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齐熙续编部分七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166
颗粒名称: 张洪、齐熙续编部分七十一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34-235
摘要: 戴明伯向先生请教。先生说:“先拿起一本书来读。圣人言论就是圣人的心意。圣人的心意,即为天下正理。暂且一段一段地看,让其中的意思分明通晓。一段理解清楚后,又看一段。就这样看上一二十段,不用解说则能见到当中道理,但这个时候还要心平气和,不要心思忽东忽西,那道理自然会渐渐清楚,去掉自己一块病,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道理本来是自然就有的,然而现在受到了隔阂,须得逐渐擦拭打磨,把道理呼唤回来。然而也没有随便呼唤就出来的道理,不如先虚心读书。读书,不可自以为是,以为都理解领会了。就算是真的理解领会了,也要当做还理解领会不了。我见那些说自己没能理解的,都有进步。没有进步的,多是自己说已经理解了的。这样下去不但终身都不会长进,即便经历了佛家所谓的三生六十劫,也终究理解领会不了。”〔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
关键词: 张洪 齐熙 读书方法 研究

内容

戴明伯①请教。先生曰:“且将一件书读。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且逐段看,令分晓。一段分晓,又看一段。如此至一二十段,亦未解便见个道理,但如此心平气定,不东驰西骛,则道理自逐旋分明,去得自家心上一病,便是一个道理明也。道理固是自家本有,但如今隔一隔了,须逐旋揩磨,呼唤得归。然无一唤便见之理,不若且虚心读书。读书,切不可自谓理会得了。便理会得,且只做理会不得。某见说不会底,便有长进。不长进者,多是自谓己理会得了底。如此则非特终身不长进,便假如释氏三生十六劫②,也终理会不得。”〔1〕

附注

[注释] ①戴明伯:朱熹门人,其余不详。②三生六十劫:劫,佛教术语,为声闻乘修行所须之时间。修四谛十六行相等之观,这里是强调读书不得法,多久都无益。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洪
相关人物
齐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