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上九十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474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上九十六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393-394
摘要: 先生说: “读书必须做到首尾贯通。如果只是草草看过,是没有用的。我记得舅 父说,当《新经》颁行时,有一位先生教学很有条理。那个时候禁止学史书,可读 的书只有《荀子》《扬子》《老子》《庄子》《列子》等书,他就将这些书划定等 次。刚入学,只看一本书。读完了,都理解了,才去看第二本。每本都要理解透彻 ,从头到尾,都有顺序。这样读了很多书,都是为了科举考试打算的:如司法经济 上的问题,也能理解一些;天文地理,也懂得一些;五运六气的医学理论,也懂得 一些; 《素问》这些书,也有一定的了解。又比如读《圣制经》,就应当对很多 书都有些了解。《圣制经》,是很多书的缩编本,是昭武年间一位读书人所作。他 拿去献给梁师成,想换取官爵。献上去以后,好几个月没有消息。忽然有一天,皇 宫里颁出一道旨意: ‘皇上编制《圣制经》,让天下人都诵读。’方伯谟还能记 得这个读书人的姓名。” 又说:“当时禁止研究史学,更没有人敢读史书。当时奉使叔祖在乡里教书,他只 是就儿童启蒙之类的书来讲解历史事件的始末,当时人们都很尊敬他,说他能够博 古通今。有一个读书人,因为犯法受了黥刑,在京城做事,想办法到梁师成手下的 书院里做事,为其打点书籍典册,做得很整齐。梁师成很高兴,因此问他原因,他 讲述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梁师成于是让他填补了官职空缺,让他经常在书院做事。 一天,传言皇帝要来梁师成家,梁师成于是让此人打点整理书册。此人按照经史的 顺序排列得非常可观。梁师成来检视,看到各类史书摆列在桌子上,大为惊骇,急 忙命令移走,说:‘把这些书册拿出来做什么!’这并不是不爱好史书,而是担心 皇上拿走,从而了解兴衰治乱的端倪啊!”(叶贺孙)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读书须教首尾贯穿。若一番只草草看过,不济事。〔1〕某记舅氏云, 当《新经》行时,有一先生教人极有条理。时既禁了史书,所读者止是《荀》《扬 》《老》《庄》《列子》等书,他便将诸书划定次第。初入学,只看一书。读了, 理会得都了,方看第二件。每件须要贯穿,从头到尾,皆有次第。既通了许多书, 斯为必取科第之计:如刑名度数,也各理会得些;天文地理,也晓得些;五运六气 ,也晓得些;如《素问》等书,也略理会得。又如读得《圣制经》,便须于诸书都 晓得些。《圣制经》者,乃是诸书节略本,是昭武一士人作,将去献梁师成,要觅 官爵。及投进,累月不见消息。忽然一日,只见内降一书云:‘御制《圣制经》, 令天下皆诵读。’方伯谟尚能记此士人姓名。”
  又云:“是时既禁史学,更无人敢读史。时奉使叔祖教授乡里,只就蒙求①逐事开 说本末,时人已相尊敬,谓能通古今。有一士人,以犯法被黥,在都中,因计会在 梁师成手里直书院,与之打并书册甚整齐。师成喜之,因问其故,他以情告,遂与 之补官,令常直书院。一日,传圣驾将幸师成家,师成遂令此人打并装迭书册。此 人以经史次第排,极可观。师成来点检,见诸史亦列桌上,因大骇,急移下去,云 :‘把这般文字将出来做甚么!’此非独不好此,想只怕人主取去,看见兴衰治乱 之端耳。”(贺孙②)

附注

[注释] ①蒙求:儿童启蒙之类的书。②贺孙:即叶贺孙。参看4.1.8条注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