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下十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497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下十九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04-405
摘要: 读书闲下来的时候,暂且静坐,让自己心态平静神气安定,这样道理也就逐渐清楚 明白了。(李季札记录说:“大约心态平静气息和顺,才可以思考道理。”)这是 全身精神汇聚的地方。比如看《大学》中“在明明德”一句,就要常常提醒自己把 心放在这里,以后的长进也就在这里。人只有一个心做根本,一定要把它存在这里 ,了解了书中的条理脉络,自然能融会贯通。(林赐)(李季札记录说:“有人问 :‘程颐先生看见人静坐,为什么就赞叹他好学?’先生回答说:‘因为这是一个 关键的地方。’”又说:“《大学》中的‘在明明德’一句,应该时常提醒自己。 能这样做,才会有进步的地方。因为其本来就是从这里发出的。人只有一颗心作为 根本。能存养住这个心,对事物才能知道其中脉络贯通的地方。”)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季札①录云: “庶几心平气和,可以思索义理。”)这个却是一身总会处。且如看《大学》“在 明明德”一句,须常常提醒在这里,他日长进,亦只在这里。人只是一个心做本, 须存得在这里,识得他条理脉络,自有贯通处。〔1〕(赐②)(季札录云:“问: ‘伊川见人静坐,如何便叹其善学?’曰:‘这却是一个总要处。’”又云:“《 大学》‘在明明德’一句,当常常提撕。能如此,便有进步处。盖其原自此发见。 人只一心为本。存得此心,于事物方知有脉络贯通处。”)

附注

[注释] ①季札:即李季札。参看4.1.85条注释。②赐:即林赐。参看4.1.26条注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