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下一三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615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下一三七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62-463
摘要: 饶宰问看《资治通鉴》的方法。先生说:“《资治通鉴》难读,不像《史记》《汉书》。《史记》《汉书》中的史事多能贯穿始终,本纪里有,列传里有,表里也有,志里也有。《资治通鉴》是按年份逐年记事的,年份一过,就没法找史事的头绪。”(杨道夫记录说:“更无踪迹。”)饶廷老说:“《资治通鉴》每个朝代的事都记载,能看出个大概,这么读就是求快罢了。”先生说:“只求快,就跟仍然没看一样。要能大段地记在心里,才可以。再比如说东晋以后,有许多小国和少数民族的名字,数量最多。如果看正史之后再去看《资治通鉴》,看见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人。我以前看《资治通鉴》,就是这样。暂且简单地把正史看一遍,然后再来看它。”(陈芝)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饶宰①问看《通鉴》。曰:“《通鉴》难看,不如看《史记》《汉书》。《史记》《汉书》事多贯穿,纪里也有,传里也有,表里也有,志里也有。《通鉴》是逐年事,逐年过了,更无讨头处。”(道夫②录云:“更无踪迹。”)饶廷老③曰:“《通鉴》历代具备。看得大概,且未免求速耳。”曰:“求速,却依旧不曾看得。须用大段有记性者,方可。且如东晋以后,有许多小国夷狄姓名,头项最多。若是看正史后,却看《通鉴》,见他姓名,却便知得他是某国人。某旧读《通鉴》,亦是如此。且草草看正史一上,然后却来看他。”〔1〕(芝④)

附注

①饶宰:朱熹弟子。其余事不详。②道夫:即杨道夫,参看3.2.58条注释。③饶廷老:即饶干,字廷老,邵武(今属福建)人,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调吉水尉,转知长沙。当时朱熹守长沙,故受业为朱熹弟子。后知怀安军,卒。④芝:即陈芝。参看4.1.87条注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