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流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332
颗粒名称: 物资流通
分类号: F727.57
页数: 3
页码: 245-2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物资系统流通情况。包括物资改革、营销方式、管理工作。
关键词: 物资流通 商业经济 南平市

内容

【概况】 1998年,市物资系统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国有物资企业改革和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扭亏增盈这一中心,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强化企业管理,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作积极贡献。市直物资企业连续三年保持减亏的势头,全市物资企业经营成果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扭亏幅度位于各地市前列。据统计,全年全市物资企业购进17238.68万元,比减15.64%;销售18855.29万元,比减17.44%;亏损354.49万元,同比减亏40.37%。全市10个县(市、区)物资总公司合计亏损189.96万元,同比减亏51.15%,其中3个盈利(建瓯、延平、松溪),其余皆减亏。市直物资企业购进2770.78万元,比减43.69%;销售3012.34万元,比减48.67%;亏损164.53万元,同比减亏19.99%。市直7个企业有2个盈利(生资、交易市场)1个持平(汽贸),其余皆减亏。全市14种主要物资供应量,除水泥上升12.3%和钢材下降6.9%外,其余均较大幅度减少。销售出现较大幅度萎缩。“6·22”特大洪灾,全市物资系统直接经济损失1175万元,库存物资被淹、经营设施被破坏,严重影响经营业务的正常开展。相当一批企业历史形成的债务越来越沉重,迫使企业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
  【物资改革有新突破】 年初,市物资(集团)公司党委提出“三个结合二个转变五个突破”的改革思路,公司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抓大放小”上有新的突破。一是在国有企业中引入个私经营机制,探索企业整体承包的道路。南平物资(集团)公司对南平市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实行个人带资整体租赁承包,改变企业经营机制,打破“大锅饭”,提高经营积极性。完成全年承包任务,职工平均收入约增加20%。松溪县总公司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原库存物资卖给承包者。承包者自主经营,全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79万元。二是剥离有效资产组建新公司。政和县总公司剥离部分有效资产组建政和九洲物资有限公司。新公司轻装上阵,通过一年的运行,九洲公司全年实现利润约10万元,销售额1628.55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光泽县总公司在原金融、化建、机电公司的基础上,由职工自筹资金150万元,成立三个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民主选举产生。总公司为主管部门,新公司依法自主经营,上交管理费。新公司成立一年来,面貌焕然一新,均实现盈利。建阳县总公司组建物资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承包期间承担原金属公司的债权债务及原定额管理费等,实现利润12万元,达到预定目标。武夷山市在撤销原四个主要业务部的基础上成立武夷山市物资总公司销售中心,从零开始,轻装上阵,成立以来保持盈利。顺昌县、延平区局物资局成建制转为企业。
  【营销采用多种方式】 各企业在困境中奋力拼搏,紧紧把握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扩大内需的机遇,下厂下乡扩大销售。一是优质服务,增加流通附加值。光泽县物资总公司为重塑国有物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自我宣传力度,发放《敬告用户书》1000份,提醒和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购物资,并实行服务承诺。其钢材的市场占有率由年初的37%上升至72%。建瓯市总公司与建筑公司联合开办钢材加工车间,顾客只要把图纸或用材规格送交车间,即可加工成成品,运到工地安装,全年加工钢材一千多吨,走出一条钢材营销全新的路子。南平市汽贸和生资总公司,对购车实行一条龙服务,即从帮助办理控办、选车型、工商验证、缴交车购费、保险、报牌,直至车子上路。二是培育规模经营,扩大销售。建瓯市总公司进一步抓好钢材统购分销工作,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全年销售量达1.2万吨,销售金额2600万元,同比增长33%。钢材规模经营还带动动其它物资的销售。市机电总公司把规模经营作为扩大销售的重点工作来抓,列出10个系列产品作为培育规模经营的重点目标。市更新办协调10个县(市、区)报废汽车回收工作顺利开展,物资部门回收报废汽车1128辆,比增8%。市生资总公司努力办好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在工商、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规范交易,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年旧机动车交易1600余辆,交易额达3100万元。三是增设网点,开辟农村市场。光泽县、武夷山市、政和等物资总公司,都在农村开辟新的销售网点。各县(市)总公司共增设网点10余个。四是探索新的经营业务,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建瓯市总公司投资50万元入股,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在建瓯开办特约维修站;延平区总公司购买专利,生产窗式排油烟机,同时,在省内外建立销售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光泽县总公司引进外资百余万元,共同创办德顺酒业有限公司。
  【盘活资产顺利进展】 盘活资产工作由过去出租场地为主,发展为合资合作房地产开发,资产委托经营,房产内部使用有偿化,以及有效资产的剥离和重组等,努力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新建村机电仓库中外合作项目已进入开发阶段,首批按合同规定应得的利润50万元已到位。二是将闲置的旧办公楼、仓库进一步出租,市直物资企业全年租金收入约80万元左右。三是专门成立资产营运科,分管房产租赁工作。(集团)公司本部年租金收入可达36万元。为补偿(集团)公司房产管理、维护所需费用,年初还印发《关于(集团)公司房产实行有偿使用的通知》。四是为减轻债务,各企业正与银行协商,争取以资抵债或过户抵债。南平市机电设备总公司把银行债务问题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来抓,通过法律手段,解脱1293万元的银行担保债务,一审已于1998年12月胜诉。五是从市再生总公司剥离部分资产组建市废旧闲置设备交易市场,并与南平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延平区物资总公司开办一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有15个门面的主营生产资料和建筑装饰涂料的“双料市场”。不但增加企业收入,而且扩大自身影响。建阳市总公司成立物产分公司,加强物业管理,一年收入12万元。邵武市、光泽县总公司乘旧城改造之机,将原有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浦城县总公司对经营效益差的部分公司的经营场所实行分割出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年收入可达16万元。
  【加强管理扭亏增盈】 市物资(集团)公司加强对各专业公司的管理,继续推行总经理聘任制,财务科长委派制和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这些措施的实行,收到良好成效,促使直属7个企业中2个盈利5个减亏。为确保对市再生利用公司整体租赁承包顺利进行,(集团)公司还专门成立租赁承包管理办公室,负责督促承包任务的完成和为承包提供有关服务。市生资总公司实行全员风险抵押,后勤科室定岗定员规范管理的作法,取得较好的成效。该公司成为全市盈利最高的物资企业,利润达10.50万元。政和县公司以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为契机,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选聘一批懂业务,能吃苦,有闯劲,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担任分公司经理。二是企业以需要定岗位,以职责定报酬。三是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实行集权管理,一支笔审批,分级考核,自主经营。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寻求商机,创造规模效益。该公司适时向市场推出价格仅5000元左右的正三轮载客摩托车,很受欢迎,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且辐射到周边县(市),全年销售该品牌摩托车达1 100余辆。建瓯市总公司千方百计清理旧欠,全年共清回旧欠700万元,解除企业生存的忧患。(集团)汽贸总公司从沙溪口水电工程公司清回被欠六年之久的10万元车款。建阳县总公司通过法律手段,清理回笼历史债务,共追回欠款价值71万元。延平区总公司追回几乎是呆死帐的欠款65万元。浦城县公司定措施、定任务,加大清欠力度,全年追回欠款20万元,委托司法机关协助追要有100万元。顺昌县总公司运用法律手段和代销产品等办法追回欠款近17万元。(集团)公司为搞好内部下岗分流工作,专门制定《关于企业职工内退和下岗待业的暂行意见》,对下岗职工年龄、待遇、基本生活费保障,保险、福利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定。市直企业有106人下岗,有13人在企业内部解决下岗再就业工作。南平市化建总公司下岗50人,占员工人数的72%。南平市金属总公司资不抵债,几乎处于停业状态,班子领导仍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确保职工的生活费和老同志的医疗费开支,缓解矛盾,维护稳定。武夷山市总公司机关从领导到办事人员仅留4人,其余均实行分流。浦城县公司采取停薪留职,内部退养和待岗等办法下岗分流31人。
  【抗洪救灾减少损失】 “6·22”特大洪灾,全市物资企业有14个单位受洪水袭击,损失惨重。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不畏艰险,团结奋战,千方百计减少损失。一是积极抢险。6月22日下午,(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赶赴机电新建村仓库、化建七公司仓库、金属水南仓库和物资再生总公司环城路加工厂组织抢险救灾,并针对险情,提出抢救措施,果断作出决策,避免重大损失。延平区总公司在洪水来临之前,抢出110万元的物资,建瓯市总公司也抢出20多万元。二是灾后自救。南平市机电设备总公司是受灾最大户,受淹物资达550万元。全体员工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团结拼搏,灾前抢搬抢运和灾后抢修抢复,加上保险公司的理赔,基本挽回损失。总经理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顺昌县总公司在灾后十天内,组织员工340人次清洗和维护保养80万元的被淹物资。三是轻灾帮重灾。有的物资企业自身经济困难,有的只发60%工资,有的半数以上职工下岗,但仍积极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市直物资系统为宁夏贫困地区、闽北灾区、青少年基金会和长江灾区共捐款万余元,捐衣1771件。四是支援灾区,保供促销。各单位在积极组织抢险自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灾区物资供应工作。建瓯市总公司受灾第二天即向群众发布“物资供应公告”,承诺全天24小时服务,救灾物资一律按灾前价格销售,一时资金有困难的,可以先供货后付款。灾后短短十天内销售物资达百万元。光泽县总公司在重点扶贫的乡镇,帮助20户灾民重建家园,除优质优价供应建房物资外,还给每户乔迁新居的灾民送红包。武夷山市总公司为灾民优惠供应钢材500余吨。延平区总公司在自身遭重灾自救的同时,在灾区专门设立物资供应站,派人长驻,以保本价供应优质正品钢材、水泥。浦城县总公司设立灾后供应建材服务网点,方便重建户。建阳市总公司向灾区调拨3500捆油毛毡。市化建总公司及时供应民爆物品,为抢险工作提供保障。武夷山市总公司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获取武夷山市灾后重建家园和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拆迁安置工程的建筑材料的供应权。在短短的40天时间,提供2000余吨钢材,不但保证安置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获得一定的效益。各单位为闽北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确保救灾物资供应,发挥主渠道作用,受到广泛赞誉。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