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初编部分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098
颗粒名称: 辅广初编部分三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02-203
摘要: 先生在答复胡伯逢的信中说:“大体而言,读书必须虚心静气、从容揣摩,观察思考圣贤写文的本意是什么,然后跟随文意的远近、浅深、轻重、缓急来为之解说。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这样才有所得。假如把先入为主的观点放在心里,而把圣贤的言论拿来曲说自己的意思,就算设法使得义理相互融通,实际上也是穿凿附会自己的私心,难免会造成‘郢书燕说’的笑话。更何况曲解造成义理本身就不通,也是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啊!”
关键词: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内容

先生答胡伯逢〔1〕①书曰:“大抵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观〔2〕圣贤立言本意所向如何,然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如孟子所谓‘以意逆志’②者,庶乎可以得之。若便以吾先入之说横于胸次,而驱率圣贤之言以从己意,设使义理可通,已涉私意穿凿,而不免郢书燕说③之诮。况又义理窒碍,亦有所不可行者乎!”

附注

[注释] ①胡伯逢:即胡大原,字伯逢,朱熹同时期的名士,曾与朱熹辩论。②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求别人的心意。逆,迎,揣测。《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③郢书燕说:郢地人信中的误写,燕国人却误做解释。指穿凿附会、曲解原意。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燕,古国名,这里指燕相。说,本同“悦”,这里指解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燕相国受书而说(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

相关地名

辅广
相关人物