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下一零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585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下一零七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47-448
摘要: 学者用恭敬之心读书,首先要诵读熟悉正文,也能记得注解,能精准、熟练背诵下来。对于注释中解释文章意义、解释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名词典故的地方,以及语义相互贯穿承接的地方,都能一一认得,就像是自己写出来的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反复玩味,才能在理解和领悟上达到通达、透彻。如果不是这样,只是凭空发一通议论,好像做科举文章一样,并非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学问。我曾经见过有人讲解《诗经》,便问他《关雎》篇怎么理解。没想到他对相关训诂、名物全都不知道,只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个字。所以我对他说:“你解读《诗经》,只用八个字,如果更加上‘思无邪’三个字,共十一字,足以顶得上一部《毛诗》了。《诗经》中的其他三百篇,都成了渣滓了。”因此想起前几年遇到汪应辰长辈的时候,他说:“沈元用曾经问和靖先生:‘程颐先生的《易传》哪些话最重要?’”和靖先生说: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这句话最重要。”后来我把这话转述给我的老师李侗先生,老师说:“和靖说得固然没错,但必须建立在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说这句话。如果求学之人还没弄清楚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告诉他这句话,那只会误导他!”我听后不禁感到后怕。这才知道先前空谈不实在,完全无济于事,从此之后读书时愈发仔细了。(这段话,是朱熹先生亲自书写,挂在书塾里警示学生的。)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如举业一般,非为己之学也。曾见有人说《诗》,问他《关雎》篇,于其训诂名物全未晓,便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某因说与他道:“公而今说《诗》,只消这八字,更添‘思无邪’三字,共成十一字,便是一部《毛诗》了。其它三百篇,皆成渣滓矣!”因忆顷年见汪端明说:“沈元用问和靖:‘《伊川易传》何处是切要?’尹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此是切要处。”后举似李先生,先生曰:“尹说固好。然须是看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方始说得此话。若学者未曾子细理会,便与他如此说,岂不误他!”某闻之悚然!始知前日空言无实,不济事,自此读书益加详细云。(此一段,系先生亲书,示书堂学者。)〔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