变更土地登记1059宗);办理抵押登记438宗,总共收取各项费用1127.95万元。七是土地档案工作有新的突破。邵武新建一幢占地140多平方米的档案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并配齐全套基础设施。政和县档案达标升级顺利通过验收。武夷山、建瓯、浦城等县(市)在引进密集架基础上,加强利用电脑管理档案,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全市土地系统把行风建设、加强队伍的教育整顿,作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入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认真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创新业、刹歪风为中心内容的党纪政纪、法律法规教育,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全土地系统掀起“当公仆、办实事、塑形象、创一流”的活动。就土地系统在服务承诺、为基层服务、业务工作及廉政建设等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社会各界和基层单位征求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整顿。同时,广泛召开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倾听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搞好土地系统的整改工作。针对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重申“三坚持、三不准”的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8月25日,市局在《闽北日报》发表致全市人民一封公开信,从六个方面向全市人民做出公开承诺,设立行风廉政监督举报电话,将土地管理工作自觉置于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国企改革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局还制定《关于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体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切实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转变工作态度,想企业改革所想,急企业改革所急,为企业改革及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放心。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观念和热情服务、文明管地意识,全市土地系统纠风工作和队伍建设出现可喜态势。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