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下一零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584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下一零六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46
摘要: “大体而言,人们读书,应当虚心专一,把正文读熟了,不能随便就定下自己的想法。看正文,必须深入思考、反复阅读,要让书上的话就像自己说出来的,这样才行。现在求学之人读书就是为了写文章,就是要说得新奇,别人说的没有我说的更好,这是读书人的大问题。就好像听别人说话一样,要先让他说完,不能中途打断了他,用自己的意思接着说。如果是这样,完全不去管别人说法的对错,只管说自己的,终究没有用。”许久,先生又说:“必须把本文反复读熟了,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体会出其中的滋味。如果有理解不了的地方,就深入思考;还没法理解,然后就拿注解来看,这样才有意味。就像人饿了之后吃饭,渴了之后喝水,才有味道。不饥不渴却勉强去吃喝,最终也没什么用。”又说:“我所作的《论语集注》,对于其中的字词解释都很仔细,这就是要人读的时候对每一个字都要留心,对每一个字都要思考,不要当做是等闲的字词看了过去。”又说:“读书,第一就是不能先确立自己的意思去读;不要才领略一些大意,就不耐烦,便放弃了。”(曾祖道)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大凡人读书,且当虚心一意,将正文熟读,不可便立见解。看正文了,却着深思熟读,便如己说,如此方是。今来学者一般是专要作文字用,一般是要说得新奇,人说得不如我说得较好,此学者之大病。譬如听人说话一般,且从他说尽,不可剿断他说,便以己意见抄说。若如此,全不见得他说是非,只说得自家底,终不济事。”久之,又曰:“须是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教有味。若有理会不得处,深思之;又不得,然后却将注解看,方有意味。〔1〕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饮食之,终无益也。”又曰:“某所集注《论语》,至于训诂皆子细者,盖要人字字与某着意看,字字思索到,莫要只作等闲看过了。”又曰:“读书,第一莫要先立个意去看他底;莫要才领略些大意,不耐烦,便休了。”(祖道①)

附注

[注释] ①祖道:即曾祖道。参看4.2.9条注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