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辑卷上六十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443
颗粒名称: 荟辑卷上六十五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378-380
摘要: 书最重要的是读,读多了自然通晓了。现在就是对书上的内容心里能想到,写在纸 上,也没什么用,最终也不是自己的,关键还是要读。也不知是为什么,自然心意 与道理相合,身心舒畅,自然记得牢。即使认真看过,心里思考过,也不如读。读 来读去,开始不懂得的,多读之后自然就懂得了;已经懂得的,多读之后就更能体 会到滋味了。如果读得不熟,就没法体会到这样的滋味。现在说的不只是读注解, 是要认真读经典原文,行住坐卧,都想着书上的内容,自然就理解了。常常想一想 ,读就是有效的学习了。孔子说:“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学习就是读书。读之后思 考,思考后再读,自然有体会。如果读了不思考,就不知道书中的意味;思考了却 不读,就算理解了,心里还是不安。就好像请人来照看房子,不是自家人,终究不 能听自己使唤。如果读得熟,又想得精深,自然能把书上的道理和自己的想法融为 一体,永远不忘。我过去苦苦记文章记不下来,后来就只是反复读。现在能记下来 ,都是当时苦读的功劳。苏洵当年只看《孟子》《论语》《韩非子》以及诸位圣人 的书,安心坐下来读了七八年,后来写出的文章都这样好。他的资质固然是常人比 不上的,但是也要这样去读。只是他读的时候,是模仿书上的语言,学着写文章。 如果用这样的心思和这样的天资去研究书上的道理,那不知要好到哪里了!所以知 道书贵在熟读,没有其他的方法。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方法

内容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 ,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 ,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 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而今未说读得注,且只熟读正经,行住坐卧, 心常在此,自然晓得。尝思之,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 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①不安。一似倩②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 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 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 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做出许多文字如此好。他资质固不可 及,然亦须着如此读。只是他读时,便只要模写他言语,做文章。若移此心与这样 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是知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僩③)

附注

[注释] ①杌陧:倾危不安的样子。②倩:请,央求。③僩:即沈僩。参看4.1.12条注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